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编:高一历史组 2013年【明确目标——课标要求】1.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3.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1.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历史意义。
2.掌握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探索过程及影响。
3.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和结果。
4.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5理解“工农武装割据”科学性和重大意义。
6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伟大意义 。
【学生展示——基础知识,学生自主整理】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分四个阶段;中共成立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1927】 国共第一次合作,打倒列强,除军阀。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国共对峙,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国共再度对抗,中共打败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新中国。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一)条件:1.经济基础: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阶级基础: ___ 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思想基础:十月革命后, 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 _______________ ;4.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 的建立。
5.国际: 的帮助。
(二)成立:1.召开:_______ 年_____月,先在上海法租界,后移至 ___________________ 。
2.内容:①党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党的性质是 _________。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选举 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 ,李达负责宣传 。
3.意义:“一大”召开宣告中共成立,中国出现了以_________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
(三)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中共现阶段的目标为 ____________。
建立______________ 。
(四)工人运动首次高潮:(1922年-1923年)1.主要原因:中共成立后党中心任务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领导机构:1921年8月成立最高领导机构 ___________ 。
2.概况:以 ____________ 为起点, ____________ 为终点。
结果:失败3.教训:中共认识到必须_________________ ,建立____________ 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924---1927】(一)国共第一次合作:1.背景:(1)中共 ①1922年6月,中共发表《____________ 》,明确提出建立____________②1923年,中共________,确立了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针。
(2)孙中山方面:接受了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
(3)共产国际的帮助。
2.合作标志: 1924年1月,__________召开,。
孙中山重新阐释了 ____ _________ ,确定 ____ 、 __ 、 __ 三大政策。
标志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 合作意义:在国共合作推动下,____________ 在全国蓬勃开展起来。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1.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
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2.广州国民政府成立:1925年成立,并编建_________________。
3.国民革命运动高潮----北伐战争(1)1926 年7月,正式出师北伐。
目的是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统一中国。
(2)打击目标:直系军阀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奉系军阀______________。
(3)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为配合北伐,1926年10月到1927年3月,在 领导下,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取得了胜利。
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是革命势力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
(4)北伐成果:消灭了_________ 、___________所部,_______ 被打败,退守________。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4.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国民党右派_________、_________先后发动了反共的“ ”和“ ”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国共合作破裂, ______ 失败。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一)武装起义1.南昌起义:(1)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意义:打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七会议:确立了 ___ 和 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根据 决议,毛泽东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1927年9月9日 __ 秋收起义爆发。
(二)工农武装割据(井冈山道路)1.井冈星火: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 地区,创建了__________ ,开展_______。
走出了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井冈山道路。
2.井冈山道路,是 的正确道路。
中国革命的策略发生了转变。
3.星火燎原: 从1928年到1930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开辟了一系列农村革命根据地。
红军也不断发展壮大。
4.历史地位:表明中国革命策略和战略发生重大变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民主革命道路(三)红军长征1.背景:(1)1931年, 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蒋介石采取 政策。
(3)由于王明 错误的领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______。
(直接原因)2.经过:(1)1934年10月,主力红军撤离 ,北上长征。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召开,内容_______________ 。
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 。
(3)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在长征途中,中共发表《 》。
提出了 ___ 的主张。
3.结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_______。
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在甘肃 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中共以 为中心,建立 革命根据地。
(四)西安事变1.历史背景:(1)日本发动华北事变,民族危机加深。
蒋介石执行 “攘外必先安内”方针,围剿红军。
(2)中共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强烈感召着各进步阶级和力量共同抗日(3)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部分化,进步将领,拒绝执行蒋的政策,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2.经过:_______年12月12日, 、 发动西安事变,扣留了在西安督促“剿共”的蒋介石及多名国民党军政要员,并通电全国,呼吁 , 。
3. 结果: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的原因 1,________ 2 , _________4.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 _________ 的建立和 ___________ 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四、抗日战争:【1937 ----1945】1.抗战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 事变,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 ______ 的开始。
日军罪行:(1)战争期间,日本军队用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残害中国人民,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1937年12月,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______。
(3)日军在占领区推行“ _ ”、 “__”和“ ”,进行残暴的统治。
3.国共第二次合作背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民族危亡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
这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个战场:抗日战争中,既存在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存在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有力地遏制了侵华日军的步伐。
①正面战场:国民党组织了 ___ 、 ____ 、__ 等十几次大的会战。
②敌后战场: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取得 ____大捷。
是八路军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胜利。
1940年 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取得了“_______________”的胜利。
5.胜利: 年__月__日,日本宣布 ,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结束。
6.历史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 的反侵略战争。
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2)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 。
(3)中国国际地位得以提高,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7. 胜利原因。
(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
(2)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援助。
五、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一)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①时间:1945年8月28日—1945年10月10日②结果:签订了《__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确定了______________的方针。
2.政治协商会议:根据“双十协定”,________________ 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于________年在_________举行。
再次确认和平建国的途径。
3.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1)政治协商会议后,国民党继续坚持___________ 的方针,暗杀了著名民主人士_________。
(2)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公然推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路线。
(二)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1949年)1.全面内战爆发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过程:(1)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夏)①粉碎全面进攻: 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