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体性《体性》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七篇,从作品风格(“体”)和作者性格(“性”)的关系来论述文学作品的风格特色。
刘勰以征圣、宗经的观点来强调或贬低某种风格,这给他的风格论带来一定局限。
但在理论上,他正确地总结了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明确了风格和个性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这对古代风格论的建立和发展,都是有益的。
夫情动而言形1,理发而文见2;盖沿隐以至显3,因内而符外者也4。
1情动而言形:《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形:表达。
2见:同现,显露,和上句“形”字意近。
3隐:指上文所说的“情”和“理”。
显:指上文所说的“言”和“文”。
4因内符外:《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
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
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符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
”人的感情如果激动了,就形成为语言,道理如果要表达,便体现为文章。
这是把隐藏在心中的情和理发表为明显的语言文字,表里应该是一致的。
然才有庸俊5,气有刚柔6,学有浅深,习有雅郑7并情性所铄8,陶染所凝9,是以笔区云谲10,文苑波诡者矣11。
5庸:平凡。
俊:杰出。
6气:指作者的气质。
刚柔:强弱。
7雅:雅乐。
郑:郑声。
这里是借“雅郑”指正与邪。
8情性:指先天的质性,包括才和气在内。
铄(shuò朔):原指金属的熔化,这里引申为影响的意思。
9陶染:指后天的影响,如学和习。
10笔区:和下句的“文苑”意义相近。
谲(jué决):变化。
11诡:反常。
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
”李善注引孟康曰:“言厦屋变巧,乃为云气水波相谲诡也。
”不过人的才华有平凡和杰出之分,气质有刚强和柔弱之别,学识有浅薄及湛深之异,习惯有雅正跟邪僻之差。
这些都是由人的情性所决定,并受后天的熏陶而成;这就造成创作领域内千变万化,奇谲如天上流云,诡秘似海上波涛。
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12;风趣刚柔13,宁或改其气14;事义浅深15,未闻乖其学16;体式雅郑17,鲜有反其习18:各师成心19,其异如面。
12翻:转动,这里有改变的意思。
13风:指作品所起的教育作用。
14宁:难道。
15事义:事情和意义。
《事类》篇说:“学贫者,迍邅于事义。
”16乖:不合。
17体:风格。
18鲜:少。
19 “各师”二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成心:本性,指作者的才、气、学、习。
《庄子·齐物论》:“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
”郭象注:“夫心之足以制一身之用者,谓之成心。
”那么,在写作上,文辞和道理的平凡或杰出,总是同作者的才华相一致的;作品的教育作用和趣味的刚健或柔弱,难道会和作者的气质有差别?所述事情和意义的浅显或湛深,也不会和作者的学识相反;所形成的风格的雅正或邪僻,很少和作者的习惯不同。
各人按照自己本性来写作,作品的风格就像人的面貌一样彼此互异。
若总其20,则数穷八体21:一曰典雅22,二曰远奥23,三曰精约24,四曰显附25,五曰繁缛26,六曰壮丽27,七曰新奇28,八曰轻靡29。
20总:综合。
涂:途径。
21穷:尽。
22典雅:指内容符合儒家学说,文辞比较庄重的。
典:儒家经典。
雅:正。
23远奥:指内容倾向道家,文辞比较玄妙的。
24精约:指论断精当,文辞凝炼的。
25显附:指说理清楚,文辞畅达的。
26繁缛(rù入):指铺叙详尽,文辞华丽的。
缛:采饰繁杂。
27壮丽:指陈义俊伟,文辞豪迈的。
28新奇:指内容新奇,文辞怪异的。
29轻靡:指内容浅薄,文辞浮华的。
靡:轻丽。
归根到底,不外八种风格:第一种是“典雅”,第二种是“远奥”,第三种是“精约”,第四种是“显附”,第五种是“繁缛”,第六种是“壮丽”,第七种是“新奇”,第八种是“轻靡”。
典雅者,熔式经诰30,方轨儒门者也31。
远奥者,馥采典文32,经理玄宗者也33。
精约者,核字省句34,剖析毫厘者也。
显附者,辞直义畅,者也35。
繁缛者,博喻酿采36,炜烨枝派者也37。
壮丽者,高论38,异采者也39。
新奇者,摈古竟今40,趣诡者也41。
轻靡者,浮文弱植42,缥缈者也43。
30熔式:取法。
诰:告诫之文,如《尚书》中的《汤诰》、《康诰》之类,这里泛指儒家经典。
31方轨:并驾。
《史记·苏秦传》:“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
”32馥(fù父):当作“复”。
复:深奥。
典:这里指法则。
33玄宗:指道家学说。
玄:幽远。
道家学说称为“玄学”,道教又称“玄教”。
34核:考查。
35切:切合。
厌:满足。
36酿:杂。
37炜烨(wěiyè委夜):明亮的样子。
枝派:树多枝叶,水分流派,这里指铺叙的夸张。
38宏:高大。
裁:判断,议论。
39烁(shuò朔):光彩。
异:指不同一般。
40摈:排斥。
41危侧:险僻。
42植:借为“志”。
《楚辞·招魂》:“弱颜固植。
”王逸注:“植,志也。
”43缥缈(piāomiǎo飘秒):即飘渺,恍惚不定之意,这里指内容的不切实。
所谓“典雅”,就是向经书学习,与儒家走相同的路的。
所谓“远奥”,就是文采比较含蓄而有法度,说理以道家学说为主的。
所谓“精约”,就是字句简练,分析精细的。
所谓“显附”,就是文辞质直,意义明畅,符合事物,使人满意的。
所谓“繁缛”,就是比喻广博,文采丰富,善于铺陈,光华四溢的。
所谓“壮丽”,就是议论高超,文采不凡的。
所谓“新奇”,就是弃旧趋新,以诡奇怪异为贵的。
所谓“轻靡”,就是辞藻浮华,情志无力,内容空泛,趋向庸俗的。
故雅与奇反,奥与显殊44,繁与约舛45,壮与轻乖46。
文辞根叶47,苑囿其中矣48。
44殊:不同。
45舛(chuǎn喘),违背,不合。
