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萃取
2)萃取剂与稀释剂不互溶的体系
对第 i 级~N 级作物料衡算:
B X i 1 X N S Yi YS
原 a)直角坐标图解法 理
B -----操作线方程 Yi X i 1 X N Y S S 过点(XN,YS) (XF,Y1)
§12.2 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 yA 0.6
§12.2 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E 0.3 0.2 1 R 0.6 0.3 3
(2)溶剂比S/F是最小溶剂比(S/F)min多少倍? 化 工 原 理
A
25
S F MF MS S F min M F M S MF M S M F MS
5
0.6
0.8 G 0.2 B% S
化 工 原 理
0.2 B
B
0.8 0.4 0.6 S% H A%
三个顶点分别表示A、B、S三个纯组分。 每条边代表某二元混合物的组成,不含第三组分。 E 点: xA =0.4, xB =0.6 三角形内任一点代表某三元混合物的组成。
% A %B % S 100 %
22
B YE ( X R X F ) S ——单级萃取的操作线方程
化 工
过点(XF,0),
Y
YE
相平衡关系: YE f X R
简化: YE KX R
B 斜率为 原 S
理
E1
B S
XR XF X
§12.2 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23
例1 单级萃取 采用纯溶剂进行单级萃取。已知料液组成 xF=0.3 (质量 分率,下同),选择性系数为6,在萃余相中 ,kA x A x B 0.25 < 1 ,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求: (1)萃取液量与萃余液量的比值; (2)溶剂比S/F是最小溶剂比(S/F)min多少倍?(用线段 化 A 表示) 工 原 理
化 工 原 理
14
A在萃取相中的质量分率 B在萃取相中的质量分率
A在萃余相中的质量分率 B在萃余相中的质量分率
yA yB
kA kB
xA yA xB x A
yB xB
§12.1 萃取的基本概念
β=1 ,
15
y A yB xA xB A、B两组分不能用萃取分离;
β>1,组分A在萃取相中浓集; β越大,组分A与B萃取分离的效果越好。 化 工 原 理 2)选择性系数和分配系数的关系 kA愈大,kB愈小,选择性系数愈大 选择性系数表示萃取剂对组分A、B溶解能力差别的大小
被分离体系相对挥发度α大,用蒸馏方法分离; 如果α接近1,可用反萃取,结晶分离等方法。 化 工 原 理
17
4. 萃取剂的其它性质
1)萃取剂的密度 萃取剂与被分离混合物应有较大的密度差 2)界面张力 首要考虑的还是满足分层的要求。 一般不选界面张力过小的萃取剂。
§12.1 萃取的基本概念
3)粘度 粘度小对萃取剂有利
§12.2 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RN S
化 工 原 理 △ 操作线 E1 F R1 R2 M RN
29
F E1 R1 E2 R2 E3 .... Ri Ei 1 .... RN 1 EN
——操作点
如此反复,直至萃余相 组成小于等于指定值为
MF S F MS
R ME E MR
E ' R' F
FD F D F DS R’ R
● ●
F S RE M
GF S max F GS
G
理 S min
M
E
最小萃取 剂用量
最大萃取 剂用量
§12.2 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2)萃取剂与稀释剂不互溶的体系
kg ( A) 萃取相中溶质A的浓度(质量比) Y kg ( S ) 萃余相中溶质A 的浓度(质量比) X kg( A) kg( B) 由物料衡算
§12.1 萃取的基本概念
二、 三角形相图 1. 三元组成的表示法
4
化 工 原 理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不等腰直角三角形
组分的浓度以摩尔分率,质量分率表示均可。 常用 xA、xB、xS分别表示 A、B、S 的质量分率。
§12.1 萃取的基本概念
A 0.8 0.6 E 0.4 M 0.2 0.6 0.8 0.2 0.4 G B% S% F A% S E 0.4 0.6 M 0.8 A 0.2 F 0.4
' B
24
xA x 1 xS
' A
xB x 1 xS
——脱溶剂浓度
' xA xA 0.25 ' xB 1 xA
