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单元第2课《燕子》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42分)1. (6分)看拼音,写汉字。
chūn tiān péi bàn gào biéxùn l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0分)给多音字组词。
兴xīng ________xìng ________3. (5分)比一比,组词。
铃________ 陪________ 捎________ 遍________邻________ 培________ 梢________ 编________4. (6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切事物或景象都焕然一新。
________(2)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________(3)(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
________5. (8分) (2019一上·通榆期末) 连一连。
金色的笑着雪白的肚皮快活的孩子绿绿的太阳哈哈地小草6. (2分) (2018六上·抚宁期末) 课文回访。
(1)《怀念母亲》一文的作者是著名文学家________。
作者借助________和________中摘抄的句段,描绘了身在异国留学中的“我”对母亲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________》,文中回忆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事:________、海边拾贝、________、观看跳鱼。
其中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刻画出闰土________的特点。
(3)《伯牙绝弦》讲述了俞伯牙和________成为知音的传说。
其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让我们感受到二人的情投意合,互为知音。
(4)《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
其中,嘎羧________的场景历历在目,我能想象当时嘎羧的内心世界:________。
(5)标点符号是语言文字组成的重要内容,一个小小的符号蕴含作者的情感。
请根据下面的语句,判断“省略号”在句子中的作用:①表示话未说完;②表示例举的省略;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明心理活动时断时续。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________“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________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________7. (5分) (2019五上·本溪期中) 句型演练(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又是________。
(补充比喻句)(2)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
(缩句)(3)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去掉问号,使句意不变)(4)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
(用句子中的说明方法写一个句子)。
(5)阅读民间故事会让我们受益无穷:阅读民间故事,既可以积累知识,又能提升素养;阅读民间故事,既可以丰富情感,又能够陶冶情操。
阅读民间故事,既________,又________。
(依照划线部分,把句子补充完整)(6)王母娘娘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
(用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7)请用“骄傲”用贬义和褒义各写一句话。
贬义:________褒义:________(8)它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
(以燕子为描写对象仿写句子)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8. (9分)读短文,回答问题。
比萨斜塔如果告诉你,世界上有座因为倾斜而闻名的塔,你相信吗?意大利比萨大教堂的钟楼,就因为塔身向南倾斜,被称为比萨斜塔。
斜塔平面为圆形,直径16米,高54.6米,共8层。
全塔除柱子用花岗石外,表面全部饰以白色大理石。
最下层是石墙,用浮雕装饰,顶层向内收缩,挂着7只能发出不同声音的钟。
从下到上,有294级螺旋式阶梯。
登上去可以眺望全城景色。
斜塔1174年开始动工,建到第三层时发现地基沉降不匀,塔身倾斜,停工94年后又继续施工,到1356年才完工,这时的塔顶偏离了中心2.1米。
现在倾斜更严重了,已达到4.3米。
意大利政府向全世界征集纠偏方案,一下子收到了900多个。
传说当年伽利略曾在塔上做过自由落体的试验,因此许多人又把它看成伽利略的纪念碑。
阅读提示:比萨斜塔是很有名的一个建筑,因为它斜而不倒,但我想,更重要的是因为著名的科学家伽利略在这里做过自由落体试验。
也许你并不了解伽利略,也许你不太明白自由落体这个试验,但是你一定会感觉到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家的敬爱。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倾________斜qīng qíng纠________正jiù jiū花岗________gāng gǎng石眺________望tào tiào(2)对号入座。
