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建筑供配电系统构成

1建筑供配电系统构成

12
任务三、建筑供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指作为供电电源的发电机或变压器 的中性点在正常运行时与大地之间的连接方式。 (一)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 种类: ⑴中性点不接地
⑵中性点经阻抗接地 ⑶中性点直接接地
13
1.不接地 系统正常运行时,如下图。各相的对地电压均等于
相电压,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各相的对地电容电流 对称,其电容电流的相量和为零。
忽略A、B两相的对地电流
16
3.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通过接地中性点 形成单相短路,产生很大的短路电流,继电保护动作 切除故障线路,使系统的其它部分恢复正常运行。 由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对地电 压仍为零,非接地的相电压不发生变化。
17
任务三:建筑电气工程所涉及的内容 一、我们国家电力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接地方式:
⑴ TN---C系统 ⑵ TN---S系统 ⑶ TN---C---S系统
19
TN---C系统
• 优点:出现故障反应灵敏,线路经济简单 • 适用:较平衡的三相负荷(动力负荷)、
不适合作为智能建筑的低压供电系统。
20
TN-C系统的特点:
1、由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 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联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的电 压。
(一)一般要求 1.供电电源的质量是指电压质量、频率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三项指标。 2.电压质量是以电压偏差、电压波动、闪变和电压波形来 衡量。 3.电压偏差是以电压偏离额定电压的幅度,一般以百分数 表示。
10
(二)电 压 偏 差
产生电压偏差的主要原因是系统内存在滞后的无功
负荷所引起的系统电压损失。
2、工作零线只用作单相照明负载回路。 3、专用保护线PE不许断线,也不许进入漏电开关。 4、干线上使用漏电保护器,工作零线不得有重复接地,而 PE
线有重复接地,但是不经过漏电保护器,所以 TN-S 系统 供电干线上也可以安装漏电保护器。 5、TN-S 方式供电系统安全可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 低压供电系统。











线

建 筑 物 内 的 配 电 装 置
用 电 设 备
文艺中心 校园内变电站
建筑物内
动 力 用 电 设 备 照 明 用 电 设 备
34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供电系统的构成(讨论)
1、高压引入的电压等级为10千伏。 2、单电源形式,采用电缆直接埋设引入。 3、学院设置开闭所与变电所合一形式。 4、高压计量方式、而且两部电价付费。 5、校园区设置箱式变电站若干台分别给不同的建筑物
(五)超高层建筑供电系统(≥10层或≥ 24m) 双电源(10KV)+ 1个柴油发电机备用。
30
任务五:工程实例 我院本区和教师居住区配电系统的构成形式框图以
及系统特点.
31
1 教师住宅小区供电系统的构成