' xA 0.2
' ' y A xA yA xA yA 1 6 ' ' yB xB (1 y A ) xB 1 y A 0.25
Y
31
化 工 原 理
E
Y1
E1
P1
P2 OX S N XF X
§12.2 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b)解析法 分配曲线: Y KX 设: A KS ——萃取因子 m B
化 工 原 理
32
(对应吸收中的脱吸因子)
交替应用 物料衡算关系 分配曲线方程 操作线方程 和 相平衡关系
B Yi X i 1 X N Y S S
E2
止,共轭线的个数即为
E3 理论级数
§12.2 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萃取剂用量和组成、最终萃余相组成等有关。 其它条件一定时,点△的位置由溶剂比决定:
S/F较小时,点△在左侧,S用量越小, △越靠近S;
化 工
30
Note: 点△的位置与联接线斜率、原料液的流量和组成、
S/F较大时,点△在右侧,S用量越大, △越靠近S。
S,yS E,yE S
B S
S F,xF R,xR R,x’R E,y’E
§12.2 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解:(1)萃取液量与萃余液量的比值
R E F ' ' R x E y A A FxF
化 工 原 理
' E xF xA ' R yA xF
FxF F S xM
A
7
F
差点 G
M
和点
杠 杆
xM 0 F MS S xF xM FM 三角形相图的应用:
1. 查取浓度; 2. 表示混合、分离等过程; 3. 定量计算----杠杆原理。
B
差点
S
§12.1 萃取的基本概念
三、 三角形相图中的相平衡关系
1. 溶解度曲线 共轭相: 互成平衡的两相 化 萃取剂的加入量应使总 组成点落在两相区内
2. 分配系数和分配曲线
1)分配系数
9
化 工 原 理
组分A在E相中的组成 y A k A 组分A在R相中的组成 x A
yB kB xB
分配系数表达了某一组分在两个平衡液相中的分配关系。 kA值与联结线的斜率有关。
§12.1 萃取的基本概念
10
化 工 原 理 联结线的斜率>0 kA>1,yA>xA
化 工 原 理
28
F S M E1 RN
对第二级作总物料衡算
F E2 R1 E1或F E1 R1 E2
R1 E3 E2 R2或R1 E2 R2 E3
依此类推,对第n级作总物料衡算
RN 1 S RN E N 或RN 1 E N RN S
联结线的斜率=0
kA =1,yA=xA
联结线的斜率<0
kA< 1, yA<xA
§12.1 萃取的基本概念
2)分配曲线
11
y A f (xA )
化 工 原 理
§12.1 萃取的基本概念
4. 温度对相平衡关系的影响
12
物系的温度升高,组分间的互溶度加大 温度升高,分层区面积缩小
化 工 原 理 T1<T2<T3
18
5. 一般工业要求
化 化学稳定性好、不易聚合、分解、腐蚀性小、无毒、 工 来源容易,价格便宜等 原 理
§12.2 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一、单级萃取的流程与计算 1. 单级萃取的流程
原料液F 化 工 原 理
19
萃余相R
理论 萃取级
xF
萃取剂S
xR
萃取相E
离开的两相 Ri、Ei呈相平 衡关系
ys
yE
2. 单级萃取的计算 1)萃取剂与稀释剂部分互溶的体系
已知:F、xF、yS、xR(或 yE) 、 相平衡关系 求:S、R、E、另一相浓度
§12.2 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20
确定点F、S(或S0)、点R,点E,作联结线,找到点M, 利用杠杆原理求各量。
化 工 原
E ' FR' R' FE '
E’
21
化 工 原 理
BX F SY0 SYE BX R
S (Y0 YE ) B( X R X F ) B YE Y0 ( X R X F ) S 类似于吸收中 Ya Yb LS ( X b X a ) GB
§12.2 萃取过程的流程和计算
当萃取剂为纯溶剂时, Y0=0
2. 萃取剂S与稀释剂B的互溶度
组分B与S的互溶度影响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和分层面积。
§12.1 萃取的基本概念
16
Emax
化 工 原 理
Emax
分层区面积大, B、S互溶度小, 可能得到的萃取液的最高浓度y’max较高。
B、S互溶度愈小,愈有利于萃取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