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题班会:健康上网,拒绝沉迷网络

主题班会:健康上网,拒绝沉迷网络

主题班会:健康上网,拒绝沉迷网络同学们,21世纪诗歌信息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几乎可以说离不开网络,看新闻、学知识、查资料等等,可以说,网络带给了我们极大的便利,极大地扩充了我们的知识面。

但是网络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中的各种信息本身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海洛因是毒品,但沉迷于上网的毒性不亚于海洛因”。

例如,网络中有不少“黄色垃圾“对青少年学生的毒害是巨大的,一些网络游戏、网络博彩对青少年学生有着无比的诱惑力。

有的学生对此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这些都严重威胁着青少年学的身心健康。

因此,我们应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判断能力,增强对网络的”免疫力“和自我保护意识,使我们从道德他律走向自律,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网络的使用者,更是网络的建设者和真正的主人,做到”健康上网,拒绝沉迷网络“。

今天,我们就网瘾的形成和克服方面的问题,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

一、假网瘾1、什么是假网瘾。

假网瘾其实就是还没有陷入网瘾的泥潭中,仅仅是在边缘徘徊。

有些中小学生只要上网的时间稍微长一点,父母就会认为他们有网瘾,马上就会进入备战状态,赶紧带着中小学生去治疗。

去治疗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孩子并没有网瘾,只是假网瘾。

2、假网瘾的形成。

小克从小就是一个十分内向的孩子,由于不喜欢说话,不善于跟人交谈,因此他的朋友很少。

在下课的时候,看到别人在一起做游戏,小克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学校在组织郊游的时候,其他同学聚在一起谈天说笑打闹,虽然小克也在人群中,可是他却很少发言;放假的时候,其他人都相约一起玩,可是小克却天天一个人待在家里。

后来,父母为了他的学习,给他买了一台电脑,电脑很快就成了小克的好朋友,只要在家里,除了吃饭以外,小克总是坐在电脑跟前。

时间一长,父母渐渐发现了问题,认为小克染上网瘾了。

这下子可急坏了小克的父母,他们赶紧请假带小克去医院了。

经过医生诊断以后,发现小克根本就不是真网瘾,而是假网瘾。

为什么一些父母会错把孩子的正常上网看成是网瘾?其主要原因是父母不知道孩子上网的目的是什么。

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学生每天都要抱着书本,其他什么事情也不能做。

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没有学习,而是坐在电脑前的时候,就会将网瘾的帽子扣在孩子头上。

3、对假网瘾的控制。

对于假网瘾的中小学生,经过网络行为自控的训练以后往往可以达到显著的效果。

网络行为自控,也就是不要禁止上网,而是对上网的时间进行控制。

具体如下:①与父母一起调整家庭关系。

许多假网瘾的家庭通常都有情感交流缺乏、家庭关系淡漠的特点。

迷恋网络的这些中小学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只是按照父母的想法走,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沉迷于网络。

还有一些中小学生由于与父母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为了惩罚父母,就会选择用上网的方式来对抗父母。

所以在训练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参与其中,在此期间中小学生和父母都会敞开彼此的心扉。

②心理咨询法。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让中小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改变自己错误的认知与行为,不再依赖网络。

许多假网瘾的中小学生经过这种训练以后摆脱了对网络的依赖,还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爱好,学习和生活都走上了正常的轨道。

二、网瘾(一)网瘾的特征1、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率不齐。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

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

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这种欲望。

甚至夜间趁小便的空也想打开电脑。

7、不能上网时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9、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二)网瘾的危害。

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

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而13岁至17岁的中学生群体成为"网瘾重灾区"。

网络这把"双刃剑"正在无情地吞噬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迷恋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在网吧、走向犯罪道路的现象屡屡发生。

1、网瘾对青少年生理的影响青少年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便发展为躯体依赖,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可导致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

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重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

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

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产生极大的影响。

2、网瘾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长时间上网会使青少年迷恋于虚拟世界,导致自我封闭,与现实产生隔阂,不愿与人入行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导致人格异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

