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安置房工程塔吊群塔作业方案温州市中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三月十一日三产安置房工程塔吊群塔作业方案审批页施工单位:温州市中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职务(职称):审核人:职务(职称):批准人:职务(职称):2012年3月11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塔吊布置情况 (3)三、塔吊的顶升、附着 (4)四、塔吊交叉作业概况 (4)五、塔吊交叉作业安全措施 (7)六、塔吊指挥人员安全措施 (5)七、安全措施 (8)八、塔吊机组安全施工措施 (8)九、应急预案 (9)一、工程概况建设单位:温州明欧房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浙江鸿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人防设计单位:杭州市地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温州市中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是由A栋(11+1F)、B栋(11+1F)、C栋(11+1F)、D栋(11+1F) 、E栋(11+1F) 、F栋(11+1F) 、G栋(15F) 、H栋(15F)共8栋高层建筑和地下车库组成,其中G栋、H楼1-3层裙房为商业用房。
建筑征地面积37540.66 m2,建筑用地面积32641.91 m2,总建筑面积为60712.2 m2,地下室面积16270.8 m2二、塔吊布置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共布置四台塔吊,塔吊统一采用QTZ63。
塔吊性能详见浙建机QTZ63自升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四台塔吊的分布情况如下:1#塔吊位于E栋楼东北面,在基坑里,采用格构式基础;2#塔吊位于F栋楼北面,在基坑里,采用格构式基础;3#塔吊位于D栋楼北面,采用桩承台基础;4#塔吊位于B栋楼南侧,采用桩承台基础。
具体位置详见塔吊平面位置布置图四台塔吊分别设置于如图所示位置(详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及塔吊基础定位详图)。
本工程塔吊性能及安装情况详见下表:表一:塔吊性能及安装情况三、塔吊的顶升、附着1、塔吊的顶升、附着,各塔锚固高度与吊钩高度关系技术要求详见塔吊使用说明书。
具体操作可根据实际施工进度随时进行塔吊的附着。
(详见塔吊安拆方案)2、塔吊施工作业时,四台塔吊合理安排安全交差。
处于高位塔吊的最低位置的部件与低位塔吊处于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一个标准节,保证塔吊安全运转。
四、塔吊交叉作业概况1、塔吊交叉作业:4台塔吊共同作业时,1#塔吊、2#塔吊、3#塔吊间;3#塔吊、4#塔吊间交叉作业。
2、根据现场布置实际情况,四台塔吊相邻之间的距离见下表(表内尺寸为塔吊旋转圆心之间的距离)整个塔吊大臂旋转半径范围内无高压电线。
五、塔吊交叉作业安全措施5.1塔吊在水平面方向的防碰撞措施5.1.1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措施。
塔吊在现场的定位布置是关键,可通过严格控制两台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预防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的塔身。
依据《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
由塔吊现场平面布置可知,四台塔吊中,相邻塔吊的距离均大于各自起重的长度,即满足了施工需要,又克服了处于低位的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的塔吊之间的碰撞。
5.2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5.2.1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
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位于低位塔吊超重臂工作区间时,有可能引起低位塔吊的超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发生碰撞事故。
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项目部对每一台塔吊的工作区进行了合理的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工作区。
同时,项目部配备了有合格操作证和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信号指挥工,确保指挥塔吊回转作业时,低位的起重臂不碰撞高位的起重钢丝绳。
当现场风速达到六级,相当于风速达到10.8~13.8米/秒时,塔吊必须停止作业;前臂和塔身四周采取拉接固定措施,以防止塔机受侧向风力自由回转撞击临近塔吊。
另外,塔机租赁公司配备操作熟练、有责任心的塔吊司机为现场服务,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起重小车走到起重臂根部。
5.2.2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与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上端防碰撞措施由于相邻塔吊的作业面有交叉处,所以低位塔吊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臂有可能发生碰撞。
为此,塔吊安装时高塔起重臂比低塔起重臂高差不小于5米,高塔起重臂下端距低塔起重臂拉杆上端高差不小于2.5米。
如此,能保证低塔起重臂拉杆上端距大臂下端的距离控制在2米以上,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
本工程塔吊安装采用标准节高低布置,即1#塔机比2#塔机低两个标准节,2#塔机比3#塔机低两个标准节,3#塔机比4#塔机高两个标准节。
