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烟花【答案】19、由衷〔2分,每字1分)20、A(4分,错一个扣2分)21.(1)第一次决定认真过年(2)第一次看春晚(3)第一次放烟花〔3分,每空1分,不分顺序)写出“我家”的贫穷,强调这个春节对“我”有特殊意义,同时暗含“我”想要改变生活现状的愿望。
(2分)22、第一个:放烟花那短暂而强烈的情景令四周的寂静更深不见底,但沙漠为之脉动,外婆为之欣喜。
第二个:在戈壁深处,烟花这虚渺而美好的事物带给人激情,也让人感到寂寞。
第三个:如奇迹一般的烟花,吸引了不少邻居和村人静静仰视和观赏。
(6分,每空2分)23、不矛盾。
第②段这样写为最终“我”的改变埋下了伏笔,起初“我们”因为贫穷、与村民文化背景不同,才不过年、不放烟花,但这一次放烟花却让“我”感受到一种孤寂中的美好,也明白即使身处贫穷偏远之地,人们对美的追求是相通的、不会泯灭,所以“我”才有了最后的决定。
(5分)加玛苏鲁【答案】11.(4分)肖像描写上整体和局部结合、详略得当:先整体略写加玛的身材,再局部详细描写加玛的头部。
肖像描写中重色彩描写。
(2分)作用:点题,引起读者了解加玛的兴趣,为下文描写加玛的内心世界作铺垫。
(2分)【言之成理,酌情赋分。
】12.说明下列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2分)“洒”,说明动作轻,不是真生气,表现了加玛的娇嗔和内心对爱情的向往。
2(2分)“我们”,是家人的口气,表现了“我”对加玛家人般地、由衷地关心呵护13. (2分)原文:冬窝子里的爸爸妈妈,还有李娟,你们好吗?(开头应该是问候句,对象中要有李娟(1分);语言要朴实(1分)。
14.(5分)要点:一个美丽、善良、勤劳、坚强、好学、有志向的哈萨克牧羊少女的形象。
(性格特点2分;分析2分;指出“是一个哈萨克牧羊少女”的形象1分)15. (5分)要点:文章通过记叙和描写加玛苏鲁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刻画了一个美少女形象,歌颂了哈萨克青年的勤劳坚强、淳朴善良的美好品格。
文章还通过“我”深入哈萨克牧民家庭,同他们亲密交流,表现了各民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感情。
同时,文章也表现加玛们游牧生活的艰辛不易,引发人们对他们的关注(关爱)。
遛牛【答案】13.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宠物牛”;用冯姐口中牛的可怜形象与我家牛形成对比,突出我家牛的娇气。
14.D15.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家宠物牛的力气大,任性。
侧面表达了母亲对牛的喜爱。
16.指的是道路两边都是庄稼,牛如果啃了要赔。
17.言之成理即可,赞同牛的可以从篇幅上来说,赞同母亲的可以从主题上来说。
木耳【答案】15.答案示例:(2)妈妈高价卖出木耳(3)人们满山采集木耳(4)人们疯狂采集木耳(共3分。
共3空,每空1分)16.答案示例:第①段中“了解”的含义:木耳在森林中生长,是森林的耳朵,预示着自然的许多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它得到自然的启示。
第13段中“了解”的含义:木耳的生长是迅速的,但赶不上人们疯狂采集的速度。
竭尽全力地采集而不加以保护,就会使木耳灭绝。
(共4分)17.答案示例一: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人们“像蝗虫一样”的比喻,“背着铺盖行李,提着面粉粮油,扛着铁锹木铲,……进山,进山”的排比、反复,形象地描写了采集木耳的人数之多,生动地刻画了人们进山采木耳的疯狂景象,给人以恐惧、窒息之感,预示了木耳悲剧性命运,表达了作者的忧思。
答案示例二:文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如“那些没有木耳的日子,……不是生活吗?”恰当地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美好生活的追忆、渴望以及对过度采集木耳所带来的疯狂生活的深刻反思。
