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月份驾驶员安全教育记录

月份驾驶员安全教育记录

3.不准开带病车
车辆技术状况的好坏,也是保证安全行车的重要前提之一,驾驶技术状况差的车辆,事故隐患显着增加,对于保证行车安全的威胁最大,特别是刹车、雨刮、灯光等机构有毛病的车辆千万不能上路行驶。在行车中,一定要加强车辆例保工作,坚持做好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坚决杜绝驾驶带病车和凑合车;
4.未经批准严禁将车交外单位人员使用和公车私用。对于违反规定的驾驶员一经查实,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给单位造成严重后果者,单位可解除其劳动合同,并要求当事人赔偿。
5.驾驶员带车回家,应将车停放在正规、安全的地方。不按规定停放车辆导致车辆损毁或失窃,保险公司不能理赔的费用由驾驶员负责赔偿,并视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处理。
10.超车时,估计好距离和双方车速,情况正常时,应鸣号、开左转向灯,从超车道超越前车,不准从右侧超车。
11.驶出高速公路时,注意路口预告牌,将车从主车道分流出来进入减速车道减速,经匝道进入一般公路。
12.高速路上慎停车,如果车辆出现事故,应提前开启转向灯,驶离行车道,按规定停在应急停车带或右侧路肩上。如果车辆确寸步难行,不能离开行车道,必须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后方150米处设置警告标志(长途出行最好带上三角警示牌),夜间还要同时开启示宽灯、尾灯。如果出现的故障比较严重,或者是交通事故,车主应该拨打122或者找专业的救援车、清障车拖拉牵引,以避免造成更大的交通事故。
驾驶员教育记录
时间:2012-7-3
地点:
主持人:
讲课人:
受教育人(签字):
教育内容:针对夏季的正式来临,重点说明安全驾驶中应注意的事项
夏季是公路交通事故的高发季节。人在高温的环境里会使大脑的运动区域功能下降,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均会降低。
一、驾驶员首先要做好防范工作,做到以下几点:
3.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
4.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宽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距离;
4.不准强超抢会
强超抢会是一种严重的违章行为,它是安全行车的大敌,是行车安全中的最大隐患之一,这种违章行为不制止,安全目标就无法实现。一定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实施条例》,坚决制止强超抢会的严重违章行为发生。对有这种违章行为的驾驶员,会严肃处理。
5.不准开麻痹车
安全来自警惕,事故出自麻痹。要保证行车安全,就必须警钟长鸣,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车辆行驶中,很容易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如果说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思想麻痹,就难以处理各种险情,就会遇到险情时惊慌失措,措施不及而发生事故。所以,驾驶员在行车时精力一定要高度集中,才能应付和处理行车中容易出现的各种情况,不能开麻痹车。
4.防打滑:经常检查水泵工作情况和风扇皮带张紧力。风扇皮带上不可沾油,防止风扇皮带打滑。经常注意水泵漏水情况。皮带的破旧,也许就是发动机其它部件故障的前兆 。皮带保养误区:皮带并不是越紧越好。
夏季夜晚行车还应注意乘凉人,特别是在闷热天气,人们到路边乘凉较多,应放慢车速,防止发生意外交通事故。
驾驶员教育记录
时间:2012-7-10
地点:
主持人:
讲课人:
受教育人(签字):
教育内容:驾驶员交通行为的规范,了解驾驶机动车中不得有的行为
一、减少交通事故,做到文明驾驶,规范自身的交通行业,做到以下几点:
1.学习交通法规,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服从交通民警指挥。文明驾驶,礼貌行车。
2.坚持车辆“三检制度”,安全设备保持安全有效,不驾驶机件失灵、违章装载的车辆,车容要保持整洁。
车辆行驶中尤其是雨季行车时除了严格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跟车距离外,在大雨视线不好,路况不熟,被淹路段水位深度不清楚等情况下,千万不能冒险行车,盲目通过,一定要搞清情况,有安全把握时才能继续行驶。
二、二注意:
1.注意避让行人。
对驾驶人员来说,能够注意分析不同行人的不同心理反应特性,对于避免行人交通事故保证行车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有的行人明知车开来也不避让,他们认为车是人开的,不会撞人也不敢撞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驾驶员千万不要急躁和赌气,应当降低车速时,鸣笛,耐心地设法通过。有些行人进过程中思想高度集中,对鸣笛声无反应,驾驶人员应对这种行人小心绕行,切勿车近时突然鸣笛惊吓,以免由于突然受惊吓乱躲而造成事故。
6.不准开疲劳车
