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CU6月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ICU6月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烧伤面积不足10%
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49%;或Ⅲ。烧伤面积

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

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

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
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面

积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
烧伤的临床分期
休克期(急性渗出期) 2~3h最快,8h 达高峰,12~36h减缓,48h后趋于稳定。
BE mmol/
L
-7.8 ↓
SaO2 %
93.9
06-11 7.430 27.2 ↑ 152 19.2 -6.3 ↓ 100
06-19 7.399 40.1 ↑ 19.1 23.0 -0.1 99↓
#
其它检查
★X线提示: 右髌骨外上份透亮线影,骨折?
后证实无骨折
#
•相关疾病知识
#
烧伤病人的护理
器功能的维护 护理:密切观察;协助处理创面;正确使
用抗生素;做好消毒隔离和一般护理。
#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
2.皮肤完整 性受损
3.体液不足
4.躯体移动障 碍
主要护理问题
5、电解质 紊乱
6.舒适的改 变
7.便秘
8.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 要量)
主要护理问题
9、焦虑、 恐惧
10、自理缺陷
11.自我形 象紊乱
#
病情介绍
• 股直肌部分断裂、外露,伤口内煤渣污染、 活动性出血,右臀部及大腿外侧散在大量小 创口,创口内大量煤渣异物嵌入,伤口重度 污染,伤口周围软组织大面积烧灼伤、渗液, 部分伤口活动性渗血;小腿外侧散在大量小 创口,创口内大量煤渣异物嵌入,伤口重度 污染,伤口周围软组织大面积烧灼伤、渗液, 部分伤口活动性渗血,四肢活动、无明显畸 形,未扪及骨擦感及假关节活动,末梢循环 欠佳,感觉良好。
#
病情介绍
• 专科查体:脊柱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 胸腰背部大量黑色煤渣覆盖,散在大量小 创口,创口内大量煤渣异物嵌入,伤口重 度污染,伤口周围软组织大面积烧灼伤、 渗液,部分伤口活动性渗血,右上肢散在 大量小创口,创口内大量煤渣异物嵌入, 伤口重度污染,伤口周围软组织大面积烧 灼伤、渗液,部分伤口活动性渗血,右下 肢大腿中下段前方见约5㎝长软组织裂口,
• 06-13 输入人血白蛋白10 g卡文静脉营养液 匀速输入。
• 06-14 输入林格氏液1000ml,人血白蛋白 10 g 。并于氯化钾稀释液持续泵入。卡文静 脉营养液匀速输入。
• 06-15 输入人血白蛋白10g。
#
病情介绍
• 06-16 行特大换药一次。输入A型去白细胞 悬浮红细胞3U,复方氨基酸500ml+结构脂肪 乳250ml。
② P<120次/分 ③ BP:SM>90mmHg,脉压>20mmHg ④ 病人安静,外周静脉充盈良好,毛细血管充
盈反应良好,四肢温暖,CVP正常 —— 以上情况说明血容量已基本恢复
#
烧伤创面处理
清创 包扎 暴露 切痂和植皮
#
包扎疗法护理
适用范围:四肢浅度烧伤,小面积烧伤。 护理:观察肢端血运;抬高患肢;保持
感染期 感染的威胁将持续到创面愈合。 早期;伤后2~3周组织溶解时等均可发生,痂下 感染可致“烧伤创面脓毒症” 。
修复期
#
烧伤的治疗原则
保护烧伤病区,防止和清除外源性污 防治低血容量休克 预防局部和全身感染 促使创面早日愈合,减少瘢痕增生 防治器官的并发症
#
烧伤的现场急救及转送
迅速脱离热源 抢救生命 预防休克 保护创面 快速转送
10.0 ↓ 86 ↓ 641 ↑
#
生化检查
日期


钙 白蛋白
mmol mmol/ mmol/L g/L
/L
L
尿素 肌酐 谷丙转 谷草转 氮 um 氨酶 氨酶 um ol/L U/L U/L ol/L
06- 131↓ 3.61 3.06↓ 33.1↓ 11. 212 98 ↑ 183
10
2