装电置所和 Nhomakorabea线

开闭所 箱式变电站












建筑物内
分 户 配 电 箱
路照明和警卫照明为+5%,-10%。
④其他用电设备,当无特殊规定时为±5%。
11
(三)减少电压偏差的办法:
• 正确选择变压器的变压比和电压分接头 • 合理选择导线的截面 • 合理进行无功补偿 • 配电时,尽量使三相负荷平衡 • 照明与动力电分开 • 大设备单独配电 • 启动电流大的设备单独回路配电
6
二、建筑中的用电负荷级别的举例
1.给排水动力负荷 主要为生活水泵,专用消防水泵按一级负荷供电,其余为 二级负荷。
2.空调机组动力负荷 高层建筑均安装中央空调系统,空调机组一般为三级负荷。 3.电梯负荷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都配备客梯、货梯、工作电梯和消防 电梯。消防电梯为一级负荷,其余为二级负荷。
7
25
26
任务四 建筑供电系统构成的一般原则
建筑供电系统的形式主要涉及如下几方面内容:
1、电源的电压等级(装机容量) 2、电源的数量和用户对电源的具体要求(用电 负荷的
性质负荷的等级规定. 3、电源的供应距离(电压损失情况) 4、建筑物所在地的电源实际情况 5、计量方式
27
一、装机容量和电压等级规定: ➢ 单台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
二、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理论讲述、学生课堂设计训练、 现场实际教学以及与实际工程设计相结合为主(专用设 计周),同时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在机房进行电气设计软件使用操作训练)。
三、本课以四个我院新建的四个工程实例进行项目教学法 和情景教学法的实践。
2
项目1建筑供配电系统构成
知识导航:
电源中 性点
14
2.中性点经阻抗接地 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如下图。接地相对地电压
为零,非接地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线电压,即为相 电压的 倍,3接地相的电容电流为零,非接地相 的对地电流也增大为 倍,接3地电流为正常运行 时每相的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
15
• 当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电流超过规定值 (3~10kV系统接地电流大于30A;20~63kV系 统接地电流大于10A)时,中性点应经消弧线圈接 地,消弧线圈实际上就是电抗线圈。
根据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规定
电压偏差的允许范围: ①一般电动机±5% ②电梯电动机±7%
U00
UUN1 UN
0000
③照明:在一般工作场所为±5%;在视觉要求较高
的屋内场所为+5%,-2.5%;对于远离变电
所的小面积一般工作场所,难以满足上述
要求时,可为+5%,-10%;应急照明、道
4
4.计量方式:计量方式有高压集中计量和低压集中计量 以及低压分散计量方式三种。
5.电价:正式用电按照电能的使用性质分为工业商业居 民等不同电价,非正式的用电例如施工用电属于另一 种电价。特别注意:我国为了避免高峰集中用电提出 了高峰电价和谷峰用电价格不同的两部电价形式。 另外供电部门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数值提出了电价的 奖惩方式,规定高低压用户的功率因数标准值。超出 奖励低于罚款。
32
教师住宅小区供电系统的构成特点 1、高压采用单电源交流10千伏、低压采用交流50赫兹
220/380伏。 2、用电负荷的等级为三级、低压分散计量方式。 3、设置室外开闭所一座、箱式变电站如干,分别给独立建
筑物供电。 4、供电系统的组成为环形供电形式。
33
2.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供电系统的构成
160KVA及以上时,采用高压供电方式,配电电压用 10KV。 ➢ 单台用电设备容量在250KW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 160KVA以下时,采用低压供电方式,配电电压用 220/380V。
28
二、电压等级线路的输送功率和距离的规定
线路电 压等级 (KV)
0.22
输送功率 输送距离
(KW)
(Km)
50以下
21
TN---S系统
• 优点:不平衡电流不流经PE线,提高安全性 • 适用:智能建筑低压供电系统、计算机等精密
仪器设备的供电系统。
22
TN-S系统的特点:
1、系统正常运行时,专用保护线上不有电流,只是工作零线 上有不平衡电流。 PE线对地没有电压,所以电气设备金属 外壳接零保护是接在专用的保护线PE上,安全可靠。
1.工程术语:电力系统、电力网、变电所、开闭所、 高、低压用户和计量方式(电价)。
2.设计规范: 对用电负荷的分级情况的论述 3.供电部门对供电电源质量的规定 4.实际建筑工程中供配电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5.我院本区和教师居住区配电系统的构成形式框图
3
任务一:工程术语的学习
1.电力系统:由发电厂 电力网以及用电单位 所组成的同 一整体。 2.电力网:连接发电厂和用户中间的环节,包括变电所、 开闭所和输电线路。
23
TN---C---S系统 • TN---C---S系统
• 优点:既安全又节约投资 • 适用:民用建筑低压供电系统
24
TN-C-S系统的特点:
1、PE 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 路末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跳闸造 成大范围停电。
2、对 PE 线除了在总箱处必须和 N 线相接以外,其他 各分箱处均不得把 N 线和 PE 线相联,PE 线上不 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
5
任务二:设计规范对用电负荷的分级、电源质量的规定
一、用电负荷等级划分及其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我国将电力负荷划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负荷:一级负荷应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在一级负
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除上述两个独立电源外,须增设 应急电源。 2.二级负荷:二级负荷应由双回线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亦 应有两台。做到当电力变压器发生故障或电力线路发生 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 3.三级负荷:三级负荷对于供电电源没有特殊要求,一般 由单回电力线路供电。
• 220/380V三相四线制电网----直接接地 • 6~10KV三相三线制----一般为不接地
只有当3~10kV系统接地电流大于30A或20~63kV系统 接地电流大于10A时,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18
二、低压供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 建筑供电系统中都采用TN系统 • TN系统有三种具体的接线方式:
(一)小型建筑供电系统(一个单元) 单电源、低压220/380V配电即可。图1-8、1-9
(二)多单元住宅楼供电系统 单电源、低压220/380V配电即可。图1-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