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服装生产管理:也称服装生产技术管理,是有关服装生产活动方面一切管理工作的总称,它由质量、成本、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调度与控制等管理子系统组成2.计数调整型抽检方案术语检验批(简称批):为实施抽样检验汇集起来的单位产品批量: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样本:从批中抽取用于检验的单位产品。
样本单位的全体称样本容量不合格率:不合格总数除以样本量再乘以100,即: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数/样本量)*100过程平均:一系列初次提交检验批的平均质量(用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表示)批质量:单个提交检验批的质量(用不合格率表示)合格质量水平:在抽样过程中,认为可接受的连续提交检验批的过程平均上限值称合格质量水平,简称(AQL).在成衣行业中,AQL可取2.5%、4.0%、6.5%或10%。
AQL值取决于产品价格与款式。
3. 批量熟练率:反复操作某一工序的作业,由于逐渐习惯和适应,所花的时间会减少,这种对批量的熟悉过程叫做熟练。
4.批量系数:批量熟练率根据批量的大小所作的修正称为批量系数5. 工序:是构成作业系列(流水线)分工上的单元,通常一名操作工人接受生产的范围可以作为一个工序单元。
6.水平系数:将个人因素的差异整合成统一水平的数值7.流水生产:指企业中的同一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按工艺规程规定的速度和路线,一件接一件地、按一定的生产速度(节拍)流水般地通过所有工序而完成生产过程。
8. 生产节拍:流水生产线上的产品在各工序间每移动一次所需的间隔时间SPT =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计划期产品产量=标准总加工时间/作业员人数=有限机种的标准总加工时间/有限机种台数9.节奏:流水线上前后生产出两批相同产品的时间间隔则称为“节奏”10.瓶颈工序:在产品传递的过程中,所需加工时间最多,时间负荷最大的工序称为瓶颈工序11.工序同期化:指通过技术组织措施来调整流水线各工序的加工时间标准,使之等于流水线的生产节拍或为节拍的整数倍。
款式设计师设计理念效果图款式图样板设计师分析款式图最初样板(平面或立体裁剪方法)样衣制作师样衣制作(同时记录缝制步骤和时间)工艺技术制定师制定指导成衣生产的工艺技术文件简答题1.服装生产管理要素:人(man)——数量、技能程度、努力程度(工作态度)等材料(material)——面、辅料的物理性能、配伍性、加工的难易度等加工方法(method)——工艺标准的制定,如:质量标准、检验标准、工时定额等机器设备(machine)——服装加工机器,如裁剪机、缝纫机、蒸烫机以及各种服装加工用辅助器具资金(money)——生产资金的周转,生产成本费用等市场与信息(market and information) ——消费市场需求动向,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等2.戴明循环服装管理生产时,可按计划(p l a d check 和改进(a ction )四个阶段,把成功的经验肯定下来,使之准化,当下一次制定计划再进行同样的工作时,不必再进行研究、讨论、请示,可直接按标准进行生产;失败则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再次出现类似问题,同时,将这些内容再次反馈到下一次的PDCA 循环中去。
3.检验点/管理点的设置在工序的适当地方设立检验点,以便检查加工是否正确地进行,这种点称为管理点简单服装产品流水线结束后检验 复杂、厚重服装产品部件结束或组装前进行检验各部门、车间之间设立检验点4.计数调整型抽检方案--调整规则正常→加严检验:实施正常检验时,连续5批中有2批拒收时,要改成加严检验。
加严→正常检验:实施加严检验时,有连续5批合格时,恢复正常检验。
正常→放宽检验:生产稳定时,最近10批均合格,且不良品总数少于或等于规定数时,改为放宽检验。
放宽→正常检验:有一批被拒收,或不良品数超过规定数,或生产出现不稳定,恢复为正常检验。
5.检验结果一致性: 不同检验员对同一批量检验的结果是否一致,可通过以下公式来判定:Z=|P1-P2|/[(N1P1(1-P1)+N2P2(1-P2)/N1N2 ] ^2 式中:P1——甲检验员检验的疵品率(%)P2——乙检验员检验的疵品率(%)N1——甲检验员检验时的抽样量(件)N2——乙捡验员检验时的抽样量(件)★Z>1.96,甲乙检验结果可比性不存在的可能性达95%,即检验结果差异太大。
★Z ≦1.96,甲乙检验结果可比性存在的可能性达95%,即检验结果基本一致。
6.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直方图 帕累托图 特性要因图 检验明细表 控制图 扇形图 相关图等7. 剥离强度测试(N(kgf)/2.5cm )过程 剪取25×15cm 粘合衬,28×18cm 面料,粘合,边缘衬一薄纸以便于剥离准备工作压烫粘合的试样,在标准状态下放置>4h ,剪成25 ×2.5cm 布条3块,剥开一部分,留下5cm 剥离部分试样置于剥离试验仪的上下夹头内,上下夹头的距离为10cm ,以(10士0.5)cm/min 速度进行剥离。
分别读取三个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取平均值为剥离强度,再取三个样品平均值为平均剥离强度8.样板复核内容款式结构是否符合要求样板是否有遗漏根据工艺单复核各部位的尺寸规格各样板间的配伍是否正确,形状是否吻合eg:领口、袖笼与袖山、侧缝等拼合处。
省位或褶裥是否遗漏,大小位置是否正确。
