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例说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例说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

例说物理选择题解题技巧基础题型定性选择题通常用文字或数字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记忆、理解、应用、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比较、鉴别、和评价等多种水平。

定性选择题具有考察面广,概念性强、灵活简便的特点,主要用于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判断和应用的水平。

其选项具有似真性和迷惑性,利用其干扰因素考察学生明辨是非的水平,能有效地区别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水准和对知识灵活应用的水准。

定性选择题的解法:①要看清楚题干并理解题干的含义,明确题干的要求。

②对选项要认真、仔细地逐一分析、判断和比较,选择出一个符合题干要求的准确答案。

因为定性选择题一般不涉及到很多计算,所以定性选择题在要求学生能迅速准确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注重于使用物理过程、方法解决综合性、应用性、开放性等问题。

题型1:概念辨析型:例1:下面关于竟摩擦力的叙述中准确的是:D.静止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一定为零{答案:C} 题型2:类比推理型:例2: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电势能的变化。

下面是相关这个问题的几个说法:①中性钠原子失去电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增大;②中性氯原子得到电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小;③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钠分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增大④氯化钠电离为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减小。

上述说法中准确的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 题型3:理解判断型:例3:美国“勇气”号火星探测器2004年初成功登陆后向地球发回首批珍贵的黑白照片后,还发回更为精彩的彩色照片和更多科学数据,在太阳系中,火星是靠近地球最近的一个行星,所以很多国家都在准备对火星实行探测,“勇气”号火星探测器使用最新科技手段对火星实行近距离探测,将在火星的重力分布、磁场分布以及含有的元素测定方面做出最新研究。

根据预测,探测器有可能在一些环行山中发现质量密集区,当飞越这些密集区时,通过地面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观察,探测器的轨道参数发生微小变化。

这些可能的变化是:A.半径变小 B.半径变大C.速率变小 D.速率变大[答案A、D]题型4:对称分析型:例4: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处于a位置,当一重球放在弹簧上端径直时,弹簧上端被压缩到b位置。

现将重球(视为质点)从较高的位置c处沿弹簧中轴线自由下落,弹簧被重球压缩到最低位置d。

以下关于重球运动过程的准确说法应是:A.重球下落压缩弹簧由a至d的过程中重球做减速运动B.重球下落至b处获得最大速度C.重球下落至d处获得最大加速度D.由a至d的过程中重球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小球由c下落至d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答案:B、C、D]基础二定量计算选择题计算型选择题是考察考生思维敏捷性的好题型,能否迅速解题,一方面靠学生的悟性,更主要的是靠平时积累的速解方法加上灵活使用水平。

所以,只有在考场外夯实基础,才能在考场上得心应手。

计算型选择题主要有推理型、数形结合型、规律应用型、分析估算型、赋值计算型和分析综合型等几类。

计算型选择题主要特点是量化突出,充满思辨性,数形兼备,解题灵活多样,考生不能“小题大做”,要充分利用题设、选择项的提示和干扰两方面提供的信息,可很快作出判断。

其中一些量化明显的题,往往不是简单机械地计算,而蕴涵了对概念、原理、性质的考查,有些则只需估值就可作出判断。

题型1:推理计算型例1:一个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充足长的斜面后,返回到斜面底端。

已知小物块的初动能为E,它返回斜面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克服摩擦阻力做功E/2。

若小物块冲上斜面的初动能变为2E,则有:A.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EB.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3E/2C.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2vD. 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2v[答案: A、D]题型2:数形结合计算型例2:如右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象,直线B为电阻R的U—I图象,用此电源与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分别为:A.4W 33.3% B.2W 33.3%C .4W 67% D.2W 67%[答案:C]题型3:规律应用计算型例3:如图所示。

半径为 r 且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的环形管道内,有一个电量为e ,质量为m 的电子,此装置放置在匀强磁场中,其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0B B kt =+(0)k >。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磁场将产生稳定的电场,该感应电场对电子将有沿圆环切线方向的作用力,使其得到加速。

设t=0时刻电子的初速度大小为0v ,方向顺时针,从此开始运动一周后的磁感应强度为1B ,则此时电子的速度大小为:A .1B re m B .2202r ke v mπ+ C .0B re m D .2202r ke v m π-[答案:A 、B]题型4:分析估算计算型例4: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套在水平固定且充足长的绝缘杆上,如图所示,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I 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现给球一个水平向右的瞬时冲量I 使其开始运动,则球运动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不计空气阻力)不可能的是:A .22I mB .0C .2322212I m g m q B ⎛⎫- ⎪⎝⎭D . 2I m[答案:D]题型5:赋值计算型例5: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压表1V 的读数变化量为1U ∆,电压表2V 的读数变化量为2U ∆,则1U ∆与2U ∆大小相比较,应为(设路端电压U 不变)A .12U U ∆=∆B .12U U ∆>∆C .12U U ∆<∆D .无法比较基础三 图表图象选择题 物理图表选择题以图表的形式给出物理信息;物理图象选择题是以解析几何中的坐标为基础,借助数和形的结合,来表现两个相关物理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直观、形象、动态地表达各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规律。

