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楚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
”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
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
”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说符篇》)
【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
②社稷:指国家。
③身治:自身修养好。
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詹何对曰对:(2)故本在身本: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15.楚庄王在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3分)
2015年——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袁黄①公力行节俭,与缙坤②相约:每会荤③素五品,不许宰牲。
然县门左右各有熟食店,具来已久,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已而渐少,期年之后,并无一家卖熟食者。
盖向来买食,皆由讼者邀宴吏胥④。
今公随问随结,庭无滞狱,买者鲜少,则卖者折
阅⑤,故皆徙业耳。
节选自《感应篇》)
【注释】 1 袁黄:号了凡,明朝万历年间曾做知县,有《了凡四训》传世。
2 缙坤: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
3 荤:指葱姜蒜等辛辣味的菜。
4 胥(xū):小官吏。
5 折阅:亏损。
1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
(1)期年之后期年:
(2)皆由讼者邀宴吏胥皆: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日杀牲甚众,公亦不能禁也。
译文:
15. 结合选文,举例说明袁黄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答:
2016年——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李侍郎绂,性聪慧。
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
每一翻绎,无不成诵。
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
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侍郎:古代官名。
绂(fú):李绂,人名。
赀(zī):通“资”,钱财。
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
《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
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
(1)少时家贫少:
(2)无不立对对: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译文:
15.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答:
陆绩怀橘
陆绩,三国时吴人也。
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
绩年六,于九江见袁术(当时的大豪强)。
术令人出橘食之。
绩怀(装到怀里)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术笑曰:"陆郎作客而怀橘,何为耶?"绩跪对曰:"是橘甘,欲怀而遗(送)母。
"术曰:"陆郎幼而
知孝,大必成才。
"术奇之,后常称说。
1.用"/"划分下边句子节奏。
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2.翻译:是橘甘,欲怀而遗母。
译文:
3.请评价"陆绩怀橘"的行为。
罗生还镯
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①赴会试。
仆于途中拾一金镯。
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②,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先生怒,欲亲赍③付还。
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
"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竟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
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次寻死。
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④,赖人解救。
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
急行至京,试期已届⑤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注释】①孝廉:"举人"的别称。
②给:充足。
③赍(jī):以物送人。
④投缳:上吊自杀。
⑤届(è):到。
【阅读训练】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质为费2.仆叩首;且屈指曰
3.竟寻至其家4.鞭笞流血
.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6.举家感激
二、请你简单概括罗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
2.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
答案
2014年13.(1)回答(2)根本,基础
14.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
道理)。
15.修养自身是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2015年13.(1)满一年(2)全,都
14.每天宰杀很多家畜,袁公也不能禁止。
15.由“与缙绅相约:每会荤素五品”和“随问随结,庭无滞狱”,可以看出袁黄是一个力行节俭、勤于政事的人。
2016年13. (1)年幼(2)回答
14. 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15. 李拨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
“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
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参考译文】
124、陆绩怀橘
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吴国人。
他的父亲陆康,曾经担任过庐江太守,和袁术关系很好。
又精通天文和历法。
陆绩六岁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
袁术命令下人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
陆绩把三个橘子藏在了胸怀,等到告别的时候,跪着向袁术拜谢。
不料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滚落到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绩,你来别人家做客,竟暗地里藏了主人的橘子,这是为什么呢?"陆绩跪在地上,回答道:"这橘子很甜,我想起带几只橘子回去给母亲吃。
"袁术说:"陆郎你那么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长大后必定是人才。
"袁术认为陆绩十分与众不同,后来经常向别人称赞陆绩怀桔的美德。
感情到了至真的地方,便不拘小节了,更何况是六岁的陆绩,一个橘子还不忘带给母亲,这真是千古佳文.现在有人在席间在怀里藏果,想逗弄小孩。
同样藏到怀里回去,何不把爱子之心变为爱父母之心呢。
奇才陆绩,可以作为典范。
【参考答案】
124、1.绩怀三枚/临行拜辞术/而橘坠地。
2.这橘子甘甜,想要装到怀里送给母亲。
3.陆绩小时候就知道孝敬母亲,顾念母亲,难能可贵。
191、《罗生还镯》
译文:罗一峰先生,名字叫罗伦,以举人的身份去考试。
奴仆在路上捡着一个金镯子。
走到第5天的时候,罗生担心旅费不够,奴仆说:"不用担心,我在经过山东的某个地方捡到一个金镯子,可以变卖成旅费。
"先生很生气,要亲自还给失主。
奴仆磕头劝阻,而且算了算日程说:"往返必定耽误了考试的日子,不行。
"罗生说:"这肯定是女婢或者是哪个仆人遗失的,万一主人拷打询问,因为这个死人,是谁的责任呢?我宁愿不去考试,不忍心让人死于非命啊。
"竟然寻到失主的家,原来是因为女主人遗落在洗脸盆,而奴婢不小心掉在了地上。
女主人怀疑是奴婢偷的,用鞭子打奴婢到流血,奴婢几次寻死。
丈夫又怀疑妻子有私情,辱骂不停,妻子愤怒而跳河自尽,多亏得到他人相救。
罗生到了,把镯子给了主人,全家都很感激。
急急忙忙赶到京城,考试的期限已经开始了。
罗伦慌慌张张交了试卷,竟然中了状元及第.
答案:一、1.典当、抵押2.弯曲3.最后4.打5.先前6.全二、拾金不昧,先人后己。
三、1.先前在山东某处拾到一只金手镯,可以典当作为旅费。
2.不忍心让人死于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