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汇总

考点: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7.下列四种动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涡虫——背腹扁平,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B.蛔虫——身体由相似的体节组成,有口有肛门
C.河蚌——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气管呼吸,用足运动
D.蚯蚓——身体呈圆筒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D
【解析】
【分析】
D.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有外骨骼--蜈蚣、梭子蟹
【答案】B
【解析】
【分析】
腔肠动物的特征: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线形动物门的特征:身体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都是体内受精,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B符合题意;
爬行动物是卵生,鸟类是卵生,哺乳动物是胎生,C不符合题意;
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鸟类、哺乳类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的特征。
9.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详解】
海蜇、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A正确;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口有肛门;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圆筒形,有口有肛门,B错误;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有坚硬外壳,有的退化,如宝贝、乌贼,C正确;蜈蚣、梭子蟹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有外骨骼,D正确。
【人教版】《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知识点汇总
一、选择题
1.右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时间内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两条主要的食物链为:水稻→稻蝗→蛙→蛇;水稻→田鼠→蛇。
8.完全用肺呼吸的动物具有的特征( )
A.体内有脊柱,牙齿有分化
B.生殖和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C.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
D.体温恒定,都是恒温动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
完全用肺呼吸的动物有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据此解答。
【详解】
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体内都有脊柱,爬行动物的牙齿没有分化,鸟类一般无齿、哺乳动物的牙齿有分化,A不符合题意;
C.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接种。因此将硬币放在培养基时轻按一下,相当于接种,故C正确。
D.接种后的培养皿和培养基要恒温培养,不可以高温处理,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掌握培养细菌、真菌菌落的过程中注意事项和目的是解题关键。
13.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 )
A.体节B.环节C.环带D.体带
【分析】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分析图可知: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
【详解】
屈肘时,②肱三头肌舒张,①肱二头肌收缩,A错误。①和②跨越关节,由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B正确。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屈肘动作是骨骼肌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完成的,C正确。人的伸肘和屈肘运动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D正确。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循环系统由口、咽、肠组成,无肛门。
线形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细长,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有假体腔。
软体动物的特征:身体柔软,身体外包有外套膜,大多具有坚硬的贝壳,具有各种形状不同的足。
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靠刚毛和疣足辅助运动。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的特征。
12.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B.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接种前需高温灭菌处理
C.将硬币放在培养基时轻按一下,相当于接种
D.接种后的培养皿和培养基要再进行高温处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家鸽、蝗虫和青蛙的特征。
3.如图为人的屈肘动作示意图,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屈肘时,①肱三头肌收缩,②肱二头肌舒张
B.①和②跨越关节,由肌腱附着在不同的骨上
C.屈肘动作是骨骼肌牵动骨围绕关节活动完成的
D.人的伸肘和屈肘运动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
【答案】A
【解析】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与骨骼肌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4.骨能够再生,例如骨折后能够痊愈,主要原因是骨膜内含有
A.血管B.血细胞C.神经D.成骨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骨的生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骨的长长与长粗。对骨的生长与再生具有重要作用的是骨膜中的成骨细胞。
【详解】
在骨的结构中与生长有关的结构有骨骺端的软骨层和骨膜中的成骨细胞。人在幼年的时候,骨骺端的软骨层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使骨不断长长,但到成年后这些软骨就骨化成骨不再生长了;骨表面的骨膜中有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详解】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正确;
学习行为必须不断强化,否则会减弱或消退,而不是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B错误;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身体最强壮的是首领而不是年长者是“首领”,C错误;
【详解】
A、生物间有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若青蛙被大量捕捉,那么将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故A错误。
BCD、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那么稻蝗会因为缺少天敌,数量增加,则水稻虫害严重,水稻减少;蛇的数量会因为缺少食物(蛙)而减少;田鼠的数量会因为食物(水稻)迅速减少,故B正确,C、D错误。
乌贼越到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防御行为而不是攻击行为,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1.下列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与代表动物匹配不正确的( )
A.身体由两层细胞构成,有口无肛门--海蜇、珊瑚虫
B.身体细线形或圆筒形,有口无肛门--蚯蚓、蛔虫
C.身体柔软,一般有坚硬外壳--宝贝、乌贼
【详解】
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但体表没有角质层,A错误。
蛔虫属于线形动物,有口有肛门,但身体不分节,B错误。
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用鳃呼吸,用足运动,C错误。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体壁湿润能进行气体交换,D正确。
【点睛】
熟悉各类动物的特征和常见动物是解题的关键。
①关节面:相邻两块骨的接触面,凸起的一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②关节囊:关节囊为附着在相邻关节面周缘及附近骨表面的结缔组织囊,内含血管和神经等。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的外层称为纤维层,对关节起加固作用;关节囊的内层为滑膜层,可分泌少量透明的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以减少摩擦。
动物种类



完成取食用的尝试次数
65
6
32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的行为都受遗传物质控制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
【详解】
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动物的绕道取食是由生活经验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学习能力最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故选D。
10.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的学习行为仅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年长者是“首领”
D.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出“墨汁”属于防御行为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故选:B。
2.右图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Ⅱ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C.Ⅲ是有辅助呼吸器官的生物
D.Ⅳ是完全变态发育
【答案】C
【解析】
【分析】
昆虫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自然孵化,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里),卵生、卵自然孵化,变态发育.鸟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靠亲鸟体温孵化,有育雏现象,没有变态发育。
【详解】
A、家鸽是陆生脊椎动物,蝗虫是无脊椎动物,A错误。B、家鸽和蝗虫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B错误。C、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但是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D、青蛙的发育是变态发育,经过了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进过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其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