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罗佳学号:2014120101013 指导教师:钟毅
实验四
一、实验名称
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设计
二、实验内容
根据实验材料的内容及实验三的实验结果,完成以下实验任务:
1. 完成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利用Rational Rose软件进行系统的层次设计,并绘制系统的包图;
2. 根据实验三结果中的类图,对其进行细化,完成设计类的设计。
三、实验材料
××物资储运公司长期从事物资储运业务,品种多,吞吐量大,有铁路专线直达公司的大型仓库。
目前企业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计算机化管理,其中的财务系统应用已较为成熟。
随着企业业务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该公司原开发的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新业务、新环境以及客户对信息查询的要求,迫切需要开发一套新的系统以替代原有系统,并实现原有流程的优化,把一些原来未纳入系统管理的功能纳入到新的系统中来,并为转变到第三方物流和与电子商务接轨作好准备。
企业的主要部门包括:总经办、收货组、出货组、调运科、库管科和财务科。
总经办主要负责货物出入库的审核、平帐及各种统计工作;收货组主要负责货物的验收入库及存放位置的登记;出货组主要负责货物的出库工作;调运科主要负责从货物的调运及相应报表编制等工作;库管科主要负责货物的装车及盘点等工
作;财务科负责企业的主要财务活动。
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包括出库、入库及盘点等。
其各自的业务流程如下。
入库流程:总经办根据供货商提供的货品明细单(包括单据号、客户名、货品品名、规格型号、数量、运输车号等信息),创建入库单(主要包括入库业务号、应收数量、实收数量等信息),并打印入库单,将其交至收货组。
火车站发出到站预报,告知调运科“车号、发站、品名、件数、重量、到达时间”等信息。
调运员进行卸车登记,编写“到站日报”,记录“卸车时间、情况(事故、破损、短件)、卸车区位”等信息,并通知收货组,进入货物入库流程。
货物卸车后,收货组进行验收,编制“码单”,记录“入库日期、实收数量、存放位置、件数、收货保管员”等信息。
收货组查找与该批货物对应的入库单,在入库单上填写实收数量后,将入库单中货品所涉及的码单与入库单进行关联,并将入库单、码单交至总经办审核,总经办审核后,送至发货组。
如货物先于供货商的货品明细单到达,则收货组先进行验收入库,并创建码单。
当货品明细单到达后,总经办创建入库单,收货组再查找该入库单,登记实收数量并关联码单。
出库流程:发货组审核用户提供的提货单(主要包括入库单号、品名规格、提货数量等信息),查找相应货品,判断是否有足够数量的货物进行出库,如数量足够出库,则创建三联出库单,产生出库业务号,三联出库单分别交给总经办、供货商、发货组自留。
收货组在收取相关出库费用之后,查找货物存放位置,出具派车单。
发货组根据派车单调度车辆,指挥库管人员装车,过秤(可以理论计重的货物不需过秤),并在出库单上记录实出重量。
用户缴纳装车费用后,发货组给用户出具出门条,用户凭出门条在门卫处检验放行。
总经办对收到的出库单进行审核。
当一张入库单上全部货物出货完毕后,发货组将入库单、码单、出货单送至总经办。
总经办审核无误后,平帐,不得再修改;若出现偏差,则进入事故处理。
盘点流程:总经办根据码单信息创建盘点表,库管科的库管人员根据实际盘点情况填写货物实存数量,并返回总经办。
总经办将信息进行汇总,如有误差则进行调帐,做到帐、物数量一致。
六、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笔记本电脑,Rational Rose软件和StarUML 软件
七、实验步骤:
完成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利用Rational Rose软件进行系统的层次设计,并绘制系统的包图,并根据实验三结果中的类图,对其进行细化,完成设计类的设计。
八、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8.1 系统的层次设计
8.2 设计类
8.2.1 获取设计类
(1)出库单创建界面映射到设计类
(2)出门条创建界面映射到设计类
(3) 码单创建界面映射到设计类
(4)盘点表创建界面映射到设计类
(5)派车单创建界面映射到设计类(6)入库单创建界面映射到设计类(7)登记到站信息界面映射到设计类
(8)盘点信息登记界面映射到设计类(9)平账界面映射到设计类
(10)入库信息审核界面映射到设计类
(11)调账界面映射到设计类
8.2.2 数据访问层设计类
在数据访问层,使用了hibernate 框架,该框架封装了ORM 机制,并提供了若干类以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如SessionFactory、Session, Query等。
为了使用上的方便,在实现中,将Session 对象的获取方式再次进行了封装,设计了一个名为HSessionFactory 的类提供Session 对象的获取操作。
8.2.3 用例对象的交互
根据以上新的设计类,可以对例如“创建出库单”用例中类的交互方式进行细化。
由于软件的空间大小导致截图不够,所以以下均分成几个顺序图进行。
(1)创建出库单中类的交互方式
a.创建出库单中查询入库单顺序图
b.创建出库单新建出库单顺序图
(2)创建出门条中类的交互方式a.创建出门条中查询出库单顺序图
b.创建出门条中新建出门条顺序图
(3)创建码单中类的交互方式a.创建码单中查询到站日报顺序图
b.创建码单中新建码单顺序图
(4)创建盘点表中类的交互方式a.创建盘点表中查询码单顺序图
b.创建盘点表中新建盘点表顺序图
(5)创建派车单中类的交互方式a.创建派车单中查询出库单顺序图
b.创建派车单中新建派车单顺序图
(6)到站信息登记类的交互方式
a.到站信息登记中创建到站日报顺序图
(7)盘点信息登记类的交互方式
a.盘点信息登记中查询盘点信息表顺序图
b.盘点信息登记中登记盘点信息表顺序图
(8)创建入库单类的交互方式
a.创建入库单中查询供货规格表顺序图
b.创建入库单中新建入库单顺序图
(9)平账类的交互方式
a.平账中查询入库单顺序图
b.平账中查询码单顺序图
c.平账中查询出库单顺序图
d.平账中删除入库单顺序图
e.平账中删除码单顺序图
f.平账中删除出库单顺序图
(10)调账类的交互方式
a.调账中查询盘点表、码单、入库单和出库单顺序图
b.调账过程中对码单、入库单和出库单进行调账
(11)审核入库单信息类的交互方式
a.审核入库信息中查询码单、入库单顺序图
b.审核入库信息之审核码单、入库单顺序图
8.2.4 实体类属性
到站日报类
货品规格类
盘点表类
派车单类
码单类
入库单类
出库单类
出门条类
8.2.5 边界类方法和属性的设计
(1)出库单创建界面类方法和属性的设计
(2)出门条创建界面的类方法和属性的设计
(3)登记到站信息界面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
(4) 创建码单界面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5)创建盘点表界面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
(6)登记盘点信息界面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7)创建派车单界面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8)创建入库单界面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9)平账界面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
(10)审核入库信息界面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11)调账界面类的属性和方法的设计
8.2.6 设计类之间的关系
1)对于界面<JSP>和逻辑行为<Action>,数据访问<HsessionFactory>,实体类<Entity>四者有相互依赖关系,总的图示如下:
2)具体的关系图如下所示:
九、实验结论:
分析模型其中较重要的是设计类。
设计类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设计类、并使用特定的实现语言描述其属性、方法和关系。
十、总结及心得体会:
这次我更加体会到了面向对象开发信息系统的方法,对书上的内容更深刻的认识。
十一、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1.可以尝试一步步来进行。
报告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