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科治疗依从性评估

精神科治疗依从性评估

第三节治疗依从性评估
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嘱治疗措施的遵从执行程度,可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完全不依从3类。

治疗依从性不良在精神疾病患者中较为普遍,可引起多方面的后果,包括治疗失败、病情难以控制、反复住院、不良反应增加等,从而导致病程延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同时也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

因此应重视治疗依从性评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治疗依从性没有统一适用的评估标准和形式,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等级法(依据程度分为“好”、“中等”、“差”、“过度依从”)、自知力、药物用量计算法、药物浓度监测、依从性量表等。

本节结合以上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对涉及药物评估的内容请参考第八节。

[目的]
1.监测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程度,识别出依从性不良患者。

2.根据依从程度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用物]病历资料、各种治疗登记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等。

[操作步骤]
1.环境准备安全、舒适。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情绪饱满、熟悉评估内容和流程,准备评估相关物品。

3.熟悉病例资料,了解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病情表现,根据患者的情况有所准备。

(1)人口学特征有研究表明青年人,尤其是男性青年依从性差;老年人可能会因记忆减退或身体上共病需要服多种药物而妨碍了依从性;女性比男性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文化层次越低,对疾病认识、治疗方案的理解有限,不清楚注意事项,依从性相对较差。

(2)病情表现相对而言,患者病情越重,症状越丰富,对病情的认识越差,依从性也越差;反之亦然。

4.查看近期各种治疗登记资料,分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找出患者不能顺利完成治疗的记录,登记拒绝参加和中途退出的次数、治疗种类,从而确定患者主要不依从治疗的种类及程度。

(2)对患者依从较好的治疗,登记治疗的种类。

5.护士做好以上准备工作后,向患者解释要对其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希望患者配合。

6.征得患者同意后,安排一个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进行评估。

7.访谈了解患者的经济状况和家庭社会支持情况。

(1)经济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的患者依从性较差。

经济状况好的患者依
从性相对较好,可能与其基本生活满足后对自身的健康更加重视有关。

(2)家庭社会支持有研究表明社会、家庭支持良好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社会支持不足则依从性差。

8.了解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和信念,可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附后)进行评估。

(1)患者对自身健康的一贯态度,对病因和疾病严重程度的思考及“疾病羞耻感”等都影响治疗的依从性。

(2)重视个体健康、对精神疾病认识程度高则依从性好,对精神疾病存在“病耻感”的患者会极力回避一切与疾病相关的事情,治疗依从性差。

(3)英国学者David 提出了自知力的三维说,即“对疾病的认识、对精神病理性经验的正确分辨和描述、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为自知力的量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

在此基础上McEvoy JP等人为了将精神疾病患者的自知力进行量化评定,编制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该问卷简洁、方便,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9.根据患者参与治疗的登记情况,与患者探讨愿意治疗或拒绝治疗的原因,既包括患者个人因素,也包括医务人员、家人、其它患者等他人因素,还包括治疗本身的因素,如治疗的作用与副作用。

在此过程中评估患者对治疗的认识,并针对性地给予健康教育。

10.总结评估过程,感谢患者对评估的配合。

11.记录评估结果,根据引起依从不良的原因,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注意事项]
1.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一个依从性不良的患者很容易被护士发现,但是引起依从性不良的原因往往没那么容易发现并被重视,从而导致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依从性进行干预,因此治疗依从性评估不仅要识别依从性不良的患者,而且要全面、系统地找出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

2.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依从性评估的过程中,应设身处地地理解患者的依从性表现,以使患者感到被尊重和接纳,同时在评估过程中对患者积极正面的因素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对病情不利的消极因素要及时指出,说明后果的严重性,如果患者不接受,不要急于辩解,要理解患者接受有一个过程。

3.如果治疗不依从的原因涉及到医务人员,应耐心倾听,态度诚恳。

如涉及到评估者自身,应及时检讨原因,消除误解;如涉及到其它医务人员,应应转告当事人或管理者。

4.应重视自知力在治疗依从性方面发挥的作用。

自知力作为精神科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之一,在精神科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定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5.治疗依从性评估涉及到家庭经济、家人支持和病情等因素,应充分考虑保护患者隐私和维护患者自尊。

附: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
说明:自知力及治疗态度是评价重性精神疾病治疗效果和判断疾病恢复程度的重要指征,主要用来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服药的态度。

评分标准:0-没有认识;1-部分认识;2-全部认识。

分值范围:0-22,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自知力越充分。

问题分值
1、你刚入院时,你有没有与多数人有不同的精神问题(神经紧张、担忧)?0 1 2
2、那时你有没有必要到这个医院来?0 1 2
3、你现在有什么精神问题(神经紧张、担忧)吗?0 1 2
4、你现在有必要住到这个医院里来吗?0 1 2
5、在你出院之后,还有可能发生精神(神经紧张、担忧)问题吗?0 1 2
6、在你出院之后,你需要一位精神科医生(或精神卫生中心)随访吗?0 1 2
7、在你入院之前,你需要用药物来治疗精神(神经紧张、担忧)问题吗?0 1 2
8、现在你需要用药物来治疗精神(神经紧张、担忧)问题吗?0 1 2
9、在你出院之后,你需要用药物来治疗精神(神经紧张、担忧)问题吗?0 1 2
10、你愿意服这些药吗?0 1 2
11、这些药物对你有好处吗?0 1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