患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会使其工作、学习时注重力不集中、不持久,记忆力减退;由于长期入行视觉形象思维,会导致逻辑思维活动迟钝,对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意气消沉漠,缺乏时间感。

因不能面对现实,会产生情绪低落、遇事悲看、态度消极等现象,会导致精神障碍、心理异常等问题和疾病,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常常表现得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

3、网瘾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最为直接的危害是影响了正常的学习,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听课,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甚至会发展到逃课、辍学。

网络中各种不健康的内容,也可造成青少年自我过分放纵,使法律及道德看念淡薄,人生观、价值看扭曲。

患有网瘾青的青少年,为了能上网,他们不惜用掉自己的学费、生活费,不惜丧失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向人乞讨,在外借钱,在家欺骗父母,甚至会发展到偷窃、抢劫,最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怎样才能健康上网。

1、提高自我约束力是正确上网的开始。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障碍,中小学生都需要意志力;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中小学生都离不开内心的力量。

其实,意志力并不具有不可能改变的特性,也不是天生就有,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

同样,对于上网也是如此。

怎样才能做到健康上网?这需要中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如果中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很差,也许就会被“网”住;如果中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很强,那么,不仅可以远离网络带给自己的危害,甚至还会让自己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在网络面前,可能许多人的自我约束力会崩溃,一些学生在网络面前,自我约束力突然之间不起作用了,可是还有一些中小学生没有因此受到影响。

由此看来,并不是网络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小学生自己。

既然想通了这一点,中小学生就要想办法来提高自我约束力了。

2、自我约束力的培养。

中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在紧张状态下自我约束力往往很弱,通常进行松弛训练,可以消除紧张。

紧张状态往往会伴有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现象,松弛训练则可以使这些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得到生理反馈信息,使自身的心理状态得到控制和调节。

①心跳训练法:将所有杂念排除,使自己的内心保持绝对安静。

这时中小学生可以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肚脐下三寸处,即丹田穴。

这种训练既可以临场进行,也可以在紧张后进行,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

②呼吸训练法:当中小学生在恐慌、激动、发怒的时候,不仅意识不到自己呼吸的急促,甚至连呼吸困难也察觉不到,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紧张加剧。

此时可以进行呼吸训练,如可以静坐或站立,使全身放松,并进行深呼吸;或者在慢慢行走时进行深呼吸等。

③肌肉训练法:这种训练方法有助于克服紧张情绪,消除疲劳,甚至还可以治疗一些疾病。

如果常常进行这样的放松训练,中小学生就能够学会自我控制,变得从容、坦然。

④心理暗示训练法:一个人的行动往往为意念所控制,因此中小学生还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的方式来提高自我约束力。

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中小学生变得自信,从而自制力有所提高。

不管中小学生做什么事情都要靠自觉,这便是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也就是一个人给自己提出要求,当达到这个要求的时候奖励自己,自己指挥自己,做自己的司令员。

比如可制订行之有效的计划,安排好可做可不做与必须做好的事情,再为自己制订出奖惩规定;可以用座右铭来勉励自己;可以用写日记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监督;还可以采用口头命令的方式,身临危急或者是遇到困境的时候,自己指挥自己,以此来获得精神力量。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约束力很差,不妨试一下上面所讲的方法,相信一定可以给你带来益处。

【链接】网瘾网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网络上瘾应该具备下列条件:强迫性地非自由地使用,对人际交往失去兴趣,被线上及时活动占据大部分生活的时间,不能自拔。

【实践活动】1、根据自己对网络的了解,拟写一份“健康上网,拒绝网瘾”的倡议书。

2、怎样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上网成瘾?通过调查,写一写“网虫”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说一说】1、说一说,你平时上网的时间、地点以及上网时做些什么?你对于网络有什么样的认识。

2、以“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和“小学生上网弊大于利”为辩题,开一个班级辩论会。

看看哪个小组说的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