第12段则运用叙述、描写、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充分表现了大自然被人类急功近利行为破坏后的惨状,表达了对人们过度掠夺自然资源行为的谴责。
(共7分。
手法1分,结合内容1分,作用、分析3分,语言表达2分)属于我的马【答案】13.只有远离城市生活,融入牧民的自然生活,才有可能真正的到拥有一匹马的乐趣;而我当时并没有真正融入“阿勒泰”,随时有可能离开,所以并不能拥有马。
14.妈妈和我纠结于是否要接受一匹马;回忆家里挖井的过程,表明家里其实不需要一匹马;回忆起在阿勒泰的大街上看到有人起码并想象自己有马后的生活,表达自己内心其实期待拥有马;思考怎样才能真正得到拥有马的乐趣,含蓄表达现在的生活不需要马。
15.第一处:我对妈妈“纠结矛盾”感到无奈而无话;第二处:我感到妈妈的话还是有些道理,这让我犹豫起来。
16.(1)妈妈已经决定同意接受那匹马,而且准备给我送来,等于是“属于”我的马;(2)本文是关于我家与马的故事,这是“属于我的我与马的故事”;(3)马在文中具有象征意义,首先象征着“自由的生活”,这正是我的理想;同事也象征着牧民的自然生活,是否融入这种生活,正是我在思考的事情。
17.(1)因为我自己也忧郁要不要接受这匹马,所以决定不再建议,等妈妈做决定。
(或:我觉得不再需要,因为我觉得妈妈也是一时兴起,最终会放弃接受这匹马。
或者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
)(2)不会。
因为①家里已经有水井,并不需要一匹马;②马牵进家里后,处理它的唯一办法大约就是——杀掉吃肉,我的生活还没有索然无味到那一地步;③我还没有爱上“阿勒泰”,随时可能离开,不需要一匹马。
(或者:会。
因为①妈妈已经决定接受并准备给我送来;我心中一直对“马”有向往喜爱之情,我向往那种自由奔放;③有了一匹马,我就会为马而留下来,真正融入“阿勒泰”的生活。
)乡村舞会【答案】7.(1)突出“我”装扮一新、光彩照人的样子(2)衬托出“我”愉悦向往的心情(2分) 8.“我”对麦西拉的爱慕,以及对于这份感情悬而未知的忐忑。
(“我”爱麦西拉,但不知道麦西拉爱不爱我。
或:不同的生活经历的人对爱情有不同的理解)(3分) 9.D.F.(4分)10.(1)直到现在,欢快的舞会才开始渐入佳境;(2)对于拥有爱情的人,真正的快乐从现在开始;(3)隐含了作者因为心上人久候不至产生的隐隐的失落感。
(4分,答对2点即给满分)11.(1)表现出阿提坎木能够在舞蹈中寻找到情感的寄托,与下文“我”对于舞蹈“灵魂”拿捏不稳形成对比。
(2)“我”试图以全情投入跳舞,化解内心的失望,但是最终无法排遣,通过情绪上的陡转,写出了作者强烈的失落感。
(3分)12.(4分)本文同样体现了清新、活泼、有内容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于淳朴热烈的乡村舞会场景的描写,表达出一个少女盼望自己意中人的纯真美好的情感,语言清新自然,不做作。
【参考角度】(1)生活感受描摹准确。
例如:用“尖锐而明亮”来形容女孩的歌声。
用“嘴边一团白气”突出了北疆夜晚气温低的特点。
(2)短句选择节奏明快。
例如:第一小节通过干净的短句,表达出一个女孩希望给心上人留下美好印象的急切而略显慌乱的心情。
(3)场景转换干净利索。
例如:全文三个场景之间不加过渡,使得全文节奏显出轻快的特点。
(4)句子连缀跳脱活泼。
例如:句子之间很少使用关联词。
(5)内容叙述幽默俏皮。
例如:如库兰跳舞一段,先说库兰是“男朋友”,到下一小节才解释其是五岁男孩的身份,使读者在错愕中发出会心一笑。
(6)情感基调纯净自然。
纯净真挚的感情贯穿全文的主线,但同时也充满了对于家乡音乐舞蹈的热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遥远的葵花地【答案】15.①谨慎、精打细算,如:离开蒙古包半步都会锁门;算水的价钱;②勤劳能干,有顽强生命力;③坚忍,如:辛勤劳作等待葵花开;④乐观,如:文中表现的“贯通终生的耐心与希望”。
(每点2分;能答对两点即给满分。
