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指南

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指南

JTG陕西省地方规范JTG **-2009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指南Construction technique guide of synchronous pavementsurface dressing(讨论用报批稿)2009--发布2009 - - 实施陕西省交通厅发布陕西省地方规范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指南Construction technique guide of synchronous pavementsurface dressingJTG ***-2009主编部门:西安公路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公路局长安大学批准部门:陕西省交通厅实施日期:2009.人民交通出版社关于JTG***-2009<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反馈意见处理前言随着陕西省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如何能够使沥青路面既保证路用性能,又能加快进度、节约成本,一直是公路专家们关心的问题,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解决了以往稀浆封层对集料要求严格、施工受环境影响、质量难以控制、造价较高的诸多缺点,该施工技术的引入,不但易于提高施工质量,节省造价,而且在施工速度上较稀浆封层有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该技术具有施工简单、质量易控制的特点,因此,在陕西省发展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施技术非常必要。

目录1 总则 (2)2术语 (3)3 一般规定 (4)4 材料设计 (5)5设备的选择 (8)6施工前的准备 (9)7 铺筑实验路 (10)8施工工艺 (15)9养生及交通管制 (18)10质量控制 (19)11结束语 (21)1 总则1.1 为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沥青同步碎石封层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指南。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沥青路面工程和养护。

1.3 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

1.4 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日期。

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低于10℃(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1.5 同步碎石封层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沥青层的其它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运输污染。

1.6 同步碎石封层材料应满足公路交通条件及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的需要,气候分区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A的分区执行。

1.7 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确保施工安全。

沥青拌和厂具备防火设施。

配制和使用液体石油沥青的全过程严禁烟火。

使用煤沥青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煤沥青蒸气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煤沥青造成身体损害。

1.8 同步碎石封层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仪器设备必须鉴定合格。

1.9 同步碎石封层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2术语2.1封层 seal coat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

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

2.2 当量轴次 equivalent single axle loads按弯沉等效或拉应力等效的原则,将不同车型、不同轴载作用次数换算为与标准轴载100KN相当的轴载作用次数称为当量轴次。

2.3 累计当量轴次 cumulative equivalent axle loads在设计年限内,考虑车道系数后,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总和。

2.4 设计弯沉值 design deflection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而确定的路面弯沉设计值。

2.4 最大粒径 maximum grain size最大粒径是指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为100%的最小标准筛孔尺寸。

2.5 公称最大粒径 nominal maximum aggyegate size公称最大粒径是指混合料中筛孔通过率为90~100%的最小标准筛孔尺寸。

2.6 最不利季节 worst season路面材料、路基路面结构处于最不利工作状态的季节称最不利季节。

在测试或确定有关材料参数值时,应考虑工程所在地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变化或考虑一年中最不利季节的温度、湿度状态的影响。

2.7 非不利季节 non-disadvantageous season一年中除去不利季节之外的季节为非不利季节。

3 一般规定3.1同步碎石封层宜选择在干燥和较热的季节施工,避免在雨季施工。

(一)上封层3.2根据情况可选择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微表处、改性沥青集料封层、薄层磨耗层或其他适宜的材料。

3.3铺设上封层的下卧层必须彻底清扫干净,对车辙、坑槽、裂缝进行处理或挖补。

3.4 上封层的类型根据使用目的、路面的破损程度选用。

3.4.1裂缝较细、较密的可采用涂洒类密封剂、软化再生剂等涂刷罩面;3.4.2 对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旧沥青路面可以采用普通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也可在喷洒道路石油沥青后撒布石屑(砂)后碾压作封层;3.4.3 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轻微损坏的宜铺筑微表处;3.4.4 对用于改善抗滑性能的上封层可采用稀浆封层、微表处或改性沥青集料封层。

(二)下封层3.4.5多雨潮湿地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沥青面层空隙率较大,有严重渗水可能,或铺筑基层不能及时铺筑沥青面层而需通行车辆时,宜在喷洒透层油后铺筑下封层。

3.4.6下封层宜采用层铺法表面处治或稀浆封层法施工。

稀浆封层可采用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作结合料。

下封层的厚度不宜小于6mm,且做到完全密水。

3.4.7以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铺筑下封层时,通常采用单层式,矿料用量宜为5~8m3/km2,沥青用量可采用要求范围的中高限。

4 材料设计(一)矿料4.1同步碎石封层所用粗集料技术要求与沥青混合料用石料基本相同,应是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形状规正,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性的单级配集料。

