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2、了解记叙文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1、记叙文如何写具体。
2、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的技巧。
教学难点:学会写记叙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识讲解,复习有关记叙文的内容(5分钟)明确:(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分类1、以写人为主2、以记事为主3、以写景或状物为主(三)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四)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记叙。
(五)人物描写外貌,语言,神态,细节,动作和心理描写。
(六)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二、记叙文的写法(一)明确记叙文的六要素,缺一不可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我们写记叙文要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1。
时间2。
地点3。
事件与事件背景4。
反映的道理(主题) 5。
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其中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像一个人没有了心,或肝、肺。
(二)掌握必要的修辞手法常用修辞(时间关系只列举三种常用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语言生动形象。
趟儿。
3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三)怎样把记叙文写具体(10分钟,时间关系选一例具体讲解。
)学生写起作文来,往往觉得无话可写。
或三言两语,或内容空洞,言之无物。
究其原因,一是对身边的生活缺乏深入的观察;二是对如何写具体缺乏足够的认识。
如一篇《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中午很闷热。
妈妈给我一元钱让我去买冷饮。
路上,我见一个小贩正在杀青蛙,卖青蛙。
我上前劝阻,但他不听。
我用妈妈给我买冷饮的一元钱买了一只大青蛙。
在归路上,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她表扬了我。
上面这段文章,把事情的经过基本上写清楚了。
但篇幅太短,内容太少,写得不具体。
怎样把文章写具体呢?1、具体描写天气(或景物)。
写一件事情,可以写写这件事发生时的环境。
写景要为表现中心,表现人物服务。
上文中的“中午很闷热”不具体。
怎样“闷热”呢?文章中应不出现“闷热”两字,可以通过写物来表现它。
如“太阳、风、树叶、知了、大黄狗、汗珠”等,连成句子就是“这天中午,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
风婆婆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树叶一动不动。
树上的知了大声地叫着,好像在说:‘热死我了,快给我安个大空调,快给我安个大空调吧’。
大黄狗在树荫下吐着长长的舌头,不停地喘着粗气。
我头上的汗珠直往下掉。
”这样就把“闷热”写具体了。
2、具体描写人物。
写记叙文往往离不开写人。
要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具体的描写,文章才显得有血有肉。
写人物,可以写人物的年纪、身材、脸部、穿着等。
如上文的小贩:“他看上去三十来岁,胖矮的身材。
头发一寸多深,乱成一团。
眯成一团的三角眼,蓄着几根稀稀疏疏的胡须。
打着赤膊。
腰间系着一个沾满斑斑血迹的围裙。
”这样一写,读者对小贩的外貌就有大致的了解,使人有“如见其人”之感。
当然,描写人物外貌要尽量抓住其特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3、具体描写过程。
“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最忌平铺直叙。
我们要把情节写得曲折一点,才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
上面的例文,因天气闷热,“我”向妈妈要钱买冰棒吃。
而且妈妈嘱咐“我”只许买冰棒吃。
路上看到小贩,杀青蛙,卖青蛙,自己“于心不忍”,尽自己的能力买了一只大青蛙,并放回了大自然。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表扬了“我”做得好。
这些情节,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构思可以说巧妙。
(四)记叙文的开头与结尾技巧(15—20分钟)好的作文开头要求:1、要迅速向主题靠拢。
2、要短小精悍。
3、要有文采。
记叙文开头可考虑选用如下几种简单又实用的开头方法。
1、开门见山,点穿话题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
注意:(1)写作前要经过认真的思考,提炼出能够引领全文主题内容的开头;(2)这种开头语言要非常精练,要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效果,激起阅卷老师的阅读欲望。
【演练】以“忙”为话题,运用“开门见山”法写个开头。
【他山之石】纷繁的社会,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忙”法;我要歌颂的“忙”,是为他人幸福而忙,为社会进步而忙!这个开头不蔓不枝,主旨豁然明朗。
2、引用名言,凸现文采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突出中心的作用。
名言警句式开头运用得自如,往往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突兀、峥嵘、高远。
当然,引用时要尽量准确,避免出现知识性错误。
【演练】以“宽容”为话题,运用“名言警句式”写个开头。
【他山之石】马克·吐温说过,“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于你的脚上。
这就是宽容”。
(《宽容,从这里开始》)这样的开头,简洁明了,气势不同凡响。
3、精辟设喻,激发兴趣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
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马说》开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以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为喻引出中心论点。
精辟设喻式多用于议论文的开头,它能使文章发端新颖,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达效果。
注意:【演练】以“青春”为话题,运用“设喻”法写个开头。
【他山之石】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
(《青春》)设喻精辟,主旨突出。
所言之“他物”应与本题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能牵强附会。
总之,作文怎样开头,这决定于作文题目所规定的内容,文章的性质和考生独特的构思。
大家拿到题目后,勿必三思而后行,切忌草草了事。
与作文开头一样,作文的结尾也很重要。
常见作文结尾的好方法有:1、自然收束式。
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
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
2、首尾呼应式。
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
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如《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3、“画龙点晴式”。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这是一种不错的结尾方法。
4、名言警句式。
真谛。
它往往出现在散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5、抒情议论式。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
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
”小结: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有其规律可循。
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学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与积累之中。
三、片断训练与讲解(15—20分钟)以“读书”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写作提示:“书是人类的营养品”,“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师们如是说,书是人类财富的结晶,更是我们莘莘学子的良师益友。
对这一宽泛的话题,我们莘莘学子定然有话可说,怎样把话好,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开好头,写作角度要新、要小,写读一本书的故事,写读书现象中的一个问题,都会因角度小而写得深刻透彻。
②要写出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写出真情实感,不写假大空的内容,不写套话。
③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切忌文体不统一。
这一类作文构思结尾时只要总结全文,在篇末点题即可。
可引用名言开头,如“读一本好书,象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培根结尾选例:生活告诉我:只有真正会读“课外书”的人,才是出类拔萃的时代骄子!我仿佛感到一阵时代的风掠过耳畔,它留下一句嘱托:好自为之啊!我在此也想劝告千千万万的同龄人:多读以精思,慎读以明辨吧!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我看课外阅读》)四、布置作业作业:一、题目(二选一):1、以“欣赏________”为题作文。
2、以《冬日抒情》为题作文。
二、要求:1、设计好开头和结尾。
2、主旨鲜明,结构合理。
3、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