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复习题

管理会计复习题

管理会计复习题(双学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1、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A )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B.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2、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D )A.成本的目标B.成本的可辨认性C.成本的经济用途D.成本的性态3、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 C )A.制造费用B.生产成本C.变动生产成本D.变动成本4、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等于( B )。

A.(材料实际耗用量-标准耗用量)×实际价格B.(材料实际耗用量-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C.实际耗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D.标准耗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5、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税前利润( B )。

A.一定本期等于上期B.本期应当大于上期C.本期应当小于上期D.本期可能等于上期6、在成本控制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 C )。

A.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B.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C.不受产量变动的影响D.与全部成本法计算的结果一致7、若变动成本法下的本期利润低于完全成本法下的本期利润,则CA. 本期销大于产B. 本期产销平衡C. 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D. 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8、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单位成本不包括( D )。

A.直接材料成本B.直接人工成本C.变动制造费用成本D.固定制造费用成本2、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 C )。

A.成正比变动B.成反比变动C.无关D.等额变动9、无论全部成本法还是变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都不包括( D )。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D.销售及管理费用10、企业上年实现利润280万元,计划年度销售增长率为20%,固定成本总额仍维持140万元,则预计目标利润为( B )。

A.420万元B.364万元C.336万元D.280万元1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最本质的区别在于(A)A.服务对象B.会计原则C.会计方法D.会计假设12、贡献毛益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C)A.两者相等B.前者大于后者C.两者之和等于1D.后者大于前者13、已知2000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 500元,假定2001年销量与2000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

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B )。

A.必然大于13 500元B.必然等于13 500元C.必然小于13 500元D.可能等于13 500元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均不给分)1、成本性态分析为下列方法的应用奠定了基础(ABCD )。

A.变动成本法B.本量利分析法C.短期决策D.标准成本法2、相关范围内,随产销量变动而变动的因素有(假设产销平衡)(BC )。

A.固定成本B.利润C.单位产品利润D.安全边际量3、如果两种方法利润总额的差额不等于零,则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数量关系可能是( BC )A.前者等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两者为零4、降低保本点的途径有(BCD )。

A.降低目标利润B.降低固定成本总额C.提高售价D.降低单位变动成本5、在半成品进一步加工决策中,差量成本的构成项目有()ABCA.继续加工的变动成本B.新增专属固定成本C.原有生产能力对外出租收入D.半成品自制成本6、下列各种决策分析中,可按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决策结论的有( AD )。

A.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B.是否增产的决策C. 追加订货的决策D.自制或外购的决策7、在产销不平衡情况下,下面说明中正确的有(AC )A.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B.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C.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D.本期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时,按完全成本法所确定的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8、固定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AC )。

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9、下列成本项目中,( AD )是酌量性固定成本。

A.新产品开发费B.房屋租金C.管理人员工资D.广告费10、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 ABCD )。

A.参与经济决策B.控制经济过程C.规划经营目标D.预测经济前景11、本量利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ABCD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C.变动成本法假设D.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12、( CD )一般属于无关成本的范围。

A、专属成本B、机会成本C、联合成本D、沉没成本13、下列成本属于无关成本的是( BD )A、专属成本B、共同成本C、差额成本D、不可避免成本14、平滑指数法实质上属于( AD )。

A、特殊的加权平均法B、算术平均法C、因果预测分析法D、趋势外推分析法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1、边际贡献定价法的一种以变动成本作为基本要素的短期定价决策手段。

(√×)2、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的一系列差异是由于固定性制造费用的不同处理。

(√)3、管理会计不受企业会计准则的约束,可灵活应用现代管理理论。

(×)4、安全边际率与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之和为1。

(×)5、酌量性规定成本具有一定的弹性,可由决策者确定其支出数额(√)6、差量分析是作为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贯穿于管理会计学始终。

(√)7、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成成反比变动。

(×)8、半变动成本属于标准式混合成本,其固定的部分不受业务量的增长而改变。

(√)9、标准式本量利关系图不能直接反映贡献边际的大小。

(√)10、在生产经营决策中,增加的专属固定成本属于无关成本。

(×)11、机会成本是属于历史成本范畴。

( ×)12、亏损产品能否继续生产应取决于其是否还能提供贡献毛益。

(√)13、安全边际率=(预计销售量-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

(√)14、酌量性固定成本相对于业务量和特定的管理决策行为均是固定的。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某企业产销A产品,单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固定成本36 000元,预计销售量10 000件。

要求:分加计算下面几种情况:(1)计算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2)分别计算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分别向不利方向变动10%,对保本销售量的影响。

(3)若目标利润为4万元,保本销售量不发生变化,单价应调整为多少?2、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

产品单价为15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 000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 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利润总额(编制利润表)。

3、某公司生产销售一种产品,年初已接到全年订货量为10 000件,单位售价为80元,平均单位成本为直接材料24元、直接人工12元、变动制造费用4元、固定制造费用10元。

现有一客户临时订货2 000件,订货价格为50元。

要求:(1)若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3 000件,接受临时订货无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且剩余生产能力无其他利用机会,那么是否接受订货?(2)若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2 000件,接受临时订货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8 000元,若不接受订货可将剩余生产能力出租,可获租金收入3 000元,那么是否接受订货?4、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

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利润总额5.某工厂有生产能力10 000机器小时,既可用于生产甲产品,也可用于生产乙产品,且甲、乙两种产品均可以全部对外销售,各项资料如下:要求:做出生产哪种产品的决策。

6、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售价15元,最大生产能力为140,000件,目前产销量水平为110,000件,单位变动性生产成本8元,单位固定性生产成本为3元,单位变动性推销费用为1元,固定性推销费用0.5元。

要求:(1)如有一客户提出订货25,000件,单价为10元,分析该厂能否接受客户的特殊订货。

(2)如客户提出订货40,000件,单价为10元,为此发生新增专属成本30,000元,能否接受订货?(3)如客户提出订货40,000件,单价为10元,为满足订货,减少正常产品生产,能否接受订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