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医学基础

第二章 医学基础

第二章医学基础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化学性消化。

A.氨基酸变成蛋白质B.麦芽糖变成葡萄糖C.脂肪变成甘油D.淀粉变成麦芽糖2.下列()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有帮助。

A.胆汁B.胃液C.维生素CD.淀粉酶3.唾液的作用不包括()。

A.唾液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粉使之变成氨基酸B.唾液有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C.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以便吞咽D.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4.胃排空的顺序()。

A.糖>蛋白质>脂肪食物B.糖>脂肪>蛋白质食物C.脂肪>蛋白质>糖食物D.糖>脂肪>蛋白质食物5.胃液的主要成分是()。

A.碱性液体B.绿色液体C.黄色液体D.无色、酸性液体6.胰液的主要成分是()。

A.碳酸氢盐B.胰淀粉酶C.盐酸D.胰脂肪酶7.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在()。

A.食道B.口腔C.小肠D.大肠8.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正确的是()。

A.在口腔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B.在回肠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C.大肠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D.在胃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9.下列( )对脂肪的化学性消化作用有帮助。

A.盐酸B.胆汁C.胃蛋白酶D.淀粉酶10.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但不影响()的释放。

A.胰液B.胆汁C.小肠液的分泌D.胃液11.胃酸的作用()。

A.乳化脂肪B.分解脂肪C.分解蛋白质D.分解淀粉12.十二指肠吸收的成分不包括()。

A.单糖B.氨基酸C.二价铁离子D.维生素B1213.胰液不能消化()。

A.脂肪B.淀粉C.双糖D.蛋白质14.胆汁的作用不是()。

A.促进胰液分泌B.促进脂溶性Vit的吸收B.分解蛋白质 D.促进脂肪的吸收15.()可以直接吸收。

A.蛋白质B.脂肪C.氨基酸D.淀粉16.()不可以被直接吸收。

A.蛋白质B.氨基酸C.果糖D.甘油17.()不容易被吸收。

A.骨骼中的钙B.果糖C.甘油D.氨基酸18.大肠可以合成()。

A.维生素B族B.维生素EC.维生素CD.维生素A.19.消化腺的组成不包括()。

A.颌下腺B.腮腺C.舌下腺D.肾上腺20.下列()不属于化学性消化。

A.淀粉变成麦芽糖B.脂肪变成甘油C.麦芽糖变成葡糖糖D.盐酸促进胰腺分泌21.下列()对淀粉的消化有帮助。

A.唾液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胆汁D.胃淀粉酶22.对()没有化学性消化作用的成分是胰液。

A.脂肪B.蛋白质C.双糖D.淀粉23.唾液的作用不包括()。

A.可以分解部分碳水化合物B.唾液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粉使之变成氨基酸C.唾液可以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D.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24.胃排空的顺序()。

A.脂肪>蛋白质>糖B.糖>脂肪>蛋白质C.稀、流体>稠、固体;颗粒小>大块D.稠、固体>稀、流体;颗粒小>大块25.胃液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盐酸B.胃淀粉酶C.蛋白酶D.水分26.胰液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碱性液体B.胰脂肪酶C.糜蛋白酶原D.无色、酸性液体27.()的消化部位在胃和小肠。

A.蛋白质B.淀粉C.脂肪D.纤维素28.对蛋白质的消化有帮助的成分包括()。

A.胰脂肪酶B.糜蛋白酶C.肠蛋白酶D.唾液蛋白酶29.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过程正确的是()。

A.在口腔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B.在胃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C.食道内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D.在回肠可以发生化学性消化30.下列()对脂肪有化学性消化作用。

A.盐酸B.唾液脂肪酶C.胰脂肪酶D.胃脂肪酶31.盐酸的作用不包括()。

A.杀菌B.促分泌C.激活D.分解脂肪32.盐酸的作用不包括()。

A.杀菌B.激活C.促分泌D.分解淀粉33.十二指肠吸收的成分不包括()。

A.钠离子B.脂肪酸C.维生素B12D.葡糖糖34.碳水化合物不能被()消化。

A.胃液B.唾液C.小肠液D.胰液35.脂肪能被()消化。

A.唾液B.胰液C.小肠液D.胃液36.胆汁的作用不包括()。

A.促进葡糖糖的吸收B.激活胰脂肪酶C.促进脂溶性Vit的吸收D.乳化脂肪胆汁的作用37.()可以合成维生素B。

A.大肠B.胃C.十二指肠D.回肠38.大肠可以合成()。

A.蛋白质B.维生素DC.维生素BD.胆固醇39.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有帮助的是()。

