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浇泡沫轻质土施工工法

现浇泡沫轻质土施工工法

现浇泡沫轻质土施工工法1.前言根据《现浇泡沫轻质土技术规程》(CECS 249:2008,下称《规程》)的定义,泡沫轻质土是“用物理方法将发泡剂水溶液制备成泡沫,与必须组分水泥基胶凝材料、水及可选组分集料、掺和料、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并经物理化学作用硬化形成的一种轻质材料”。

对于类似材料,国内的叫法普遍为泡沫混凝土。

就硬化成型的过程而言,泡沫轻质土与泡沫混凝土并无本质区别。

《规程》之所以称“泡沫轻质土”,一方面沿用了国内“泡沫混凝土”中“泡沫”一词的普遍叫法,另一方面,其更大程度是用于替代填土,对其性能要求更侧重于满足替代常规填土,而不是作为混凝土来使用。

2.功法特点泡沫轻质土工法对工后沉降的控制较常规工法更有优势,尤其是向原地面以下进行置换填筑时,可显著降低基底应力,有效控制工后沉降。

1) 施工便捷高效,可大幅缩短施工工期。

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较常规路基土填筑,泡沫轻质土施工准备期短,如常规路基填筑经常需要大量修筑施工便道,而泡沫轻质土填筑施工通过管道泵送实现,可不修或少修施工便道;泡沫轻质土施工可每天连续进行,无需因碾压问题而间断路基填筑;泡沫轻质土天然地基工法节省了复合地基桩基施工的时间。

就一般的工程项目而言,复合地基从施工到检测合格,因龄期问题,一般都需要3~5个月才能完成。

2) 可垂直填筑,节省永久占地或避免拆迁。

3) 由于采用管道泵送浇筑,施工作业面小,可避免某些地段高压线、通讯管路等的拆迁。

4) 常规复合地基工法多为隐蔽工程,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而泡沫轻质土工法属非隐蔽工程,施工质量较易控制,可靠度高。

3.适用范围桥台台背高路堤软基路段、一般软基路段、新近填海路段、施工作业高度受限软基路段、征地困难或拆迁困难软基路段、抢工期软基路段地下管道、线缆无法迁移路段。

4.工艺原理4.1 软基沉降变形的本质软基沉降变形的本质可用有效应力原理来说明:在附加应力的作用下,超孔隙水压力不断消散、有效应力不断增长;与此同时,随超孔压的消散,软土中的自由水不断排出,由此,其体积压缩,表现为沉降的发生。

在这个过程当中,对工程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三个方面:1) 附加应力附加应力的大小决定了软土层最终总沉降量的大小:当附加应力全部转化为有效应力时,总沉降完成;故附加应力越大,总沉降越大。

2) 固结度固结度Ut 可用下式表达:……………………………………………(1-1)式中t S 表示当前t 时刻已完成沉降;∞S —最终总沉降;’σ 软土层有效应力; σ软土层附加应力。

固结度的意义在于表征了当前时刻已完成沉降占总沉降的比例。

3) 工后沉降设工后沉降基准期末的固结度位U1,施工期末的固结度为U2,工后沉降为△S ,则工后沉降可用下式表达:△S=(U1-U2).∞S ……………………………………… (1-2)σσ’==∞S S U t t工后沉降通常是软基路段重点控制的指标;从设计到施工,软基路段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尽可能降低工后沉降,以确保公路工后的正常使用,并减少工后维修费用。

4.2 控制工后沉降的途径由式1-1及式1-2可知,可通过两种途径来降低工后沉降:1)通过提高St来提高竣工时的固结度U2,以此控制工后沉降。

具体的实现方法为排水预压法:通过设置竖向排水体如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通过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的方式来加快软土层的固结速率,使竣工时的固结度达到足够大,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要求。

该法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较好的经济性,缺陷是需要足够的预压时间,很多时候与工期的要求相矛盾。

