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系统(一)音系统操作指南1、音响设备开、关机顺序应按由前到后顺序开机,即由音源设备,音频处理设备,信号切换设备(高清播放机,机顶盒,DVD,调音台等)到音频功率放大器。
关机时顺序相反,应先关功放。
这样操作可以防止开、关机对设备的冲击,防止烧毁功放和扬声器。
2、常用音响设备介绍(1)调音台基本结构均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输入部分(由话筒及录音设备线路输入到调音台);2)输出部分(由调音台输出到录音设备);3)监测部分(用表头、音箱、耳机监听所有信号);从话筒卡农插座到推子,称之为一“路”或一个“通道”。
所有的信号经分路输入,然后被增益、均衡、音量推予、声像和辅助部分控制,最后从右边输出。
在每一路背面都可找到Input(输入)口,模拟输入一般分为卡农XLR和大二芯TRS两种,话筒插口一般都有幻象供电,在台子上可以找到幻象电源标志为+48V。
每一个通道都有一种或几种规格的信号输入口,用于连接系统中的录音机、音源、合成器等的音频输出口,或者插上动圈、电容、无线话筒等。
信号输入插口分为低阻平衡输入(LO—Z卡侬)及高阻不平衡输入(HI—Z二芯)。
一般的音响设备的接法采用不平衡式,信号“+”、“-”的其中一端和信号线的屏蔽层公用。
例如:一芯屏蔽线,芯线是信号“+”,屏蔽线是信号“-”和地线。
这比没有屏蔽的平行线的感应噪声要少,属于筒易型不完全屏蔽。
专业音响设备的输入输出都采用平衡式两芯信号线,芯线信号分“+”、“-”传输,另外再接屏蔽线,“+”、“-”使用独立的地线,插头使用卡侬XLR插头。
和这些输入口紧连的通常是一个调节旋钮,称之为增益钮(gain),是用来调整信号输入量的,即当信号太强时对其削减,太弱时则对其提升,根据不同的接插形式增益自动识别调整响应电平范围,增益旋钮是作为声音输入调音台的第一个关口,调整适当,即可保证调音台下一级的处理电路能接收到充分且“干净”的信号。
增益下面有一个80HZ以下切除按钮,用于降低低频噪声和人声应用中阻断80HZ以下无用频率。
当增益旋钮设置好以后,就可以使用通道的音量推子(通常位于调音台面板的最下端)来确定该通道信号发送给总线的音量大小。
音量推子实际上是一个衰减器,用于对该通道的输出信号进行衰减。
当推子位于最下端(或音量旋钮位于最左端)时,信号被无穷衰减,这时,该通道没有信号输出。
推子学名“推拉衰减器”,俗称“推子”。
正确的使用应是推子放在0刻度,用增益钮调好输入电平,当信号出现波动需要调整时,再使用推子。
推子旁边的,是输出总线选择开关。
每一路信号进行适当处理之后,可按下总线选择开关,把信号接往一路或多路输出,当然也可以把多路输入信号组成一路输出。
我们用的调音台是四编组两总线型的,我们可以把信号分配到6路输出。
选择按钮有:1-2、3-4 group (组输出)和mas(总输出)。
在音量推子的上方,有一个声像(pan)旋钮,声相旋钮用于调整信号的左、右平衡,位置处于通道电位器电平调整之后。
并且各个输入通道信号在第1—2组和第3—4组间声相位置定位也是由这个旋钮决定的。
如果旋钮位置在中间,声相位置也在中间。
旋钮调向左边,定位就在1或3组。
旋刍调向右边,定位就在2或4组。
还有峰值(pk)过载指示是用于警告输入信号瞬间过载,指示灯将在峰值(信号过大发生失真的电平)电平下面3dB时发光,便于帮助设置增益开关的位置。
台子在音量推子和声像旋钮之间还设计了两个按钮:静音(mute)和监听(solo)按钮。
静音按钮可以不用动音量推子就可将混音总线中该通道的信号关闭。
当该通道的输出音量已经被精确调整好而不想再去碰它时,这个功能是很有用的。
当监听按钮被按下时,则其他的通道声音无法发送到监听音箱内。
调音台都提供了一套的通道均衡。
