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技术培训
疾病简介—麻疹
•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只有一个血清型 • 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
– 传染源:麻疹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咳嗽、打喷嚏、说话)传播给其
它人 – 易感人群: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
• 传染期:出疹前后4天
01:38
麻疹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过程
– 麻疹流行病学监测
• 修订《全国麻疹监测方案》 • MSS与NNDRS系统整合 • 国家级麻疹监测点
– 麻疹实验室监测
• 麻疹疑似病例采集血标本比例:
出疹-4天= 可能为传染 期的开始
出疹日期
出疹+4-维生素A缺乏
脑炎-大年龄儿童、成人(约1‰)
长期丧失劳动力
肺炎和腹泻
麻疹: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
• R= R0(1-P)
– R为有效传染数 – R0为基本传染数 – P为人群免疫力
麻疹疫情=传染源×易感者×
– 通过消除麻疹促进我国免疫规划工作
– 中国政府已作出承诺
消除麻疹的可行性
技术上
麻疹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 病毒感染后可以产生持久的免疫力 人是该病毒的唯一宿主 有可靠、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
操作上
芬兰于1994年实现消除目标 韩国于2001年宣布实现消除目标 WHO美洲区2003年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海南?
近年消除麻疹工作进展(2)
• 国际组织支持:
– WHO 项目:贵州和四川 – UNICEF – JICA
• 2006年,卫生部下发《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 行动计划》
• 2006年后,每年召开
– 消除麻疹国际研讨会 – 重点省份麻疹防控工作会议
近年消除麻疹工作进展(3)
• 加强麻疹监测
– 麻疹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第5位
– 全世界每年因麻疹死亡
• 使用疫苗前
260万
• 90年代初 • 2000年
150万 78万
• 2008年
16万
• 2013年最坏情况:50万
– 2005年麻疹强化免疫接种超过3.6亿剂次,避免了230万 因麻疹的死亡
– 我国近年来年平均报告发病10万例,死亡几十例。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技术培训
2010.9.4
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 麻疹及消除麻疹
一、背景知识 二、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
• 第二部分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一、目的、目标与原则 二、组织与准备 三、实施 四、AEFI监测与处理 五、督导与评估 六、总结与资料报告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技术培训
第一部分 麻疹及消除麻疹
疫苗效率(%) 接种率(%) 人群免疫力1(%) 人群免疫力2(%)
第一 剂次
90 95 85.5
85.5
第二 剂次
95 95 + 13.1
+9
人群 免疫力
98.6
94.1
免疫力1:第1剂次未覆盖人群接种率也达到95%(理想情况) 免疫力2:第2剂次主要覆盖第1剂次已覆盖人群(现实情况)
两剂次常规接种现况与人群免疫力
第一剂次
疫苗效率(%) 接种率(%) 免疫力1(%)
85 90 76.5
免疫力2(%)
76.5
第二剂次
90 90 +19 + 12.1
人群免疫力
95.5 87.4
实际情况可能更低!!
免疫力1:第1剂次未覆盖人群接种率也达到95%(理想情况) 免疫力2:第2剂次主要覆盖第1剂次已覆盖人群(现实情况)
接种麻疹疫苗后的易感人群累积快
• 当R<1方可阻断麻疹传播(R0=15)
– P>1-1/R0 = 1-1/15 = 94%
阻断麻疹传播需要人群免疫力达到95%
麻疹的传播与人群易感者数量、密度 (接触情况)
感染者 免疫保护 易感者
麻疹的传播与人群易感者数量、密度 (接触情况)
感染者 免疫保护 易感者
麻疹疫苗两剂次95%常规接种率:可 以实现阻断麻疹传播目标
前驱期
出疹期
恢复期
病毒感染
麻疹临床进展时间表
潜伏期
出疹前7-18天
前驱期 约4天
出疹
约4-8天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传染期
出疹-18天 = 最早 的可能暴露日期
– 修订麻疹疫苗免疫程序
• 接种剂量: 0.2ml - 0.5ml; • 第2剂次接种时间: 7 岁调整至18 - 24月
• 2006
– 下发“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 – 要求开展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
• 2008
– 扩大免疫规划,MR/MMR代替MV
• 2009
– 下发强化免疫技术意见; – 修订全国麻疹监测方案; – 建立国家级麻疹监测点 – 整合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
中国“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
消除麻疹的综合策略
(一)免疫预防
常规免疫、强化免疫、查验接种证
(二)加强监测 (三)暴发控制-应急接种 (四)医院感染控制 (五)风疹控制 (六)宣传动员
免疫
消灭 天花
+监测
消灭 脊灰
+管理
近年消除麻疹工作进展 (1)
• 2005
– 2005年6月,第15届WHO西太区TAG会议,所有成员国同意设立2010 年消除麻疹目标
到2012:
1) 消除麻疹
2) 阶段性实现5岁以下儿 童HbsAg < 2%,最终 实现HbsAg < 1%
消除麻疹定义
• 无本土麻疹病毒传播 • 麻疹发病率<1/100万(不包括输入病例)
• 输入病毒导致的麻疹暴发病例数<100例,流行持续 时间<3个月
为什么要消除麻疹
• 消除麻疹,降低疾病负担
单位:1000
2500
2000
1500
流行阈值
1000
90%有效 85%有效 50%有效
500
0
1
2
3
4
5
6
7
500,000 出生儿童
年
10‰出生率
90% 免疫接种率
二、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
• 传染病控制谱:控制→消除→消灭
– 控制:降低疾病的发病率(现患率)减少死亡 – 消除:在某个地区范围内,将某种传染病发病幅度控
制在一定范围内,或不再发生。 – 消灭:某传染病的传播自消灭之日起永远终止
• 全球各种形式传染源不再存在 • 永不再发生该种传染病 • 不再进行预防接种或其他任何预防措施也不会遭受该病危害 • 是疾病控制的最高目标 • 只有天花一个病种达到该目标。
消除麻疹:WPRO地区委员会决 议(WPR/RC/56.R8,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