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申报应符合《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湘建科〔2010〕245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的要求,并需符合以下要求:
一、申报单位基本要求
1.所申报制(修)订的标准应属于申报单位业务范围,申报单位对所
申报项目的研究与应用处于我省先进水平。
2.能组织起经验丰富、专业配套、分工明确的编制组,落实其他主编
和参编单位,主编单位一般不超过2家。
3.有较强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能保证编制组正常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4.编制组负责人须由主编单位的在岗且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担
任,能统揽全局、把握政策,在申报标准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有较
高造诣。
5.编制组主要成员需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
验,掌握本专业领域创新发展的前沿方向,在申报标准所涉及的
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熟悉标准编制程序,了解标准化政策
法规和标准化原理,掌握标准编制格式要求,具有良好的文字表
达能力。
6.有落实编制经费的能力。
二、申报标准编制要求
申报标准应符合《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制订原则,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标准中的关键技术应有利于能源、资源的综合利用,做到先进适用、
安全可靠、成熟稳定、经济合理,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技术进
步有推动作用。
2.标准应通过重名查询,并提供查新报告(不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相抵触及相重复)。
3.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
4.提交标准编制大纲或草案。
5.完成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
6.工作计划应完整列出编制准备、征求意见、送审和报批等阶段的时
间进度。
7.对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不具体,并
需要在省内做出统一规定的申报项目,优先立项。
三、申报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
详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立项评审的重要依据,申报书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概述,申报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需包括以下内容:
(一)标准制(修)订的目的和意义(必要性)
1.标准提出的背景(涉及的法律、法规、标准和产业、技术、经济
政策)
2.标准中是否有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工程安全、人体健康,促
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其它公共利益。
3.标准实施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标准制(修)订的主要内容
1.适用范围。
2.标准编制大纲或编制草案。
3.标准编制需要引用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需要引用的国际标
准。
(三)标准制(修)订的方案
1.标准主(参)编单位、主(参)编人员情况介绍:包括姓名、性
别、学历、职称、从事专业、所在单位和项目分工
2.现有工作基础:说明项目的技术来源,知识产权归属情况,本项
目已开展的前期工作,牵头单位、合作单位及其分工情况。
项目实施在技术、设备、人才、资金等方面具备的条件和优势,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条件。
3.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4.标准编制的工作方案,包括时间和资金计划,以及需要开展的主
要工作。
(四)标准中的关键技术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1.原理介绍,专家鉴定或论证意见。
2.查新情况,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
3.相关的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查询情况。
4.工程应用情况说明。
5.与本地区气候、地理的关系。
四、材料要求
1.填写并打印《申报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其它附件材料扫
描件简装成册,一式九份,并将相应的电子文档刻录光盘一张。
所有材料要求用A4纸张双面打印或复印。
2.需要的附件材料如下:
(1)主(参)编申报单位机构代码证、资质证;
(2)主(参)编人员身份、资格证明文件;
(3)主(参)编申报单位有关授牌和获奖证明;
(4)主(参)编申报单位合作协议(加盖公章);
(5)主(参)编申报单位经费落实及配套承诺函(加盖公章);
(6)标准中的关键技术及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专家鉴定(评估)证书或专家论证会议纪要复印件、试验报告;
(7)标准中的关键技术及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专利证书;
(8)标准中的关键技术及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查新报告(含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9)标准中的关键技术及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2~3项工程应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