急集积政府向世界征________纠偏方案检验俭伽利略曾经做过自由落体试________佛沸拂风吹________着柳树(3)我会组词。
纪________ 塔________记________ 搭________斜________ 柱________抖________ 拄________9. (10分)(2019·凤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外婆家的端午节(改编)①如今不是看到满街的粽子,商场中的打折,电视中的活动,我已经感觉不到它——端午的存在。
每次念到“端午”这两个字时,不由地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过的端午节。
②一盏昏黄的豆油灯,一张脱了朱漆的梳(装妆)台,一方古旧的镜子。
背影中一个老人在镜前动作迟缓但一丝不苟地梳头,不一会儿她就梳好了,纨了一个盘髻。
这时她不知从哪里拿出的一朵(绢娟)花,粉红的,端详了很久,她轻轻地插在头上。
我睡眼蒙眺地看着她,我的太姥姥。
③一切收拾好了,她走到床前做了个动作示意我睡觉。
我闭上了眼睛,但能感觉到灯灭了,咯吱的一声关门。
之后就是一阵静(密谧),我知道在艾草还没有插上门楣时家里谁都不可以说话,要不然不吉利,我也绝对不可以出声,这是大人们交代过很多次的。
静,真静!④“小乖乖,起床了,太阳都晒屁股了!”我在姥姥那熟悉的叫喊声中坐起来。
穿上姥姥给我做的那双绣着仙桃的红布鞋,我出了卧室。
这时候太姥姥正坐在堂屋里。
“太姥姥好。
”说完,我便跪了下去磕了三个响头。
“乖,拿着纳福篮一边玩去。
”她笑吟吟地拿起身边那只漂亮的八边形布篮给我。
⑤姥姥拉我到门外,洗脸盆里已注满了清水。
洗了手和脸,我拿了几根艾草学着姥姥的样子在房屋里的每个角落里都扫一扫,一边扫还一边说:“端午节扫一扫,蚊虫蚂蚁都往外面跑。
”⑥早饭,一个粽子,一个鸭蛋,一碗粥,匆匆吃过。
吃完后姥爷便用雄黄在我头上画了一个“王”字,据说这样那些鬼蚁蛇虫都不会伤害我。
⑦“张奶奶好。
”“李奶奶好!”吃完饭不能闲着,拿着太姥姥送给我的小篮便挨家挨户地(串窜)门,老人们都纷纷拿些零食往我小篮里放。
不知何时小篮满了,我便回到姥姥家,也中午了。
⑧“快洗手吃饭!”不知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和姐姐已经站在门口了。
满桌子的饭菜都上齐了,雄黄酒也端上了。
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应该坐上席。
姥爷坐在父亲身边,别人都可以乱坐。
“吃吧。
”太姥姥动了第一筷子之后我们才开始动筷,“来吃鸡腿,跑得快快的。
”太姥姥第一筷子是给我和姐姐。
“姥姥你也吃。
”坐在太姥姥身边的父亲也挑了一块肉给太姥姥。
然后呢,姥爷给父亲夹菜,姥姥给妈妈夹菜,妈妈再给姥姥夹菜;姥爷给父亲倒酒,父亲给姥爷敬酒。
一家人其乐融融,客堂内充满了欢声笑语……⑨因为姐姐明天还要上学,妈妈他们今天得回家。
到了分别的时候,我实在不舍就拉着妈妈的衣服。
姥姥见状就说李奶奶家的小牛刚才掏了好大一窝鸟,现在正在分小鸟,再不去就没有了。
”我一听松开手就往李奶奶家跑,当然没什么小鸟,倒是有很多的小孩在玩过家家,我便加入其中,一直到吃晚饭。
⑩月,轻轻地爬上了那棵老槐树上。
姥姥搬了凉床到院子里,我躺在床上,姥姥摇着蒲扇给我扇风赶蚊,讲着那古老的牛郎织女。
太姥姥在屋中纺线,吱吱呀呀。
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依稀中还听到吱吱呀呀的声音。
(1)选择文中四个括号中恰当的字。
梳________(装妆)台(绢娟)________花静________(密谧)(串窜)________门(2)“父亲和太姥姥都坐在上席——在老家姑爷是客,应该坐上席”一句中破折号的用法是()A . 表示注释、说明B . 表示意思的递进C . 表示意思的转折D . 表示声音或感情的延续(3)作者回忆姥姥家过端午节的情景,是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
()A . 起因、经过、结果B . 人物出场的先后C . 早上、中午、晚上(4)找出第⑧段中具体描写“其乐融融”的句子。
(5)文中多处写到端午节的民间习俗,让人感受到温馨和美好,如艾草插上门楣后才能说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第⑨段中,姥姥说的那段话表面意思是________,其实她是想________。
(7)请仔细阅读文章第①段,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说法是()A . 通过对比突出小时候的端午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引出下文B . “端午”二字对“我”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C . 强调现在的端午节已经没有了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8)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读了此文后的感受。
(不少于4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42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答案:4-2、答案:4-3、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答案:6-1、答案:6-2、答案:6-3、答案:6-4、答案:6-5、考点:解析:答案:7-1、答案:7-2、答案:7-3、答案:7-4、答案:7-5、答案:7-6、答案:7-7、答案:7-8、考点:解析: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答案:8-1、答案:8-2、答案:8-3、考点:解析:答案:9-1、答案:9-2、答案:9-3、答案:9-4、答案:9-5、答案:9-6、答案:9-7、答案:9-8、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