2)降低软土层的附加应力以降低总沉降,以此控制工后沉降。

实现方法有两种方式:方式一桩式复合地基法桩式复合地基是设置一定密度的搅拌桩、CFG桩或预应力管桩等强度远较软土层强度要高的桩体,将上覆荷载大部分转移至这些桩体来承受,从而降低软土层所承受的荷载和附加应力,实现控制工后沉降的方法。

该法的特点是时间短,效果显著,但缺陷是造价偏高,同时,桩体的施工会产生侧向挤出效应,对周边的临界结构物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方式二轻路堤法该法直接降低路堤荷载和软土层的附加应力。

传统的轻路堤法有粉煤灰路堤、EPS路堤等。

泡沫轻质土用于路桥过渡段填筑,属于轻路堤法,其控制工后沉降的原理在于降低附加应力;当用于旧路改造项目时,如填筑厚度适当向原地面以下延伸,可使软土层的附加应力小于有效应力,软土层处于超固结状态,从而确保工后沉降为0。

汕头市中山东路改造工程,即采用了泡沫轻质土技术对全线软基路堤桥台两侧沿路线纵向各50m范围的路基进行了换填处理,其换填厚度向原地面以下延伸了1m,确保改造后的台背地基土处于超固结状态,避免了工后沉降,在该范围内没有进行任何软基处理,并取消了常规的桥头搭板。

一年多来的使用效果良好(参见下图)。

图1 汕头中山东路改造前后实况图片(改造前,桥头搭板因沉降而断裂)5.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5.1 工艺流程泡沫轻质土的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四大步骤:1) 泡沫的生成;2) 水泥浆或水泥砂浆的制备;泡沫轻质土的生成即泡沫与水泥(砂)浆的混合;现场浇筑施工。

图5-1 现浇泡沫轻质土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施工要点5.2.1 施工准备1)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泡沫轻质土配合比设计,试配试验时,应进行湿密度、流值和消泡试验,当流值满足要求、消泡试验确定的湿密度增加率满足要求时,应制取试件并进行养护,当消泡试验确定的湿密度增加率无法满足要求时,应调整发泡剂的稀释倍率或种类,或调整配合比组成材料的种类和用量,重新进行试配试验,当试配强度无法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时,应调整胶凝材料的用量、标号或品牌,重新进行试配试验。

2) 施工前,应结合设备生产能力、工期要求等对设计的浇筑体进行浇筑区和浇筑层的划分,为浇筑施工做好相关规划。

3) 施工前,应清除浇筑区基底杂物,尤其应排清基底的积水,当在地下水位以下浇筑时,应有降水措施,严禁在基底有水的状态下浇筑施工。

5.2.2 泡沫生成1) 泡沫是由发泡剂稀释后加压缩空气经发泡枪生成,发泡剂的性能直接影响泡沫的稳定性,用于泡沫生成的发泡剂性能应该满足下列要求:a.对环境应无不良影响,宜采用界面活性类发泡剂。

b.在0℃以上的温度环境,发泡剂不应出现离析现象。

c.稀释倍率不宜小于100。

e.标准泡沫密度宜为40kg/m3~60kg/m3。

f.发泡剂所制作的泡沫应细密,经消泡试验确定的湿密度增加率不应超过10%。

2) 拌合水不应含有影响泡沫稳定性、泡沫轻质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有机物、油污等杂质。

3) 发泡剂的稀释、起泡应采用设备自动化控制,泡沫应细密、稳定。

5.2.3 水泥浆制备1) 水泥浆可以在现场拌合,也可使用拌合站集中供应,由于每立水泥浆含水量远大于混凝土的含水量,拌合站对水计量宜采用流量,而不宜采用重量,以加快水泥浆制备时间。

2) 泡沫轻质土对水泥浆中水泥强度无特别要求,但所用水泥必须先进行消泡试验,以确定其湿密度增加率是否满足要求。

3) 水泥浆制备应连续,避免轻质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局部消泡、初凝现象,影响整体施工质量。

