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补考 《病理生理学》A 卷 (供2011级临床医学、麻醉学和中西医结合本科使用) 注意事项: 1.请按要求在试卷的密封区填写专业、班级、姓名和学号。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答题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答案。
3.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密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本大题分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专业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 ………………………………………密…………………………………封………………………………………线……………………………………………1.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A.疾病的条件B. 疾病的原因C.疾病的危险因素D.疾病的诱因E.疾病的外因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的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B.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制C.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D.基本病理过程的发生机制E.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3. 发病学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B.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的诱因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4. 死亡的概念是指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 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C.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D. 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 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5. 体液是指A. 细胞外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B. 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C. 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盐D. 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蛋白质E. 细胞内液体及溶解在其中的物质6. 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A. Na+B. K+C. 有机酸D. 蛋白质E. 尿素7. 高烧患者出汗多,呼吸增快易出现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钠血症8. 下列哪一类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易发生休克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水中毒D.低钾血症E.高钾血症9. 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A. 散热减少B. 产热增加C.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D.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E. 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10. 患者口渴,尿少,尿中钠高,血清钠>150mmol/L,其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 等渗性脱水B. 水中毒C. 高渗性脱水D. 水肿E. 低渗性脱水11.细胞内的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高钾血症见于A.碱中毒B.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C.静脉输入大量胰岛素D.血管内溶血E.静脉输入大量氨基酸12.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肾小管泌氢增加D.心律失常E.肾小管泌钾增加13. 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A.长期使用速尿B.代谢性酸中毒C.禁食D.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E.代谢性碱中毒14. 下列何种情况最易引起高钾血症A.急性肾衰多尿期B.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大量应用速尿D.急性肾衰少尿期E.大量应用胰岛素15. 低钙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哪一项不存在?A.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B.心肌兴奋性、传导性升高C.骨质钙化障碍D.心肌收缩性增强E.婴幼儿免疫力低下16.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产生低血钙的机制是A.血磷升高B.VitD羟化障碍C.骨抗PTH D.肠钙吸收障碍E.以上都是17. 引起低磷血症的原因是A.长期使用利尿剂B.VitD缺乏C.呼吸性碱中毒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E.以上都是18.机体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最大量的酸性物质是A.碳酸B.乳酸C.丙酮酸D.磷酸E.硫酸19.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A.NaHCO3浓度B.PaCO2C.AGD.[HCO3-]/[H2CO3]的比值E.BE20.严重肾功能衰竭可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其主要发病环节是A.肾小管泌NH3增加B.肾小管泌H+增加C.固定酸阴离子排出减少D.碳酸酐酶活性增加E.重吸收HCO3-增加21.代谢性酸中毒时不会出现下列哪种变化A.心律失常B.心肌收缩力减弱C.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降低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E.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22.下列哪项不是酮症酸中毒时的变化?A. 血K+浓度升高B. 血Cl-浓度升高C. AG增大D. SB降低E. BE负值加大23.代谢性酸中毒时体内酶的活性可以发生哪种变化?A. γ-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增高B. 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高C. 生物氧化酶活性增高D. 碳酸酐酶活性降低E. 谷氨酰胺酶活性降低24.血液性缺氧时A.血氧容量正常,血氧含量降低B.血氧容量降低,血氧含量正常C.血氧含量、血氧容量正常D.血氧含量、血氧容量都降低E.血氧含量降低、血氧容量增加25.过热是由于A.发热激活物作用B.剧烈运动产热过多C.女性月经前期黄体酮水平增高D.体温调节机构调节障碍E.中枢负调节介质产生不足26. 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血氧容量决定于血液中的Hb浓度及Hb和O2的结合能力B. 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C. 