对位标记(刀眼、锥孔)是否遗漏按大小规格将样板理齐,观察样板跳档是否正确书写标记(款号、规格码等)是否准确,有无遗漏丝绺标记是否正确,有无遗漏9.铺料检验要点铺料层数是否符合要求,层与层面料在交界面上是否做好记号,阔门幅是否在下层,窄门幅是否在上层,铺料用布率是否小于二级排料的额定指标;拖布方式及倒顺毛面料的铺料是否符合工艺要求,正反面是否弄错;是否做到三齐一准,即上手布头齐,落手刀口齐,靠身布边齐(公差±0.3cm),铺料长度准(两头不超过lcm)10. 如何提高附加值(边际贡献)重新分析厂内外作业(厂内生产以附加价值高的品种为重点);开发市场价值高的产品;提高原材料,易耗品的使用率或使用时间;根据价值分析,开发成本低的代用材料;实施降低成本的方法;排除生产上的浪费、返工及加工废次品等不良现象。
11. 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第一原则动作距离最短。
改进不合理动作:(1)工作台乱堆物品(2)不按操作顺序放置衣片;(3 )坐着操作,而拿物品需要站起来;(4)取物的距离经常变化。
第二原则动作的次数最少。
改进不合理动作:(1)工作中要寻找东西:(2)拿来拿去变换次数多;(3)左手或右手经常不动;(4)动作速度慢。
第三原则动作方向的圆滑。
改进不合理动作:(1)材料、工具的位置不固定;(2)动作途径有障碍物;(3)物品放在很深的容器内;(4)材料、工具的配置不按动作顺序放置。
第四原则排除疲劳动作。
改进不合理动作:(1)动作的快慢没有规律;(2)作业的前方有镜子一类的东西;(3)坐着过高过低的椅子作业;(4)直射光进入眼睛。
12. 工序同期化的方法①合理编排、分拼工序。
小工序归拼时应考虑归拼的工序能适合在同一工作地加工以及归拼的工序尽可能为生产流程上、下工序或比较邻近的工序,大工序拆散时,应考虑不能将有利于连续加工的工序拆开加工;②提高工人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改进劳动组织;③进行作业研究减少无效动作,缩短工序节拍时间;④改善工作地的组织结构,减少辅助时间或配备辅助工人把主要作业和辅助作业分开;⑤改革或采用先进的设备工具,提高工作效率13.生产过程组织的基本要求连续性成衣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之间在时间上要紧密衔接、连续不断。
平行性指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生产活动在时间上要尽可能平行地进行。
比例性指生产过程中的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均衡性指各个生产环节在相等时间内,生产出相等数量的产品。
服装生产管理体系的构成服装生产管理要素人、材料、加工方法、机器设备、资金、市场与信息服装生产管理的要求和目的a、要求:产品品种多,质量好;成本低,价格合适;按期交货。
b、目的:降低成本;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增加产量和销售额;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半成品的库存量;减少成品的库存量。
服装生产管理各因素的制约关系a、生产能力b、标准c、库存量 d 、进度安排 e、生产控制服装生产管理的原则1、讲究经济效益2、坚持以销定产3、实施科学管理4、组织均衡生产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价格定位1. 成本加法(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成衣成本为基础进行定价。
计算公式如下:价格 = (生产成本 + 流通费用) (1 + 加成率)2. 成本减法(竞争定价法):比照竞争者成衣产品的价格来确定本企业成衣产品的价格。
3. 需求导向定价法:按照消费者期望的定价来确定出消费者能接受的最终价格。
成衣生产所需材料的准备1、种类:主要包括面料、辅料、机物料等三大类。
2、材料准备原则:主要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短周期的生产形式。
1)根据本厂的生产能力的大小进行准备,对于新的企业要进行评估或进行试运行。
2)根据本厂生产品种的种类进行准备,结合设计和工艺的具体要求进行。
3)根据本厂库存的多少进行准备,注意色泽与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4)根据本厂销售几出库等情况进行准备,对于新产品要进行预测或试销;5)根据本厂设备情况进行准备,必要时,试验后再准备。
6)材料库存量应为经济订购量原材料的复核与检测复核:对进厂原材料数量、规格和质量等级的复查核对。
质量检验:按照成衣生产需要对面里料的质量所进行的检验。
1).品名、数量、色泽复核:按出厂等级标签内容进行复核检查。
2).匹长复核:3).门幅规格复核:距布匹两端 1 m 以上处开始,抽查五次,取平均值。
为节约合理用料,生产中应按门幅分档使用。
门幅规格复核一般与匹长复核同时进行检验内容:1)纬斜检验定义:纬纱与经纱不成垂直状态的疵点表示指标:纬斜率=斜度/门幅× 100%质量规定:平纹布料纬斜率不得超过 5%;横条或格子布纬斜率不得超过 2%;印染条格布纬斜率不得超过 1%2).疵点检验定义:布匹在纺纱、织造、印染、后整理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缺陷。
3). 色差检验定义:布匹颜色不均匀。
4). 染色牢度检验定义:指染料与面里料结合的牢固程度1) 摩擦色牢度:指试样经过摩擦后,观察面料色泽变化的程度。
(2) 熨烫色牢度:指对试样进行熨烫加工,待冷却后观察面料的色泽变化程度(3) 水洗色牢度:指试样经过洗涤后,其变色程度。
5).耐热性能测试定义:指面料所能承受的最高熨烫温度。
6). 收缩率检验定义:面里料遇热、湿等发生的长度缩短现象,其收缩值的大小用收缩率来表示(1)干烫收缩率:面料受温度作用而产生的收缩率,供粘衬加工参考。
(2)湿烫收缩率:对潮湿的面里料进行熨烫加工所产生的收缩率,供熨烫加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