四段均衡分为treble(高音)、hi mid(中高音)、lo mid(中低音)、bass(低音)进行提升或衰减的旋钮。
另外还增加了两个选择hi mid/lo mid中频点的旋钮freq HZ (频率),我们称之为全参数中频均衡。
其功能不但能选定中央频点,而且还能选择一段频率范围来实施提升或衰减。
四段均衡最末端设有一个eq on的按键,其作用是控制信号是否需要通过均衡器处理。
一般调音台每个通道都设计了6个辅助发送通道(fx/mon/aux), 也可称效果发送钮。
这些旋钮可以控制该通道信号发送给各辅助输出口(fx/mon/auxSEND)的信号量,几个通道的信号可以通过辅助旋钮同时辅出到一个辅助口。
当辅助输出口连接了周遍音频处理设备后,则由辅助口输出的信号通过效果器处理后,由音频处理设备的输出口返回至调音台的辅助返回输入口(fx/mon/aux RETURN),然后同总线信号进行混合。
最终,由各通道输出的信号混合在一起,然后进入立体声总线。
总线控制部分有一个主音量推子(masters)、编组(group)1-4号辅助输出推子。
调音台有两个VU(Volume Unit 的缩写,意思为音量指示)指示器。
这里指LED(发光二极管)方式的电平表。
用以监控总输出量、mon1,2输出量,监听信号电平等各项指标。
还有其他如:pre(前级)、post(后级)、bal(平衡)等功能,调试完成后均无须作改动。
总结以上,调音台的作用是:1)拾取信号,进行放大;2)按需要进行高、中、低音的音调均衡;3)将信号按需要送入母线或进行编组控制;4)对送入辅助母线的信号进行艺术处理;5)按要求进行输出控制。
(2)专业功率放大器专业放大器在使用中需要连续长时间高负载工作,专业放大器与一般音响用的放大器相比,在设计上更重视长时间使用的耐久性和构造上的可靠性。
放大器对扩声的音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全套音响设备中所占比例约30%。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音响设备的性能及作用就要重视放大器的设置。
不然,高质量的扩声系统是不能发挥作用的。
单体式放大器属于一个独立的组件,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自行组合音响系统,一般一台功放由两个通道组成。
原理上功率放大器的额定输出功率应当等于音箱的额定功率,但由于功放管在过载后将出现严重的非线性失真,所以通常有意提高放大器的额定输出功率,使之大于扬声器的额定功率。
通常情况下功放的输出功率比音箱的标称功率大30%。
若是音箱的功率比功放的功率小得太多,在使用功放时应格外小心,音量应由小至大逐渐调节,且不可过大,否则会损坏音箱。
在实际工作中,功放输出功率比较大,对提高音质有利。
另外,音源的动态范围很大,要十分注意功放的瞬间过载引起音箱的损坏。
平均输出功率是指长时间连续工作的功率;峰值功率是指在短时间内承受的最大的功率,它要比额定功率大很多。
功放输出电平显示器:显示器为彩色发光二极管,用于即时显示功放的电平高度。
正常的电平处于绿色;当功放要求传送高音的持续性的信号时,电平信号处于黄色;在演出的音频信号高峰时,红色发光二极管闪亮(时而闪亮),以上均为正常现象。
如果红色发光二极管一直亮着,这说明功放可能过载。
在一路功放驱动多路扬声器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这时应减小起前端设备(如调音台)的输出量,以消除这种过载现象。
(二)音响器材日常保养与维护1、音响器材正常的工作温度应该为18℃~45℃。
温度太低会降低某些机器(如电子管机)的灵敏度;太高则容易烧坏元器件,或使元器件提早老化。
2、音响器材切忌阳光直射,也要避免靠近热源,如取暖器。
3、音响器材用完后,各功能键要复位。