图象法是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题型1:图象识别型例1:一物体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从0t 时刻起,在与物体垂直的方向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则物体的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是图中所示的哪个图:K[答案:D]题型2:作图判断型:例2:质量为2m的长木板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a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由木板左端恰能滑至木板的右端与木板相对静止,铅块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现将木板分成长度与质量均相等的两段(①和②)后紧挨着仍放在此水平面上,让铅块仍以相同的初速度由木板的左端开始滑动,如图b所示,则下列判断准确的是:A.小铅块仍能滑到木板②的右端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B.小铅块滑过木板②的右端后飞离木板C .小铅块在到达木板②的右端前就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D .图a 所示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少于图b 所示过程产生的热量[答案:C]题型3:计算判断型:例3:加在一个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由1U 增大到2U ,通过该电阻的电流由1I 增加到2I 21()I I I ∆=-,则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A .()211U U I -B .()12U U I +∆C .()21U U I -∆D .()212U U I -[答案:B]题型4:理解推理型:答图答图例4:如图a 所示,AB 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若在A 点由静止释放一电子,它沿AB 由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b 所示,则下列关于A 、B 两点的场强E和电势φ的判断中准确的是:A .AB E E > A B ϕϕ<B .A B E E = A B ϕϕ>C .A B E E < A B ϕϕ<D .无法判断[答案:A]题型5:图象转换型:例5:一闭合线圈固定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设向里为磁感应强度B 的正方向,线圈中的箭头为电流i 的正方向(如右图甲所示)。

已知线圈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右图乙所示,则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丙中的:[答案:C、D]题型6:图示模拟型:例6:在高空中有四个小球,在同一位置同时以速度v向上、向下、水平向左、水平向右被抛出,经过1s后四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构成的图形准确的是[答案:A] 题型7:图表信息型:例7:表面上,虽然金星被称为地球的“孪生姐妹”金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0.95倍,金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0.82倍,但金星与地球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如在金星上可谓度日如年,其自转周期大于公转周期,金星表面有95%的CO2等,人们称之为“蒙面金星”。

下面是金星、地球、火星的相关情况比较表:星球金星地球火星公转半径82.2510km⨯⨯8⨯81.510km1.010km公转周期225日365.25日1.88年自转周期243日23小时56分24小时37分由此可知:关于地球及地球的两个邻居金星和火星,(行星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准确的是A.金星运行的线速度最小,火星运动的线速度最大B.金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C.金星表面温度最高,主要是因为距太阳最近所造成D.火星表面大气主要是由CO组成,故温室效应最强2[答案:B、D]基础四信息应用选择题信息应用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新知型”,如提供新概念、新知识、新情景、新模型、新科技等,并要求以此解决题目中给定的问题;另一类是学生已学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以日常生活、生产及现代科技为背景信息给予题,信息题能够深化、活化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具有比较完整的有机的物理知识体系,同时具备阅读分析水平、一定的洞察力及迁移应用水平,特别能反映学生的素质,所以近几年的物理高考选择题,常有几例信息应用题。

解信息给予题的过程由四步组成:第一步是信息处理,包括丢弃与问题无关的干扰信息,找到有用的信息,并使之跟物理知识发生联系;第二步是把题目中的日常生产、生活或现代科技背景抽去,纯化为物理过程;第三步为确定解题方法或建立解题模型;第四步为列式求解,其中第一、第二步是解信息题特有的,也是解信息题成败的关键。

题型1:新概念信息应用例1:2003年,俄罗斯科学家阿布里科索夫和英国科学家金兹布尔格、美国科学家利盖特三人因为在创立解释量子论中的两大现象:超导体和超流体的理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超流体是物体在极端低温下形成的奇特现象,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看,在低温状态下:A.分子平均动能很小,分子间距极小B.分子平均动能很小,分子间距较大C.分子间距极小,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D.分子间距极小,分子斥力小于分子引力[答案:A、C] 题型2:新知识信息应用例2:超导电磁推动船使用了超导技术。

它由船上的超导磁体产生竖直向下的强磁场,船两侧的正负电极使海水中产生从船的一侧流向另一侧的电流,磁场对海水中的电流产生作用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