5.3塔吊安装定位、交叉作业高度、回转角度的控制5.3.1吊运分工:1#塔吊布置在E栋楼东北部,负责E栋、G栋楼以及地下室南侧的材料运输;2#塔吊布置在F栋楼北侧,负责F栋、H栋楼以及地下室西侧的材料运输;3#塔吊布置在D栋楼北侧部,负责D栋、C栋楼材料运输以及将部分材料吊运至1#、4#塔吊覆盖范围内做二次吊运;4#塔吊布置在B栋楼南部,负责A栋、B栋楼以材料运输;5.3.2基础定位:除满足生产要求外,应重点考虑每台塔机臂架端距其他两台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详见塔吊布置总平面图)。
5.4使用过程控制5.4.1塔吊司机和指挥人员上岗前,项目部应重点就交叉作业防碰撞措施对其进行交底(与临近项目发生塔吊交叉作业时,应协调召开专题研讨形成书面共识后,签字交底)。
5.4.2熟悉各自塔机的吊运范围。
5.4.3塔机前臂必须设置数牌、警示电笛、障碍灯。
5.4.4夜间施工应配置充足的照明,并开启所有障碍灯,确保前臂障碍灯的工作正常。
5.4.5每班作业前,应认真检查吊钩及吊索完好情况,并对起吊性能进行空载试车,检查各主要限位开关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5.4.6当各塔吊进行回转操作时,应鸣声提示;塔吊在小车超过20米行走时,应鸣声提示;夜间行驶前必须打开障碍灯。
5.4.7在首次起吊重物时,应吊离地面50厘米进行制动性能试验,确保制动性能可靠。
5.4.8塔吊与相邻塔吊前臂相对运行水平距离10米,应减速并采用1档运行,且相邻塔吊小车须后退20米范围之内进行避让。
5.4.9塔吊操作时吊钩及吊索应尽可能保持距离10米范围内操作,如须在10米范围外操作时,应减速启动,缓慢谨慎操作,并确保吊重物端部与临近建筑物的距离大于3米。
较长重物应采用拉结溜绳保护。
在起吊过程中,重物不得摆动、旋转。
5.4.10注意塔吊每次停机操作前,必须将塔机吊钩或吊钩索底端距离建筑物3米以外。
5.4.11起重作业时,不得超载作业,将起重范围外的重物纳入吊运范围内。
5.5相邻塔吊操作要求5.5.1群塔的运行原则为:低塔让高塔。
5.5.2后塔让先塔。
在两塔吊吊臂交叉区域内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吊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吊。
5.5.3动塔让静塔。
在两塔吊吊臂交叉区域内作业时,在一塔吊塔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吊钩无运动,而另一塔吊塔臂有回转或小车行走时,动塔吊应避让静塔吊。
5.5.4轻车让重车。
在两塔吊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吊应避让有载荷塔吊。
5.5.5客塔让主塔。
以不同单位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塔吊工作区域时,本工程高位塔吊为主塔,低位塔吊为客塔,塔吊在运行中,各条件同时存在时,按以上排列顺序原则执行。
5.5.6塔吊长时间暂停工作时,吊钩应起到最高处,小车拉到最近点,大臂按顺风向停置。
5.5.7塔吊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对讲机经统一确定频率后必须锁频,使用人员无权调动频率,且要做到专机专用。
2~7频道依次为1~6#塔吊专用频道,1频道为各个施工员联络公用频道。
信号指挥人员应与塔吊组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指挥人员;指挥人员未经主管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换岗。
5.5.8指挥过程中严格执行信号指挥人员与塔吊司机的应答制度,即: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先呼叫被指挥塔吊的编号,待塔吊司机应答后,信号指挥人员方可发出塔吊动作指令。
5.5.9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吊吊钩与被吊物。
塔吊转臂过程中,信号指挥人员还必须环顾相邻塔吊的工作状态,并发出安全指示语言。
安全指示语言必须明确,简短,完整清晰。
5.5.10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应按“就快不就慢”的原则,根据工程进度统一确定塔吊顶升高度和到位时间,各塔吊必须按确定的高度、时间如期完成顶升,不得提前或延时。
3.5.11在施工现场临时道路上设置两个可以滑动的门(具体位置见塔吊平面布置图),正常状态下,该滑动门处于关闭状态,防止过多的车辆和人员停留在道路上,以免发生不安全因素。
六、塔吊指挥人员安全措施1、施工单位为每台塔吊配备专职指挥人员。
指挥、监护哨、塔机司机均配备对讲机,保持通线联络畅通。
塔吊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复验,定期体格检查,并将上岗证及查验结果报项目技术安全部门备案。
未经技术安全部门负责人同意不得变动。
2、施工单位在各塔吊交叉区域内设立监护人员,每栋楼的作业层面只设立一名指挥,防止令出多人,造成混乱碰撞。
3、监护人员负责交叉作业塔吊的安全运转,监督各塔吊指挥人员的动作指令,发现指挥错误或存在碰撞隐患时及时向塔吊指挥和塔司发出停止信号。
4、监护人员要专人负责,佩带明显标志,站在明显位置,发出的信号要区别于指挥人员的信号。
5、指挥人员和塔司要服从指挥监护人员的指挥监护信号。
6、指挥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
指挥人员与监护人员严禁私自串频聊天。
7、指挥人员和指挥信号必须旗语、哨音同时进行。
8、任何非塔吊指挥人员不得指挥塔吊运转。
9、各塔吊的指挥人员应从佩带的袖标或安全帽上明显区别开,不得混合指挥其它塔吊。
10、塔吊指挥人员应严格遵守“塔吊十不吊”的规范,严禁违章指挥。
11、塔吊指挥人员合理安装吊装,避免施工班组之间发生纠纷。
塔吊指挥人员、挂钩人员必须固定,上班前、交接班时及班后要严格检查钢丝绳及各种吊具等。
若已达到报废标准,必须及时更换,并做好记录。
七、安全措施1、合理设置各台塔吊的吊物区,严禁在交叉区域内设置塔吊吊物区。
2、根据塔吊的安全高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提前安排塔吊顶升附着计划。
3、夜间施工时提供足够的照明条件。
尽量避开夜间施工,项目部吊装作业安排在光线好的白天作业。
4、保证塔吊机组有足够的正常维修、保养时间。
5、协调好塔吊的安全高差。
八、塔吊机组安全施工措施1、机组人员应严格遵守《塔式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
2、机组人员应严格遵守《塔式起重机“十不吊”规定》,严禁违章操作。
3、塔吊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上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