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学年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2.1酸及其性质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气体中,既可以用浓H2SO4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A. SO2B. NH3C. H2D. CO22.试管内壁残留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不能除去的是()A. 用足量H2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B. 用足量CO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黑色物质C. 长时间盛放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D.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铁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变大的是()A. 浓盐酸B. 浓硫酸C. 烧碱D. 氯化钠4.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A. 都有酸根离子B. 都有氢离子C. 都有氢元素D. 都使紫色石蕊变红5.在化学实验操作中,不小心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手背上,应该采取的正确处理措施是()A. 迅速涂上适量稀硫酸,然后用较多水冲洗B. 迅速用较多水冲洗,后涂上适量碳酸氢钠溶液C. 迅速涂上适量硼酸,然后用较多水冲洗D. 迅速用较多水冲洗,然后涂上适量硼酸6.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A. 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B.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C. 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 火警电话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7.下图所示实验中,紫色小花变红的是①喷稀醋酸②喷水③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④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8.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A. 浓硫酸B. 浓盐酸C. 烧碱D. 生石灰9.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A. 火碱B. 稀硫酸C. 浓盐酸D. 氯化钠10.通过材料的搜集整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小明在电视上看到如下新闻:6月4日,浙江杭州一辆运输苯酚的罐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苯酚泄漏进入新安江。
小明通过网络查到以下资料:资料1:苯酚又叫石碳酸,可与NaOH溶液反应。
资料2:苯酚有毒,对皮肤有强腐蚀作用。
资料3:苯酚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在65℃以上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溶于酒精若有市民不慎把苯酚沾到皮肤上,小明根据资料应给出的恰当处理方法是()A. 用冷水洗B. 用65℃以上的热水洗C. 用NaOH溶液洗D. 用酒精洗11.固体氢氧化钠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因而可以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中,能用氢氧化钠进行干燥的是()A. CO2B. HClC. COD. SO2二、填空题12.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先________,再涂上________.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_____沿着器壁慢慢注入________中,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13.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______沿器壁慢慢的注入________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把________注入________里.浓硫酸可用来干燥一些气体,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性.14.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________慢慢注入水中,用________不断地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15.如图,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实验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烧杯内导管口出现气泡的原因是: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________导致管中的气体________,导致内部压强________,________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从导管口被压出.三、解答题16.维生素C(C6H12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
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取三片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10mL水中,过滤。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
(2)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容易被破坏。
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四、实验探究题17.实验室中常需要使用硫酸.(1)用小木棍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可观察到________.(2)用温度计的液泡蘸取少量浓硫酸,放置在空气中一会儿,可观察到温度计显示温度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3)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________,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4)实验室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浓硫酸稀释过程如图所示,b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__,a的作用是________.五、综合题18.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食醋的主要成分醋酸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显酸性是因为溶液中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紫色石蕊溶液遇到醋酸变成________色.(2)若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用水冲洗后,再用食醋清洗.用食醋清洗的目的是________.(3)生活中常用酒来制取食醋,原理是酒中的C2H5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O2反应得到醋酸和水.已知在用酒制取食醋过程中,质量增加了16kg,则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错误;B、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错误;C、氢气既不与浓硫酸反应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浓硫酸或是氢氧化钠干燥,正确;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不能与浓硫酸反应,能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气体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据此解答.2.【答案】A【解析】【解答】A、中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物质是铜,是不活泼金属,不能与酸反应,A符合题意;B、中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物质是铁,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B不符合题意;C、中盛石灰水留下的白色固体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C不符合题意;D、中的红褐色固体是氢氧化铁,能够和稀盐酸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能够和酸发生反应的物质有:①能和酸碱指示剂②能和活泼金属反应③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④能和碱反应⑤能和某些盐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3.【答案】C【解析】【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因为挥发出溶质而质量减小,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水质量增加,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错误;C、烧碱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而质量增加,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正确;D、氯化钠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不变,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必须注意强调化学变化和质量变大两点.4.【答案】B【解析】【解答】解:A、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都含有酸根离子,故选项错误.B、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选项正确.C、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都有氢元素,故选项错误.D、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错误.故选:B.【分析】根据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5.【答案】D【解析】【解答】解:A、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很强,所以若不小心把火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而稀硫酸具有腐蚀性,会造成二次伤害,故不能涂稀硫酸,A 错误;B、用较多水冲洗后不涂上适量碳酸氢钠溶液,因为碳酸氢钠仍然显碱性,不能起到治疗的效果,故B错误;C、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很强,所以若不小心把火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先用较多的水冲洗,使碱性减弱,再涂上硼酸溶液;而不是先涂上硼酸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放出热量,故C错误;D、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很强,所以若不小心把火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D正确;故选项为:D.【分析】根据碱性溶液溅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分析: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很强,所以若不小心把火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进行中和,减弱碱的腐蚀性.6.【答案】A【解析】【解答】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会由于氧气更充足,使火着的更旺,A符合题意;B.着火时,烟尘和有害气体等受热,密度比空气小,在空气中向上流动,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B不符合题意;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 火警电话,C不符合题意;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油因隔绝氧气而灭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火灾急救知识。
7.【答案】D【解析】①醋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正确;②水呈中性,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错误;③二氧化碳本身不显酸性,不能使石蕊变红,故错误;④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变红,故正确;故选D8.【答案】A【解析】【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自身的质量增加,但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B、浓盐酸在空气中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C、烧碱能在空气中潮解并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质量增加.D、生石灰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导致质量增加.故选A.【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此题有两个条件,一是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二是质量增加,结合这两点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解决问题.9.【答案】A【解析】【解答】解:A、氢氧化钠能够在空气中潮解且与二氧化碳反应导致物质的质量增加;B、稀硫酸在空气中暴露一般不会发生质量的改变;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露置空气中能够会发出氯化氢气体导致自身质量减小;D、氯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变化,质量会增加;故选A.【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稀硫酸、浓盐酸、氯化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暴露在空气中时其质量变化即可.10.【答案】D【解析】【解答】苯酚对皮肤有强腐蚀性,用热水会加重腐蚀程度,用氢氧化钠虽能与苯酚反应,但因其有强腐蚀性对皮肤同样有伤害,是不妥的.最佳的方法就是溶解,用酒精最好.故选D.11.【答案】C【解析】【解答】A、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错误.B、HCl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错误.C、CO不与固体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正确.D、S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错误.故选:C.【分析】能用NaOH固体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固体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二、填空题12.【答案】用大量清水冲洗;3%~5%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水【解析】【解答】解: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答案为:用大量清水冲洗;3%~5%的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水.【分析】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解答.13.【答案】浓硫酸;水;水;浓硫酸;吸水【解析】【解答】解: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必须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液体,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故答案为:浓硫酸;水;水;浓硫酸;吸水【分析】根据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去分析.14.【答案】浓硫酸;玻璃棒【解析】【解答】解: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必须将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液体,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答案为:浓硫酸;玻璃棒.【分析】根据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方法去分析.15.【答案】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增多;变大;大【解析】【解答】解: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管中的气体增多,导致内部压强变大,装置内部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从导管口被压出,因此在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在烧杯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试管中有大量的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增多;变大;大.【分析】根据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结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解答.三、解答题16.【答案】(1)酸(2)在黄瓜中加入少量食醋并且生吃,炒黄瓜时不能太熟(或加醋凉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