驾驶员必须要有旺盛的精力才能应付和处理各种突发出现的情况。因此,开疲劳车赶路程、赶时间,更容易发生事故,特别是夜间行车,不安全的因素更多,因为夜间行车视线不好,对于突状况容易判断失误,处理不当而发生事故。所以,行车中,更要处理好任务与安全,效益与安全的关系,坚决杜绝开疲劳车的现象。
7.不准开冒险车
二、驾驶机动车中以下行为不得有:
1.在车门、车厢没有关好时行车;
2.在机动车驾驶室的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妨碍驾驶人视线的物品;
3.下陡坡时熄火或者空挡滑行;
4.向道路上抛撒物品;
驾驶员教育记录
时间:2012-7-17
地点:
主持人:
讲课人:
受教育人(签字):
教育内容:安全行驶、避免交通事故,做到八不准、二注意、 一熟悉
(4)超速行驶时,驾驶员精神紧张,心理和生理能量消耗大,容易疲劳。
(5)驾驶员会对相对运动速度的变化估计不足而造成措施过迟,影响整个驾驶员操作的及时和准确性。
(6)弯路上行驶更不可超速,在弯道上行驶。车辆的稳定性降低,由于横向离心力的大小与车速成正比,车速越快易发生翻车事故。而且弯道上行驶视距短,不利观察,尤其夜间行车时灯光照射不到弯处,更难发现车前方情况。盲目开快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1.要保持充沛的精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
2.出车时随车携带一些水和防暑药品。行车途中如出现头晕、心悸、困乏、无力时,应快找荫凉地点停车,用冷水洗洗脸,活动一下,喝点清凉饮料。感到精神好些再上路,千万不可勉强驾驶。
二、夏季行车五防
1.防爆胎:夏天气温高,轮胎温度随着增高,橡胶易软化,严重时会出现烧胎现象。车辆高速行驶中遇到坚硬物极易爆胎。因此,在行车中要随时检查轮胎气压,发现轮胎过热,气压过高,应将车停在阴凉处降温,不要用冷水泼冲,也不要放气,否则会导致途中爆胎和轮胎的早期损坏 。
二、随车证件、随车工具的管理
在前风挡玻璃右上角处贴“年检贴”、“交强险贴”和“环保标”,驾驶车辆必须随车携带“车辆行驶证”和驾驶员的“驾驶证”。最好再随车携带车辆的使用手册等随车文件,便于发生故障时能够就近查找服务站的联系电话。并随车携带千斤顶、拖车绳及备胎。
三、汽车在运行中各种紧急事态常有发生,如避险措施得当可起到减轻或消除事故的作用。因此,驾驶员在处理紧急事态时,应本着“沉着冷静,先方向后制动,先人后物,避重就轻,先人后已”的原则。以下介绍汽车运行中常见突发性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法。
2.防气阻:由于夏天气温高,散热速度受到限制,汽车行驶途中行驶速度慢,发动机转速高,散热困难,易出现行驶“气阻”。有时发动机稍停熄几分钟就难以启动,这是供油中断。一旦发生气阻,应立即停车降温,排除故障。
3.防缺水:高温天气行车,水箱内的水蒸发加快,要时刻注意检查冷却水量,注意水温表。发现缺水时要立即停车,但不可马上加水,而应等怠速运转降温后再补充水,并要注意不要马上打开散热器盖,以防烫伤。
6.驾车行经人行横道、电、汽车站或车多人多的繁华街道,要减速慢行或停车避让。
7.要注意礼让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和礼宾警卫车队,不准乱插礼宾警卫车队。
8.停放车辆时,应在停车场或指定地点的停车位内依次有序停放,严禁乱停乱放。停放时要关闭电路,拉好制动器,锁好车门。短时间临时停放,驾驶员不得离开车辆。
6.行车时随时注意路边和道路上空的标志标线,并适当靠右行驶,避免辗压右侧车道分道线,以利于后车超车有足够的侧向距离。
7.请不要在主线车道上倒车、掉头、横穿,不准超过中央分隔带。
8.不要妨碍执行任务的消防、急救、公安、抢险等车辆的通行。
9.高速行驶要始终握稳方向盘,改变车道或超车时,转向角度不要太大,防止车速过快车辆飘移。需要制动时,分几次制动为好,不要一脚踩死,防止车辆跑偏。
(2)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宽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距离;
(3)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宽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5.应当严格区分车道的职能,分车道行驶,一般情况下走主行车道,只有超车时,才使用超车道,保证车流畅通。
驾驶员教育记录
时间:2012-7-31
地点:
主持人:
讲课人:
受教育人(签字):
教育内容:车辆使用管理规定及随车工具和随车证件的管理
车辆在行驶途中故障应急处理;汽车自燃的原因与预防
一、车辆使用管理规定:
1.车辆实行专人(驾驶员)定车负责的管理办法。特殊情况,经公司与一汽丰田协调并批准,方可临时调换使用。
3.驾驶车辆须随身携带驾驶证、行驶证;不准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相符的车辆,严禁车交给非司机驾驶。不驾驶超员、超载的车辆。
4.驾驶车辆时要精神集中,不准在驾驶车辆时闲谈、吸烟、饮食,严禁疲劳驾驶、酒后开车。
5.礼让三先,不超速行驶,不强行超车,不乱掉头,不闯单、禁行线,不闯红(黄)灯,不抢道,不插队,不乱鸣喇叭,不开赌气车、英雄车。
行人在路边行走或休息时,车辆将来时为躲避灰尘、泥土等,有时会突然从路的一侧跑到另一侧,在这时,驾驶员应减速慢行,随时作好停车准备。老人、病弱的行人,一般反应较慢、力不从心、行动迟缓、缺乏避车的能力,小孩不懂交通规则,在马路上追逐玩耍,遇车则四处乱跑,驾驶人员应十分注意他们的动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