斜店乡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规范(试行)沟通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效果决定着家校教育的合力,直接影响着教师自身和学校的声誉。
为了让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谐高效,事半功倍,现制定斜店乡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规范。
一、沟通原则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感化的过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遵循一个总的原则,即以诚待人,将心换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家庭教育的引领,从方法上纠正家庭教育的偏差和误导,从感情上加深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认同和理解。
二、沟通方式每名教师必须通过面对面、手机、短信、微信、班级QQ群等方式与每一位学生家长经常保持联系。
三、沟通内容教师与家长沟通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备好“谈话交流课”。
必须明确谈话的目的是什么,多侧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习惯、优缺点等。
这样与家长谈话时更存针对性,避免在解答家长的疑惑或给家长建议时,模糊不清,泛泛而谈,让家长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老师的工作能力产生质疑。
1、学生的课堂表现:上课回答问题情况、听讲情况、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情况、吸收知识的快慢情况;2、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待作业的态度、完成作业的情况、作业完成的质量、作业反应出的进步点和不足、学生的基本功(错别字、卷面、写字的速度);3、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喜爱:喜欢课堂的程度、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对学科的兴趣、对返校的热情;4、学生性格上的变化:比以前更开朗/规矩、比以前懂事了、懂得与人相处、学会宽容包容他人、人缘比较好、让老师感动的事情;5、学生与老师的感情:和老师说知心话、和老师交朋友、送老师小礼品、维护老师的威严;6、学生在同年龄的学生中的优点和不足:面对优点要大胆表扬,面对不足要真诚沟通,并给出家长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7、老师与家长的感情:感谢家长对你的支持,感谢家长的信任,夸奖家长的教育方法,真诚的提出家长的不足;8、自己所教学科的魅力:自己所教学科的优点、理念,自己所教学科取得的成绩;9、班级或学科的管理体系:教学、教研体系,教学服务体系,教学质量评估体系;10、家庭教育:教子心得,教子方法,教育理念,自己其他学生家长的优秀教子内容。
四、沟通语言客观地说,教师良好的语言是架设与家长沟通的第一桥梁,这项工作做好了可以优化教师资源,提高保教服务质量,提升学校竞争力,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的隔阂,严重阻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接待家长必须热情有礼,起立送迎,要将“您好”、“谢谢”、“请”、“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适时挂在嘴边,不准斥责家长,如“你们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孩子没写作业,当家长的不知道?”,不准推脱责任,如“不知道”、“爱找谁找谁!”、“我不管!”、“我管不了!”不准驱赶家长,如“你的孩子屡教不改,你把孩子领回去,我们没法教育!”更不准全盘否定,如“没见过你家这样的孩子!”、“你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差!”。
建议运用以下10种相关的选择用语。
1.“不可能,绝不可能有这种事发生。
”应该说:”我查查看。
”有些教师,比如一些比较敬业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当遇到家长抱怨时,本能地顺口溜出这样的话。
然而,这样的语言会严重伤害家长,因为既然“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那么,家长的抱怨一定是“谎言”了。
无形之中,教师把家长置于不被信任的境地,使本已情绪激动的家长更加气愤。
2.“不行!’应该说:“我能做到的是……”当家长对教师提出了超出教育目标以外的要求,教师大多会理直气壮地对家长说:“不行!”然而,使用这种生硬的语言拒绝,容易给家长留下这个教师难于沟通的印象。
因此,对于家长的不合理的要求,教师应多考虑:我能为家长做些什么?即使我们的教育观念是正确的,也应对家长晓之以理地说明不能这样教育的原因,用“我能做到的是……”这种句子开头,能委婉地表达教育的意图,易于达成家园共识。
3.“那不是我的工作。
”应该说:“这件事该由……来帮助你……”当家长请求教师做教师职责以外的事或对学校工作有疑虑时,教师不能以“那不是我的工作”来简单应付了事,而是应该采取积极帮助家长解决疑难的态度,带家长去找能帮助他解决问题的有关部门或班级,表现出对家长的重视。
4.“你是对的——这个教师(班)很差劲。
”应该说:“我理解你的苦衷。
”如果一位家长对本班其他教师或另一班的工作表示不满时,教师千万不要通过对他表示安慰而把矛盾弄得更大,以“我理解你的苦衷”这种带有移情作用的语言来表达对家长的理解、关心,而不必通过同意或不同意来回答家长的问题。
移情作用在于已明白和意识到家长的心情,但没有必要非得赞同他们。
教师通过使用移情语言能让家长有一个发泄的机会,有利于学校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5.“我绝对没说过那种话。
”应改说:“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
”如果一位生气的家长想要指责一位教师对他(她)造成的麻烦时,这位教师本能的反应是自卫。
然而,如果让这种本能占上风,这个教师就会听不进家长的话了,失去达成一致的可能性。
所以,当教师发现类似“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这种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的话要到嘴边时,应闭上嘴,深吸一口气,然后,对家长说:“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
”通过抵制这种迫切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便能很快地、轻松地把问题解决掉。
6.“这事你应该去找我们校长说。
”应该说:“我试着帮助你解决。