46乖:违背。
47根叶:这里指作品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各个方面。
48苑囿(yòu右):园林,这里作动词用。
这八种风格中,“典雅”和“新奇”相反,“远奥”和“显附”不同,“繁缛”和“精约”有异,“壮丽”和“轻靡”相别。
文章的各种表现,都不出这个范围了。
若夫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力居中,肇自血气1。
气以实志2,志以定言;3,莫非情性。
1肇(zhào照):开始。
血气:指先天的气质。
2“气以实志”二句:这里借用《左传·昭公九年》中的话:“味以行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
”杜注:“气和则志充;在心为志,发口为言。
”3吐纳:表达的意思。
英华:精华。
这八种风格常常变化,其成功在于学问;但才华也是个关键,这是从先天的气质来的。
培养气质以充实人的情志,情志确定文章的语言;文章能否写得精美,无不来自人的情性。
是以贾生俊发4,故文洁而体清;长卿傲诞5,故理侈而辞溢6;4贾生:指西汉著名作家贾谊。
俊发:英俊发扬,指其才性的豪迈。
《才略》篇说:“贾谊才颖,陵轶飞兔(超过飞驰的良马)。
”他的赋论疏奏,大胆抨击时政的很多,如《上疏陈政事》中提出:“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认为:“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即谀,皆非事实。
”(《汉书·贾谊传》)5长卿:西汉著名作家司马相如的字。
诞(dàn但):放诞。
《世说新语·品藻》注引嵇康《高士传·司马相如赞》:“长卿慢世,越礼自放。
犊鼻居市,不耻其状。
托疾避官,蔑此卿相。
乃赋《大人》,超然莫尚。
”6侈:过分,夸大。
溢:满。
《才略》:“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洞入夸艳,致名辞宗。
”因此,贾谊性格豪迈,所以文辞简洁而风格清新;司马相如性格狂放,所以说理夸张而辞藻过多;子云沈寂7,故志隐而味深8;子政简易9,故趣昭而事博10;7子云:西汉著名作家扬雄的字。
沈寂:性格沉静。
沈:同沉。
《汉书·扬雄传》:“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
……口吃。
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耆欲。
”8志隐而味深:《才略》篇说:“子云属意,辞人最深。
观其涯度幽远,搜选诡丽;而竭才以钻思,故能理赡而辞坚矣。
”9子政:西汉末年作家刘向的字。
简易:平易近人。
《汉书·刘向传》说:“向为人简易无威仪。
”10昭:明白。
事:指作品中引用的故事。
扬雄性格沉静,所以作品内容含蓄而意味深长;刘向性格坦率,所以文章中志趣明显而用事广博;孟坚11,故裁密而思靡12;平子淹通13,故虑周而藻密14;11孟坚:东汉初年著名历史家、文学家班固的字。
懿(yì意):温和。
《后汉书·班固传》说,班固“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
12裁密而思靡:《后汉书·班固传论》:“固文赡而事详。
若固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wěi伟)而不厌。
”李贤注:“激,扬也;诡,毁也;抑,退也;抗,进也;《尔雅》曰:“亹亹,犹勉也。
”靡:这里指细致。
13平子:东汉中年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的字。
淹通:深通。
《后汉书·张衡传》说,张衡“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14虑周:思考全面。
《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
”藻密:文采细密。
《杂文》:“张衡《七辨》,结采绵靡。
”班固性格雅正温和,所以论断精密而文思细致;张衡性格深沉通达,所以考虑周到而辞采细密;仲宣15,故颖出而才果16;公干17,故言壮而情骇18;15仲宣:“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字。
躁锐:急疾而锐利。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说王粲才锐:“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16颖(yǐng影)出:露锋芒。
果:决断,《才略》:“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
”17公干:“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字。
褊(biǎn扁):狭隘急遽。
18言壮而情骇:钟嵘《诗品》评刘桢的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
”骇:惊人。
王粲性急才锐,所以作品锋芒显露而才识果断;刘桢性格狭隘急遽,所以文辞有力而令人惊骇;嗣宗俶傥19,故而调远20;叔夜俊侠21,故兴高而采烈22;19嗣宗:三国魏国著名作家阮籍的字。
俶傥(tìtǎng):无拘无束的样子。
亦作“倜傥”。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曾说阮籍“倜傥放荡”。
20响逸而调远:《诗品》评阮籍的《咏怀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
”逸:高。
21叔夜:三国魏国著名作家嵇康的字。
侠:豪侠。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中说嵇康“尚奇任侠”。
《晋书·嵇康传》说:“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22兴(xìng幸):兴会,兴致。
采烈:辞采犀利。
阮籍性格放逸不羁,所以作品的音调就不同凡响;嵇康性格豪爽,所以作品兴会充沛而辞采犀利;安仁轻敏23,故锋发而韵流24;士衡矜重25,故情繁而辞隐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