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文言文阅读精选

初中文言文阅读精选

初中文言文阅读精选(一)(12)李愬至唐州,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

或以军政不肃为言,曰:“吾非不知也。

袁尚书专以恩惠怀贼,贼易之,闻吾至,必增备,吾故示之以不肃。

彼必以吾为懦而懈惰,然后可图也。

”贼果轻愬名位素微,遂不为备。

李愬谋袭蔡州,遣马少良将十余骑巡逻,遇丁士良,与战,擒之。

士良,元济①骁将,常为东边患,众请刳其心,愬许之。

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

愬曰:“真丈夫也!”命释其缚。

士良乃自言:“昨日力屈,复为公所擒,亦分死矣,今公生之,请尽死以报德!”愬乃给其衣服器械,署为捉生将。

李愬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李愬将攻吴房,诸将曰:“今日往亡。

”愬曰:“吾兵少,不足战,宜岀其不意。

”遂往,克其外城,余众保子城,不敢岀。

愬引兵还以诱之,淮西将孙献忠果以骁骑五百追击其背。

众惊,将走,愬下马据胡床②,令曰:“敢退者斩!”返旌力战,献忠死,贼乃退。

【注】①元济:指判将首领吴元济。

②胡床:室具。

1.下列句中的“其”与“遂往,克其外城”听“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其真无马邪B.公问其故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D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2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李愬以“不肃”示贼军,目的在于诱导贼军轻敌,不做防备。

B.李愬先要杀丁士良,后又重用他,可见李愬是一个爱将才的人。

C李愬亲自询问投降士兵,可以看岀他善待战俘,宽厚仁慈的品性。

D.李愬岀其不意攻打吴房,并严令部下不许后退,充分表现了李愬用兵的机智与勇武。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贼易之易:②遣马少良将十余骑巡逻将:③今公生之生:④众惊,将走走:4.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

译文:(2)愬下马据胡床②,令曰:“敢退者斩!”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7分)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

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洛阳,树园圃,为逸老⑤地。

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⑥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 ”及卒,谥文正。

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

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选自《续资治鉴》卷五十二,有删节)【注】①矫厉:振奋。

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

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

④治第:建府宅。

⑤逸老:安享晚年。

⑥形骸:形体、身体。

1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2分)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2.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感激论天下事:(2)吾今年逾六十:(3)乃谋治第树园圃:(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译文:4.文章结尾写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应,用意何在?(4分)答: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请说说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体表现。

(4分)答:(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1-4题。

(14分)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⑤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

③凫:野鸭。

④莳:移植。

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嘯”句,东皋由此而来。

1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 无妻子( ) ② 日与对酌( )③ 群有奴婢数人( )④ 终于家()(1)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2分) 译文: (2) 例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 2分)译文:4.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王绩的“性简傲”,请你概括岀两点。

( 2分)答:(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3题(10分)【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宇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项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 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日:“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 妄言,族矣! ”粱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摘自《史记•项羽本纪》)【注】①下相:古县名,在今江苏宿迁境内•②项梁:项羽的叔父.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⑴辍耕之垄上() ⑵若为佣耕( )⑶毋妄言,族矣( ) ⑷皆已惮籍矣()2. 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绩爱其真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C.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 两处朗读停顿。

(2 分) 遂相近结庐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2 分)B.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与(《醉翁亭记》) D.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5分)秦兴师临周求九鼎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 患之。

颜率请借救于齐。

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

与秦,不若归之大国。

愿大王图之。

”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

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

颜率复诣齐。

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齐王曰:“寡人 将寄径于梁。

”颜率曰:“不可。

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

鼎入梁,必不岀。

”齐王曰:“寡人 将寄径于楚。

”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

鼎入楚,必不岀。

”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

”齐王曰:“子 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颜率:人名。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分) (1) 周君患之( )(2)发师救周((3) 颜率复诣齐( ) (4) 子之数来者(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2 分)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 每假借于藏书之 家(《送东阳马生序》)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3•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译文:(2) —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译文:(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使楚》) 译文:4.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岀了自己的看法。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 怎样的评价呢?请简述理由。

(3分)A. 子之数来者B. 寡人将寄径于梁C. 齐王乃止D 发师救周,而秦兵罢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

译文:答:(六)王冕僧寺夜读(9分)王冕者,诸暨①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

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亡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③。

父怒,挞④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岀,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⑥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⑦。

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⑨。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⑩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诸暨(j D :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

②陇:通“垄”,田埂。

③蹊田:践踏田地。

④ 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⑤执策:“策”通“册”,拿着书。

⑥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

⑦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狞:凶恶。

⑧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⑨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⑩被:通“披”,穿。

1.(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父命牧牛陇上()(2)亡其牛()(3)或牵牛来责蹊田()(4)门人事冕如事性()2. (3分)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答:3. (4分)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夜潜岀,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译文:(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译文:(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共10分)申屠献鼎洛阳布衣申屠敦①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

云螭②斜错,其文③烂如④也。

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⑤象而铸之。

淬⑥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

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

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

敦偶在坐,心知为普生物也,乃曰:“敦其有鼎,其形酷肖是。

第⑦不知孰真耳。

”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

”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

”敦不平,辩数不已。

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

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选自《宋文宪公全集》【注释】①申屠敦:人名。

申屠,复姓。

②云璃(Ch i)小指鼎上所雕的云和璃的图形。

璃是传说中一种似龙而无角的动物。

③文:花纹。

④烂如:明亮有光彩的样子。

如,形容词词尾。

⑤金工:铸造金属器物的工人。

⑥淬(CUi):铸造器物时把它烧红,浸人水中,以增加硬度。

⑦第:但,只。

1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

(2分)呼金工象而铸之象:贵人宝之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