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共四大题,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30 分)1. 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 身高B 体重C 人数D 利润2. 某班主任想了解本班学生月生活费支出的内容,用抽签形式抽取本班10 名同学进行调查。
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 典型调查B 抽样调查C 统计报表制度D 重点调查3.2009 年某市生产总值7450.2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6% ,达到自1996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则()A 生产总值7450.27 亿元是数量指标,增长速度13.6% 是质量指标B 生产总值7450.27 亿元是质量指标,增长速度13.6% 是数量指标C 两者都是数量指标D 两者都是质量指标4.某企业计划规定单位生产成本比上年下降10% ,实际比上年降低15% ,则单位生产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 (1+15% )/(1+10% )B (1-15% )/(1-10% )C (1+15% )/(1-10% )D 15% / 10%5.某班同学进行的《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中,平均分是78 分,标准差是10 分,中位数是80 分,则该班同学本门课程成绩分布形状是()A 对称B 右偏C 左偏D 无法确定6.下列情况的统计调查,哪一种属于一次性调查()A 商品库存量B 商品购进额C 商品销售量D 商品销售额7.按人口平均计算的钢产量是()A 算术平均数B 比例相对数C 比较相对数D 强度相对数8.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10 年11 月1 日0 点,11 月1 日调查员在各家调查时,得知李家10 月31 日23 点40 分生了一个小孩,过了半小时王家也生了一个小孩,则这两个小孩应该如何登记?()A 两家小孩均应登记B 王家的小孩应登记,李家小孩不应登记C 两家小孩均不应登记D 王家小孩不应登记,李家小孩应登记9.标准差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0..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 为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B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C 为了应用概率论D 根据样本指标的数值来推断总体指标的数值11..统计总体的具体特征表现为()A 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B 同质性客观性大量性C 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D 大量性具体性差异性12..中网公司 3 月份完成的货运量为48000 吨。
这里的吨是()单位。
A 自然单位B 标准实物单位C 复合单位D 度量衡单位13..统计整理中,最关键的工作是()A 审核原始资料B 资料汇总C 统计分组D 编制统计表和统计图14..某市对该市所有医院进行调查,其中儿童医院调查结果为:共有医生、护士620 人,其中医生300 人,护士320 人;病床数530 张,医疗设备价值4200 万元。
上述数值中总量指标有()。
A 1 个B 3 个C 5 个D 0 个15..某车间7 月份在生产老产品的同时,新产品首次小批量投产,出现了 4件废品,全车间的废品率为 1.3% 。
8 月份新产品大批量投产,全部制品10000件,其中废品12 件,则8 月份产品质量()A 提高B 下降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20 分)1. 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2. 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3. 众数受极大值的影响比极小值要大些。
()4. 在时间数列中,基期和报告期、基期水平和报告期水平是相对的。
()5. 数量标志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而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6. 调查时间是指调查工作所需的时间。
()7.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8. 数值平均数属于静态平均数,而位置平均数属于动态平均数。
()9. 某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为15.2 :53 :31.8 ,这属于结构相对指标。
()10. 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只能通过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来控制抽样误差的大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10 分,共计30 分)1. 请解释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简述统计三种含义之间的联系。
2. 平均指标是统计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它有什么作用?3. 编制动态数列的目的在于通过数列中各项指标值的对比,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性,那么什么是动态数列,编制动态数列应该遵守哪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计20 分)(说明: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 某企业历年来的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年份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工业总产值(万元)1230 1364 1488 1690 1826试计算该企业几年来的逐期和累计增长量,环比和定基发展速度,年平均增长量。
2. 某厂400 名职工工资资料如下:按月工资(元)职工人数(人)1250 601750 1002250 1402750 603250 40合计400要求:(1)计算该厂职工的平均工资。
(2)计算该厂职工工资的加权平均差。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30 分)1.C 2.B 3.A 4.B 5.C6.A 7.D 8.D 9.B10.D11.A12.D 13.C14.B15.D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20 分)1-5 :√√×√√6-10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10 分,共计30 分)1.请解释统计一词的三种含义?简述统计三种含义之间的联系。
答案要点:(1)统计工作是人们的统计实践,是主观反映客观的认识过程;(2 分);(2))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结果,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2 分)(3)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统计学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2 分)(4))统计的三个含义并不是相互独立、相互排斥的,而是有联系的(2 分)。
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
(2 分)2.平均指标是统计分析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它有什么作用?答案要点:(1)利用平均指标可以概括说明总体的一般水平;(2 分)(2))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对同一现象在不同空间进行比较分析;(2 分)(3))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进行比较分析;(2 分)(4))利用平均指标可以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2 分)(5))利用平均指标可以进行数量上的估算。
(2 分)3. 编制动态数列的目的在于通过数列中各项指标值的对比,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性,那么什么是动态数列,编制动态数列应该遵守哪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答案要点:将某一个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各个数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就是动态数列,也叫时间数列;(2 分)编制原则:(1 )时间方面的可比性;(2 分)(2)空间的可比性;(2 分)(3 )指标口径的可比性;(2 分)(4)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方面的可比性。
(2 分)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各10 分,共计20 分)(说明: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解:2008 2009 2010 2011 2012总产值(万元)1230 1364 1488 1690 1826逐期增长量(万元)—134 124 202 136年平均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 /(数列项数— 1)=596/4=149 (万元)3. 解:(1)1f 12f 2 f 2... nf n 1250 f 1 60 (1750)f n100602250140 100140602750 40603250402150(2 )f A.D1250 f2150 60 1750 2150 100 2250 2150 140 140 2750 2150 60 3250 2150 4060 100 60 40360累计增长量(万元) — 134258460596 环比发展速度( %) —110.89109.09113.58108.05 定基发展速度( %)100110.89120.98137.40148.46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