如果功能键长期不复位,其牵拉钮簧长时期处于受力状态,就容易造成功能失常。
4、开关音响电源之前,把功放和调音台的音量电位器旋至最小,这是对功放和音箱的一项最有效的保护手段。
这时候功放的功率放大几乎为零,至少在误操作时也不至于对音箱造成危害。
5、机器要常用。
常用反而能延长机器寿命,如一些带电机的部体(录音座、激光唱机、激光视盘机等)。
如果长期不转动,部分机件还会变形。
6、要定期通电。
在长期不使用的情况下尤其在潮湿、高温季节,最好每天通电半小时。
这样可利用机内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来驱除潮气,避免内部线圈、扬声器音圈、变压器等受潮霉断。
7、每隔一段时间要用干净潮湿的软棉布擦拭机器表面;不用时,应用防尘罩或盖布把机器盖上,防止灰尘入内。
8、从电子学的原理来说,任何电子设备在带电工作状态都不应该连接或断开其它设备,带电插拨有源设备是十分危险的。
(三)常见故障解决1、系统安全注意事项设备在日常使用中要注意保持清洁和防尘,而且切忌勤开勤关。
比如:在开启系统后不要马上就关闭系统,这样会较容易损伤设备,虽然在系统控制编写程序时已注意到该事项,作了一定的保护功能。
遵循以下安全原则有助于确保您的人身安全,并防止器材或整个系统受到潜在的损害:(1)请勿尝试自行维修组成系统的所有器材,请始终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进行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2)请保持所有器材的通风畅顺,否则可能会导致器材内部组件短路而引起火灾或触电事件,甚至可能会因此造成整个系统的崩溃。
(3)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电击事件,不要尝试对系统的器材进行带电维修和安装。
(4)本系统的大部分器材都经过了严格的电磁辐射(EMC)或类似的安全验证,一般情况不会对其它电子产品产生干扰,但在系统需要增加电子器材设备时,请注意您选择的产品有无通过类似的测试验证,以免对现有的系统产生干扰。
(5)断开所有电缆连接时,请针对不同的电缆连接头方式,捂紧连接器进行拔插,请勿使用蛮力强拉电缆。
连接电缆之前,请确认两个连接头的朝向正确并对齐。
(6)保持电子系统运行的基本清洁环境,做到无烟雾、无灰尘,因为烟雾和灰尘对投影机以及所有电子器材的损害较大。
(7)其它安全说明或详细的注意事项请参考附件的产品说明书。
2、整个系统不能启动原因及处理办法(1)电源时序器有故,无法接收中控系统的指令,可以采取手工启动的方式应急处理。
(四)音频故障原因及处理办法1、定义举例与多媒体播放、制作有关的软硬件故障。
2、可能的故障现象(1)播放CD、VCD或DVD等报错、死机;(2)播放多媒体软件时,有图像无声或无图像有声音;(3)播放声音时有杂音,声音异常、无声;(4)声音过小或过大,且不能调节;(5)不能录音、播放的录音杂音很大或声音较小;(6)设备安装异常。
3、可能涉及的部件音频板卡或设备、主板、内存、光驱、磁盘介质、机箱等。
4、判断要点/顺序(1)维修前的准备A.除必备的维修工具外,应准备最新的设备驱动、补丁程序、主板BIOS、最新的DirectX,标准格式的音频文件(CD、WAV文件)、视频文件(VCD、DVD);B.熟悉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各项设置,如WINDOWS下声音属性的设置、声卡/显卡附带应用软件的设置、视频盒/卡应用软件的设置等;C.有针对性的了解用户的信息,主要了解:出现故障前是否安装过新硬件、软件、重装过系统(包括一键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