4.1.1岩性:应优先选用中性偏碱的石料,如玄武岩、安山岩、辉绿岩、闪长岩等;对强碱性石料应慎重选用,一般不考虑使用大理岩、石英岩等酸性石料。

4.1.2集料要求是经过反击(锤式)破碎的集料,且必须经水洗风干或拌和楼烘干,以保证集料洁净、干燥、无石粉和尘土。

碎石经烘干后,针片状严格限制在15%以下,压碎值≤26%为宜。

具体物理力学性能见下表4.1-1:4.1.3级配为单级配,考虑到加工难度,允许有一定粒径差,但一般不得超过5mm,粒径宜选用8~10 mm。

石料规格、岩性可根据原路面状况、交通荷载及封层厚度与层位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4.1.4在陕南多雨、潮湿地区宜选用辉绿岩、玄武岩等,不要使用如被水泡后其极限抗压强度会降低24~45%的石灰岩;在陕北寒冷地区一般应选用在水膨胀压力作用下,其抗压强度降低率小于20~25%的抗冻性石料。

(二)胶结材料4.2根据陕西省实际,同步碎石封层施工中,可采用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或改性沥青。

4.2.1路用石油沥青道路石油沥青的等级与标号,应根据原路面状况、交通荷载、气候条件及封层厚度与位置等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通常状况下AH-110、AH-90、AH-70均可作为热态沥青同步碎石封层的基质沥青,各类沥青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

4.2.2如果用慢裂快凝的改性乳化沥青,在标准气温(25°C)时的拌和时间不小于120s,在气温30°C时拌和时间不小于180s。

拌和后的混合料,沥青能均匀的裹覆在骨料表面,没有白花现象。

随着施工时间及季节的不同,改性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也随着变化,改性乳化沥青的破乳时间应根据气候气象条件调整,同时在乳化剂和外加剂的选择和用量上也需做适当调整。

乳化沥青采用SBR合成橡胶进行改性,SBR干胶含量不小于3%,改性乳化沥青的具体技术要求见表4.2-1。

4.2.2改性沥青对由交通量较大、交通荷载较重或其它技术要求较高的同步碎石封层,可采用改性沥青,除基质沥青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外,改性沥青也必须满足该规范中有关改性沥青的条款。

改性剂的品种和剂量可参考以往成功的工程经验确定,但必须经过试验验证,并符合上述规范中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

如表4.2-2。

表4.2-2 SBSⅠ-C 型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与改性结果5设备的选择5.1洒(撒)布设备:8T智能型沥青碎石同步洒布车1台或8T智能型沥青洒布车1台及配套2台碎石撒布车。

5.2碾压设备: 16-20T胶轮压路机2台。

5.3加温装置:25T沥青移动式加热罐,50T储存加热罐。

5.4其它配套设备:装载机2台,吹风车2台,人工补料车1辆,后勤安全保障车两辆,水车1辆。

5.5碎石筛分设备一套(控制碎石级配),沥青拌合楼两套(加热、除尘)。

5.6在同步碎石封层车的使用上,该项技术对操作手的要求较高,操作人员必须懂得机械的工作原理,同时操作要相当熟练。

6施工前的准备6.1 路况调查同步碎石封层施工前,应对路面进行路况调查,制定原路面的清理与病害治理方案及要求,并形成详细记录,根据旧路状况提出针对性病害处理方案。

同时确保原路上方净空不低于6.4m,以满足碎石封层车料斗卸料时的工作高度。

6.2 原路面处理对原路面坑槽、车辙、沉陷、大裂缝等病害,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进行彻底处理。

平整度较差路段及陡坡、急弯路段,应对原路面铣刨拉毛,铣刨深度按照同步碎石层厚控制。

原路面上的坑洼必须修补。

原路面的2㎜以下的微小裂缝,可不作专门处理,同步碎石封层作业中喷洒高温沥青层,即可将这类裂缝封死,但2~12.7㎜的小裂缝,则应扩缝清洁、干燥处理后填封。

至于12.7㎜以上的中、大裂缝,往往带有严重剥落,必须采用坑槽的修补工艺进行处理。

6.3 清洁路面对己处理完毕的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清除一切松散材料、杂物及尘土,防止喷洒的沥青被粉尘包裹而形成隔离层。

6.4 确定施工幅宽根据原路面的宽度及施工设备性能,合理确定碎石封层的施工幅数及每幅施工宽度。

同时,选定标尺,确定参照物(一般以路缘石、路面标线为参照物)使司机能够按照参照物行走,这样既能保持封层的线形,又可以保证在下一幅施工时前后两幅的顺利接缝。

确定施工幅宽时,应尽量减少施工幅数,以减少纵接缝的数量。

6.5备料根据工程量大小及工程进展情况分批备料,且每批石料不得混杂堆放。

施工前对石料进行筛分,以防止超粒径的石料堵塞卸料孔。

如石料粉尘超标,则要事先清洗、晾晒,以保证石料的清洁、干燥。

6.6检查、预热设备检查车体有无损伤、轮胎及外部螺丝有无松动。

检查发动机的各工作系统是否正常。

按下发动机预热钮,待发动机正常运转后,松开启动及预热按钮,等气压达到4bar后,打开液压开关和燃料器开关,加热沥青罐,沥青泵及喷洒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