4) 水泥浆在现场应进行进一步搅拌,以保证其均匀,无沉积,同时应在出料口设置过滤网,防止较大颗粒材料堵塞泵管。

5) 施工过程中,应对每车水泥浆进行重度检测,确保水泥浆质量稳定。

5.2.4 轻质土生成轻质土是将气泡加压与水泥浆混合而成,施工过程中,每次起动机器后,需对生产参数进行调整,以保证轻质土的湿密度与流量满足设计要求。

5.2.5 现场浇注1) 泡沫轻质土单层浇注厚度,应控制在0.5m~1.0m范围。

2) 分区模板安装要牢固,浇注区间应采用塑料布进行密封,防止轻质土沿缝隙渗流。

3) 泡沫轻质土单个浇注区、浇注层的浇注时间应控制在水泥浆初凝时间内,上层浇注层仅当下层浇注层终凝后方可浇注施工。

4) 应尽可能沿浇筑区长轴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浇筑,如采用一条以上浇注管浇注,则可并排从一端开始浇注,或采用对角浇注方式。

5) 浇筑过程中,需要移动浇注管时,应沿浇注管放置的方向前后移动,而不宜左右移动浇注管,如确实需要左右移动浇注管时,则应将浇注管尽可能提出当前已浇注轻质土表面后再移动。

6) 进行扫平表面时,应尽量使浇筑口保持水平,并使浇注口离当前浇筑轻质土表面尽可能低。

7) 尽量减少在已浇筑尚未固化的轻质土中来回走动。

5.2.6 成品保护1) 当遇大雨、暴雨或持续时间较长的小雨天气时,未固化的泡沫轻质土表面应采取遮雨措施,防止雨水消泡。

2) 泡沫轻质土浇筑硬化成型后,在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宜直接进入使用状态。

泡沫轻质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宜在表面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养护。

6.材料与设备6.1主要机械设备6.2人员配置计划主要管理人员配置计划表7.质量控制及措施为确保泡沫轻质浇注的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实行过程控制为主,工后检测为辅的方法,从人员、设备、材料、施工前的准备、工程施工过程等方面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

7.1人员保证措施上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定机、定人、定岗、定责。

每处施工现场确定一名项目负责人,制定详细的操作手、自检人员岗位责任制。

对现场施工和质检人员进行培训,从管理人员到工人都强化质量意识。

凡参加泡沫轻质土施工的人员上岗前首先要了解、掌握、重温有关施工技术规范,明确岗位责任,做到未经培训不得岗。

7.2设备保证措施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进场的泡沫轻质土设备必须达到以下要求:1)设备性能状态良好;配备有足够的易损件;2)配备先进的自动计量工具,确保配合比准确。

3)发泡装置应采用压缩空气与发泡剂水溶液混合的方式生成泡沫,严禁搅拌发泡生成泡沫。

4)设备单台泵送能力不应小于90m3/h。

根据总体设计计划进度,配备满足要求的机械设备,合格者方可使用。

7.3材料保证措施现浇泡沫轻质土主要原材料进场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同时应按下表要求进行检验。

1)开工前,应对施工所采用的水泥、施工用水及发泡剂进行有见证的消泡试验,以确定发泡剂与其它材料的适应性;其合格标准为泡沫轻质土湿密度增加率不超过10%。

2)当施工配合比强度试验和消泡试验均满足要求时,原材料可不做进场复验,但施工单位应提供水泥出场合格报告以备随时查询;监理单位认为有必要做水泥进场复验时,施工单位应无条件服从。

7.4过程质量控制1)施工场地应平整,不得有积水。

2)根据工艺制定各项技术参数、施工要点,供现场操作人员遵守。

严格控制轻质土的流值及湿密度,确保轻质土设计要求。

3)施工中,应及时、认真地填写原始记录,不允许事后编写。

每天资料都应做好签认、汇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4)加强资料管理,施工中认真填写有关技术资料,每次浇筑要按实际产生的数据认真负责地填写资料,所有的资料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并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签字认可,施工中的所有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并整理归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