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水平为出发点。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首先注重学生的学习,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学内容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准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水平。
所以,建立以促动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就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紧迫任务。
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应该是:
课堂教学评价是服从和服务于课程改革的,所以,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该也必须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一致。
突出和推动“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个理念的落实和“着力培养新一代的道德品质,公民素质,学习水平,交流和合作水平,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的目标实现。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
所以,新的课堂评价应该首先注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来反映教师的教学现状,来体现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新课程的基本观点,来促动学生发展,教师提升和改善课堂教学的实践。
课堂教学评价之目的在于促动学生发展,提升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实践,在于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和积极导向等基本功能。
所以,课堂性评价以发展的目光来观察主体发展,重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以主题间的互动等,以实现评价的最大收益,达到促动发展和改进的目的。
4、根据教师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实行课堂教学评价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知识不再仅仅作为信息而被简单传递,它应该成为引发学生思考的对象。
学生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是促动者,指导者,应该引导学生针对某些问题实行共同探讨,尽可能地去暴露学生思维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结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展水平的过程。
5、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应是开放性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生本的多项、丰富、适宜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交流过程。
因为主体创造力的巨大,决定了课堂教学中诸多具体表现是难以预测的,企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学行为是不恰当的。
所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留一定的余地。
让青年教师丰富多彩、颇有创新精华之作,迸发出夺目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