动脉血氧分压仅取决于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D. 血氧含量是指100ml血液实际带氧量E. 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27. 缺氧时氧离曲线右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 红细胞内2,3-DPG浓度升高B. 血液H+浓度升高C. 血液二氧化碳分压升高D. 血液温度升高E. 一氧化碳中毒28. 应激时机体最突出的表现是A.免疫功能增强B.造血功能增强C.消化功能减弱D.泌尿生殖功能障碍E.神经-内分泌反应29.引起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A. 变态反应B. 病毒感染C. 细菌感染D. 恶性肿瘤E. 无菌性炎症30. 下列哪种疾病为应激性疾病A.原发性高血压B.动脉粥样硬化C.应激性溃疡D.支气管哮喘E.冠心病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1分)1.基本病理过程2.超极化阻滞3.酸碱平衡紊乱4.肠源性紫绀5.发热6.应激7.全身性适应综合症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5分)1. 高渗性脱水早期为什么不易出现循环衰竭症状? 而低渗性脱水为什么易出现循环衰竭症状?2. 简述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3. 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有什么生理意义?4.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什么易发生低钙血症?但临床上此类患者的低钙血症的症状又不明显,为什么?5. 为什么发热时机体体温不会无限制上升?6. 简述循环性缺氧的机制及血氧变化的特点。
7. 简述反映血浆H2CO3含量的指标,其正常范围及临床意义。
四、论述与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计14分)1. 简述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和心肌特性的的影响2. 简析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 E EC BD A A A CD D B D DE E A D CE B B D DC A E C C二、名词解释:1.基本病理过程: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2.因静息电位和阈电位之间距离增大而导致肌细胞兴奋性降低的情况称为超极化阻滞。
3.指多种因素可以引起体内酸碱负荷过度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物质含量和/或比值异常的病理过程。
4.当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经肠道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后者被吸收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因高铁血红蛋白呈棕褐色,称之为肠源性紫绀。
5.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0C)称为发热。
6.机体在受到各种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7.如果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出现内环境紊乱和疾病,Selye将其称为全身性适应综合症,分为警觉期、抵抗期和衰竭期。
三、简答题:1.高渗性脱水早期,由于细胞外液高渗,通过排尿减少、口渴饮水以及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使细胞外液得到补充,血容量减少不明显,故不易出现外周循环衰竭症状。
低渗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低渗,尿量不减少,也不主动饮水,同时细胞外液向渗透压相对高的细胞内转移。
因此,细胞内液并未丢失,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减少明显,易出现外周循环衰竭症状。
2.(一)因果交替规律(二)局部与整体(三) 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3.有利方面表现在:提高血糖;稳定溶酶体膜;提高血管对儿茶酚氨的敏感性;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不利方面表现在:多环节抑制免疫功能;抑制组织的再生能力;导致机体出现负氮平衡。
4.①.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产生低钙血症机制:血磷升高,妨碍肠钙吸收,VitD羟化障碍;骨抗PTH;肠钙吸收减少。
②.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酸性环境结合钙的解离度高,血中游离钙无明显降低,故低钙血症的症状不明显。
5.在体温上升的同时,负调节中枢也被激活,产生负调节介质,进而限制调定点的上移和体温的升高.正负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决定体温上升的水平.因而发热时体温很少超过410C,这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和自稳调节机制作用的结果,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6.单纯性循环性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和氧含量是正常的.由缺血或淤血造成的血流缓慢,使血液流经组织毛细血管的时间延长,细胞从单位容量血液中摄取的氧量增多,致静脉血氧含量降低,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但由于供应组织的血液总量降低,弥散到组织细胞的总氧量仍不能满足细胞的需要而发生缺氧。
7.反映血浆H2CO3浓度的指标是PaCO2,其正常范围为4.39~6.25kPa(33~47mmHg),平均为5.32kPa(40mmHg)。
PaCO2原发性升高表示有CO2潴留,见于呼吸性酸中毒;PaCO2原发性降低表示肺通气过度,见于呼吸性碱中毒。
在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时,由于呼吸的代偿,PaCO2可继发性降低或升高。
四、论述:1. 急性低钾血症时,由于细胞外液钾浓度降低,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增大,静息状态下细胞内钾外流增多,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增大,静息电位和阈电位之间距离加大,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表现为骨骼肌无力,腱反射减弱以至消失,严重时出现肢体或呼吸肌麻痹。
急性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K+通透性降低,静息状态下细胞内钾外流减少,导致静息电位负值减小,静息电位和阈电位之间距离缩小,心肌兴奋性增高。
由于静息电位负值减小,O期去极化速度和幅度减小,心肌传导性降低。
自律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与钠缓慢内流有关,低血钾时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降低,钠内流相对加速,4期自动去极化加速,心肌自律性增高。
细胞外低钾,复极2期对钙内流的抑制减弱,钙内流增多,心肌细胞内钙增多,兴奋-收缩耦联增强,心肌收缩性增强。
2.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主要靠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及细胞内缓冲。
表现为:①C02弥散入红细胞:血浆中潴留的C02可迅速弥散入红细胞,在碳酸酐酶作用下C02和H20生成H2CO3,再进一步解离成H+和HC03-,H+被Hb-和Hb02-所缓冲,HC03-与血浆中C1-交换释放入血,使血浆HC03-浓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