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书信作文:人无信不立_1500字

高三书信作文:人无信不立_1500字

人无信不立_1500字
古人曰:人无信不立。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守信,就是信守诺言、不虚伪欺诈。

“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等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佳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涌现出无数诚实守信的典范,他们被人们世代传诵,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

在学习中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因为只有这样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要跟妈妈去。

妻子哄孩子说:“你不去,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

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

”说着,就把猪杀了。

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古代有一个叫宋濂的人,小时候非常喜欢
读书,但是家里很穷。

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
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
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
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
下来。

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

他只好连夜抄书。

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

他母亲说:“
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

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
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
大雪。

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
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
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
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
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

风雪再大,我都得
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
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同样在古代,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
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

有个渔夫闻声而来。

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
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

待被救上岸后,商
人却不承认自己说过的话。

他只给了渔夫10两
金子。

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

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
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

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

有人
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
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商人两
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
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

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
的信任。

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
愿意出手相救。

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
坐以待毙。

中国古代的诚信故事比比皆是,
如“公沙穆卖猪”、“管鲍之谊”、“范式守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