06- 137 3.47↓ 1.97 12
【护理要点】:
—— 注意感染征象(体温、伤区疼痛、分泌 物),及时更换敷料
—— 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皮温和 动脉搏动
#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观察
临床表现 性格的改变、体温的骤升骤降、心率加 快、呼吸急促、创面骤变
实验室检查
#
烧伤全身感染的预防
及时积极地纠正休克 正确处理创面 抗生素的应用和选择 营养的支持、水、电解质紊乱的纠正、脏
全身反应:
血容量减少;能量不足和负氮平衡;红细胞丢失; 免疫功能降低;情绪反应。
#
烧伤面积计算
#
头面颈 3.3.3
双上肢 下肢 5.7.13.21
#
小儿头面颈部
小儿双下肢
#
手掌法
#
烧伤深度判断
#
#
#
#
烧伤严重性分度
轻度烧伤:Ⅱ。烧伤面积9%以下 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29%或Ⅲ。
#
烧伤的定义
烧伤泛指各种热力、光源、化学腐蚀剂、 放射线等因素所致,始于皮肤、由表及里 的一种损伤。狭义的烧伤指由热力所引起 的组织损伤。
#
烧伤引起的病理变化
局部:
轻度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而致——红肿。 较重 毛细血管壁损坏,血浆渗出增多——水疱。 严重 损害达皮肤全层,甚至骨骼——炭化。
#
烧伤休克的液体疗法
早期补液方案: 伤后第一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Ⅱ。
Ⅲ。)每公斤体重应补胶体和电解质液 1.5ml(小儿2.0ml)。胶体(血浆)和 电解质液(平衡盐液)的比例为0.5:1, 广泛深度烧伤者其比例可改为0.75: 0.75。另加以5%葡萄糖溶液补充溶液 2000ml。
#
#
病情介绍
• 06-25 转胸外科继续治疗
#
病员出入量情况:
日期
06-10 06-11 06-12 06-13 06-14 06-15 06-16
输入量 (ml) 13193
6050
5910 3524 4570 3400 2950
饮入量 (ml)
0
630
1150 550 900 960 400
大便 (ml)
➢第二个24小时:
—— 1/2已丧失量+生理需要量
#
(4)补液原则
—— 先快后慢 ,先盐后糖, 先晶后胶,液种交替,见尿补钾
#
(5)调节输液量和速度的指标
① 尿量:成人﹥ 30 ml/小时,小儿﹥ 1 ml/ Kg*小时
(老年人、心血管病人、呼吸道烧伤或合并颅脑损伤 者, ﹥ 20 ml/小时即可)
0
0
0 0 0 0 1
尿量 (ml) 3096
3242
3610 3150 4140 3780 3370
#
• 诊断
爆震伤: ➢ 1、全身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挫裂伤伴大量
软组织内异物 ➢ 2、创伤性休克 ➢ 3、全身大面积烧灼伤?
#
相关检查
#
血常规
日期 白细胞 中性细 (×109/L) 胞比率
06-12 5.34 80.9↑
= 烧伤面积(%) ×体重(kg)× 1.5ml + 2000ml
烧伤面积指Ⅱ◦及Ⅲ◦烧伤 系数:成人1.5ml,儿童1.8ml,婴儿2.0ml 生理需要量:成人2000ml,
儿童60~90ml/kg,婴儿100ml/kg
#
(2) 液体种类
• 晶体液:
✓平衡盐溶液:首选,能纠酸又避免高氯血症 ✓等渗盐水
12.有感染的 危险
针对护理问题采取的护理措施
观察皮肤破损处情况。
暴露疗法:
q2h翻身,使
环境: 温度28-32 °C、 + 湿度70%及时吸净创
1 面渗液创面不覆盖任何 + 3 敷料或被单
用气垫床及软 枕预防压疮
+
2 4 q1h观察病人
意识、瞳孔及 生命体征的变 化,遵医嘱使 用镇痛药。
+
遵医嘱补液, 先晶后胶,先盐 后糖,先快后慢 防止补液过量
格氏液1000ml+5%GNS500ml。
06-11 03:00输入人血白蛋白10 g 09:00输入 人血白蛋白10 g 并予流质饮食 13:00补充林格 氏液1000ml+5%GNS1000ml 20:00又输入 林格氏液1500ml,复方氨基酸500ml+脂肪乳 250ml。
#
病情介绍
• 06-12 09:05加用多索茶碱组液。输入林格氏 液1000ml,人血白蛋白10 g。22:00输入林 格氏液500ml+5%GNS500ml 加氯化钾2g。 卡文静脉营养液匀速输入。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重症监护室——陈红玉 2014年6月28日
病情介绍
• 入院时情况:
• 患者许XX,男,38岁,汉族,已婚。因 “伤后意识不清,全身多处疼痛5小时”于 2014年6月10日 03:00:00入院。
• 入院查体:T:36℃,P:84次/分,R:17次/分, BP:88/43mmHg, 患者呈嗜睡状,急性痛苦 面容,胸廓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未 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 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全腹无压痛、反跳 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各 关节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
烧伤休克的液体疗法
伤后第二个24小时,胶体和电解质为第 一个24小时的一半,水分补充仍为 2000ml。
#
治疗配合
1. 补液的护理
• 补多少?(液体用量) • 补什么?(液体种类) • 如何补?(液体的安排) • 补液原则? • 调节输液量和速度的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