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网络层
7.4 综合习题
1 在某个网络中,TPDU的长度最大值为128B,最长生存时间为30s,序列号为8比特。
那么,每条TCP连接所能达到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多少?
2 假定TCP使用2次握手替代3次握手来建立连接。
也就是说,不需要第3个报文。
那么是否可能产生死锁?请举例说明你的答案。
3 TCP和UDP在传输报文时都使用端口号来标识目的实体。
试说明为什么这两个协议使用一个新的抽象标识符(即端口号),而不使用进程号来标识。
4 在IP地址为IP1的主机1上的一个进程被分配端口p,在IP地址为IP2的主机2上的一个进程被分配端口q,那么,在这两个端口之间是否可以同时建立两条或多条TCP连接?
5 假设一个应用程序要通过一个TCP连接发送长度为LB的消息。
假设TCP报文段的头部长度为20B,IP数据报的头部长度也为20B。
IP数据报然后封装在以太网帧中,以太网帧的头部长度为18B。
那么,在物理层的传输效率是多少?考虑L=10和L=1000两种情况。
6 在一个1Gb/s的TCP连接上,发送窗口的大小为65535B,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单程延迟时间为10ms。
那么,可以获得的最大呑吐率是多少?线路效率是多少?
7 有一个TCP连接,当它的拥塞窗口大小为64个分组大小时超时。
假设该线路的往返时间RTT是固定的即为3s。
不考虑其他开销,即分组不丢失,该TCP连接在超时后处于慢启动阶段的时间有多少秒?
8 假定TCP拥塞窗口值被设定为18KB,然后发生了超时事件。
如果紧接着的4次突发传输都是成功的,那么拥塞窗口将为多大?假设最大报文段长度MSS为1KB。
9 假设需要设计一个类似于TCP的滑动窗口协议,该协议将运行于一个100Mb/s网络上,网络中线路的往返时间RTT为100ms,报文段最大生存时间为60s。
那么,所设计的协议头部中的窗口字段和序号字段是最少应该有多少比特?为什么?
10 对于以1Gb/s速率运行的网络,延迟(而不是带宽)成为主要的限制因素。
现在假设有一个城域网,其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平均距离为20km。
试问数据传输速率为多大时,由于光速导致的往返时延RTT等于长为1KB的分组发送时延?已知光在光纤和铜导线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每毫秒200k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