如答其它,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6.(1)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把葵花将开而未开的状态比喻成赴约前总对自己服装不满意而迟迟不出门的女子,生动形象而又非常贴切。
(1分)(2)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通水后鸭子们的欢快、干净,(1分)反衬出家乡生存环境的恶劣。
(1分)17.收束全文;照应文题;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每点1分)18.①对母亲坚韧顽强精神的赞美与钦佩。
②对遥远的葵花地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的热情讴歌。
③对葵花地丰收的欢欣。
④离开以后,对那片土地的思念。
(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一个普通人【答案】19.(6分)(1)①牧人看到自己的名字,且字迹的确是自己的,而自己竟然忘记了赊账这件事,感到十分意外和尴尬。
(2分)②妈妈想不到想法子打听的赊账人竟然就是眼前这个牧民。
(2分)(2)(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牧民只要签了字,无论何时何地,由于有信仰的支撑,永远都不会赖账的人格特点,突出了牧民的诚信品德,同时为下文写几年后赊账人还债的情节作铺垫(埋下伏笔)。
(2分)20.(4分)(1)交代了故事的结局。
(2)照应了前文第4段的有关内容以及妈妈骂人家的话。
(3)用这个牧民的贫困反衬这个牧民的诚信。
(每点2分,答到两点即可)21.(4分)《藤野先生》中用藤野先生的普通反衬品格的伟大,突出了他对我产生的巨大影响。
(2分)选文中这样写:(1)照应了标题“一个普通人”,突出了这个牧民的普通平凡;(2)反衬了这个牧民诚信的高尚品德。
(2分我们家的裁缝店【答案】(4) B(5) ①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裁缝职业辛苦程度的充分理解;②从裁缝职业联想到其他职业,理解了每一种职业都有各自的辛苦和劳累,从而唤起对自己从事职业的热爱,理解了踏实辛苦劳动的重要意义。
(6) ①人物对话适当使用方言词,地方色彩较浓厚。
比如写到年轻媳妇做裙子,提醒别让自己的公公知道,说公公知道了要“当当嘛”;②叙述语言幽默风趣,轻松活泼,令人忍俊不禁。
比如年轻媳妇用三只鸡来换裙子,作者说“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③叙述语言如同拉家常,温和朴实之中又有深厚的情味。
比如“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他麻烦”,“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13.(3分)我和婆婆瞒着公公来到裁缝店,(1分)用三只鸡订做时髦的裙子,(1分)好心的裁缝同意给我们做裙子,还问了我家的情况。
(1分)14.(3分)第二段详写裁缝店的环境,既突出了裁缝店的狭小,又将店外的寒冷与店内的温暖平和进行对比。
(1分)这样写渲染了裁缝店内舒适安逸的氛围,突出了“我们”一家幸福的生活,(1分)为下文写“我们”热情甚至“降价”为乡亲们做衣服铺垫。
(1分)15.(4分)(1)“骄傲”写出了婆婆为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儿媳妇油然而生的自豪感,(1分)表现了婆婆的朴实善良和对儿媳妇的疼爱,也从侧面表现出儿媳妇的出众。
(1分)(2)库尔马罕的儿媳妇虽然家境贫寒,但仍然私自拿出三只鸡来订做裙子,这不符合常理的做法是“放肆”的;(1分)“放肆”在这里又是贬词褒用,表达出年轻的儿媳妇爱美的天性、豪放的性格和对美好梦想的追求。
(1分)16.(4分)(注意:开放性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