A.胃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胆汁D.唾液40.通过消化液中各种酶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

A.机械性消化B.化学性消化C.生物性消化D.以上都不对41.消化腺的组成不包括()。

A.甲状腺B.腮腺C.舌下腺D.颌下腺42.空气中氧浓度降到哪个值则人体出现缺氧状态()。

A.21%B.20%C.19%D.16%43.空气中氧浓度降到6%时,人体可出现()。

A.心跳加快B.呕吐C.眩晕D.死亡44.消化管的组成不包括()。

A.食管B.口腔、胃C.胰腺D.小肠、大肠45.消化腺的组成不包括()。

A.肝B.小肠、大肠C.胰腺D.小肠、大肠二判断题1.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蛋白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

()2.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肾脏两部分组成。

()3.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均可被机体储留及利用。

()4.人体缺氧首先表现在运动系统出现乏力。

()5.氧气、蛋白质、水是人体生命活动三大要素。

()6.蛋白质的消化率是指蛋白质被消化酶分解后被吸收的程度。

()7.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是指蛋白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机体内可以储存和被利用的部分。

()8.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9.化学消化是指通过消化液中各种酶的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0.蛋白质在胃内变成氨基酸和多肽的过程叫做化学消化。

()11.淀粉在口腔中被变成麦芽糖的过程叫做化学消化。

()12.唾液对蛋白质有消化作用。

()13.唾液的作用包括湿润口腔和溶解食物,以便吞咽;唾液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使之变成麦芽糖。

唾液有清洁和保护口腔的作用,唾液对胃肠机能有调节作用。

()14.在胃内混合食物全部排空的时间为4~6小时。

()15.胃液为酸性PH0.9~1.5液体。

()16.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氢盐,胰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脂肪酶,水分。

()17.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盐酸,胰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脂肪酶,水分。

()18.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在胃和小肠。

()19.在小肠脂肪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

()20.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变成可以吸收的甘油三酯、脂肪酸等。

()21.胃酸的作用包括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无菌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22.氨基酸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胃。

()23.脂肪酸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24.胰液当中有四种消化酶。

()25.胆汁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胰液和盐酸的分泌。

()26.脂肪吸收的形式是甘油、甘油一酯、脂肪酸。

()27.碳水化合物以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形式吸收。

()28.血红蛋白铁容易被吸收。

()29.必需脂肪酸的最好食物来源是动物油。

()30.通过消化液中各种酶作用,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机械性消化。

()31.淀粉在大肠变成葡萄糖的过程叫做化学消化。

()32.胃液中具有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

( )33.唾液对蛋白质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34.胃排空是指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35.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氢盐,胰淀粉酶,糜蛋白酶,胰麦芽糖酶,水分。

()36.胰液的主要成分包括两种蛋白酶原。

()37.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在胃和口腔。

()38.在小肠麦芽糖能够变成葡萄糖。

()39.在小肠淀粉能够变成葡萄糖。

( )40.脂肪在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脂肪微粒,在胰脂肪酶的作用下变成可以吸收的甘油一酯、脂肪酸等。

()41.盐酸能够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42.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以引起促胰液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43.葡萄糖吸收的主要部位在小肠。

()44.胰液当中有三种消化酶。

()45.胆汁的作用包括乳化脂肪胆汁的作用、促进脂肪的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激活胰脂肪酶的作用。

()46.胃蠕动的作用是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便于胃液消化。

()47.脂类的主要消化场所是胃。

()48.蛋白质小肠内的消化主要依赖于胰腺分泌的各种蛋白酶。

()49.钙的摄入量与吸收量成正比。

()50.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适量摄入有利于铁的吸收。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