”家长有时会向教师提出一些可能超出学校常规做法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把这种事情很快推给校长其实是一种对家长和学校不大负责的做法,教师应该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家长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确实需要校长参与此事,教师可以把这一原始情况反映给校长,然后带着解决办法来到家长面前。
这样在家长眼里,教师就能树立起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
7.“你的孩子今天又犯……毛病了。
”应该说:“你的孩子一直有进步,只是……还需努力。
”教师在向家长指出调皮孩子的缺点时,容易以十分肯定的语气把孩子的问题陈述出来,造成家长较为难堪的局面,严重的还可能使气急败坏的家长对孩子有过激的行为。
为了让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教师在指出学生缺点时,语言应以“你的孩子一直有进步,只是……还需努力”这种正面赞扬形式提出较为合适。
8.“这事太简单了。
”应该说:“我认为,这事的解决办法是……”教师每天在学校接触孩子,对孩子常规及表现可能是烂熟于胸,但有些年轻家长对学生及学校不甚了解,时常会提出一些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问题,此时教师绝不能有欠考虑地说出“太简单了”之类的话。
因为这种话极容易使家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认为教师是在贬低他的智力水平。
因此,教师特别是年长教师和年轻的家长沟通时,要以平等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家长交流,以达到家校配合教育学生的目的。
9.“我忙着呢!”应该说:“请稍候。
”教师停止正在做的事情而去为一个请求帮助的家长服务并不总是那么容易。
尤其当家长接送孩子时,教师常常要面对许多家长的询问或要求,如教师正在跟一位家长交谈时,另一个家长在旁边急于提问。
面对这种情形,一些教师容易对家长说:“我忙着呢!”这就等于对家长说:“干嘛打扰我,看不见我正忙着吗?”优秀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得体地说:“请稍候。
”这样简短的一句话再加上令人愉快的语调,可以使家长领会教师已意识到他的存在,一定会尽快帮助他。
10.“冷静点。
”应该说:‘很抱歉!”当家长失望、生气、沮丧和担心时,告诉他们冷静下来就意味着他们的感情不重要。
如果教师想让家长心情平静下来,就采取相反的方法——向他们道歉。
道歉并不意味着教师赞同家长的观点,或教师有过错,而只是说教师对所发生的一切和对家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表示抱歉。
五、沟通技巧l、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做到多报喜。
每当学生有了点滴进步的时候,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真诚热情地赞扬孩子,并且要让报喜电话、报喜短信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这样既改变了没有问题不沟通,没有矛盾不联系的沟通模式,又让教师和家长之间产生积极的互言、互赖、互动效应,将家校矛盾防患于未然,化解于无形。
2、教师与家长沟通时要做到巧报忧。
教师要善于体察理解家长的情,消除家长的紧张或厌烦心理,扫清家校沟通的心理障碍和情绪障碍,要尽量发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充满信心。
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再将孩子的缺点巧妙地说出来,家长不仅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六、沟通策略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等各不相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重视程度自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要“因材施教”,要学会改变家长。
1、对于有修养的家长,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请他们提出正确的教育措施,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孩子最近的表现不是很好……”、“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您需要教师怎样配合您?”“您的家教经验很丰富,适当的时候能不能给我们做个讲座?”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首先要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进行真挚的赞赏和表扬,委婉含蓄地指出不足,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
“孩子在……方而做得很突出,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
”“如果能在……方面做得更好,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孩子正在成长,是非观念不是很强,老师有责任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这是对您负责。
家长更有责任知道真相,这是对孩子负责,溺爱袒护只能害了孩子,您觉得呢?3、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应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这孩子如果管好了,将来是个好苗!”“您对孩子的态度决定了孩子将来的高度,管与不管结果差别太大了”,“您就这么一个孩子,您的未来是与这个孩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你们俩是一个共同体。
”4、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要冷静,要沉得住气,不要硬碰硬,要以柔克刚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多么困难的场合,都要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只有这样才能化干戈为玉帛。
“让您这么生气是我不对,您请坐,请喝茶。
”“您有什么委屈,您先说。
”“我们有哪些做法欠妥的地方,您可以立言不讳。
”七、沟通评价学校工会将定期或不定期对每名教师的家校沟通情况进行调查问卷,问卷结果参与师德考核。
斜店乡中学工会家委会2015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