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刷厂改造规划设计2010[1].12.08

印刷厂改造规划设计2010[1].12.08


庭院分布分析图 厂区内庭院分布充分利用现有不同尺度建筑之间的围合而成。 庭院1-4:平面形态为近方形,采用集中绿化造景 庭院5-6:平面形态为狭长矩形,采用连廊、灰空间等手段造景
庭院1 庭院
庭院6 庭院
庭院3 庭院 庭院2 庭院
庭院1:厂区入口庭院 庭院 :厂区入口庭院——照壁 照壁 结合现在大字本楼的位置进行改 造设计,形成入园照壁。一方面提 示空间转换,同时对外彰显招牌。
此区域可停机动车42辆
此区域可停机动车80辆
此区域可停机动车31辆 此区域可停机动车66辆
绿化区域分布
厂区绿化强调低密度高品质的理念。 不追求数量和尺度上的大,而追求质量上的精。
景观轴线分析
厂区的主要景观轴线具有“二横一纵 二横一纵”式特征 二横一纵 二横:彩印车间——大字本楼——厂区主入口 骑订车间——锅炉房——印装大楼 一纵:庭院3、4纵向贯通,形成视线上的呼应。
庭院4:园区中央景观 庭院 :园区中央景观——厂史展览 厂史展览 结合现在大字本楼与彩印车间共同形 成广场,进行园区中央景观的布置。将传 统印刷机器进行室外陈列,作为雕塑艺术 品,提升园区文化品位。
庭院5:车间连接庭院 庭院 :车间连接庭院——客户交流沟通 客户交流沟通 结合彩印车间与骑订车间之间的空间, 对其进行加建,形成有顶无柱的“灰空 间”。为客户所使用,增加了场地的附加 值。
庭院 1
庭院2:印装大楼庭院 庭院 :印装大楼庭院——集中停车与休闲绿化 集中停车与休闲绿化 印装大楼与锅炉房形成“口”型围合庭院 空间,为未来办公及用餐体提供休闲空间,也 为消防提供必要的广场。
庭院2 庭院
庭院3:园林式庭院造景 庭院 :园林式庭院造景—— 利用骑订车间与锅炉房形成的广场形成庭院。 与北向中央景观庭院形成视线上的沟通,采用 园林式景观设计。可采用局部叠水、汀步的景 观要素营造恬静的休闲氛围。
规划设计
规划后总平面图
厂区改造规划后鸟瞰效果图
厂区规划后立面图
东立面
南立面
西立面
北立面
机动车行车路线分析图
厂区内采用6M和4M两种尺度道路,车行方向见下图所示。 6M:双向车行,4M:单向车行
机动车停车区域分布
厂区内部停车采用分散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地面总停车位:224辆 在建筑密度较高且靠近主入口处采用集中停车,在建筑密度较低处采用分散停车
新华印刷厂区位图
通过三维地图可以看出,新华印刷厂厂区内以单层厂房为主, 通过三维地图可以看出,新华印刷厂厂区内以单层厂房为主,与 周边其他高密度商业办公写字楼的空间布局形成鲜明对比。 周边其他高密度商业办公写字楼的空间布局形成鲜明对比。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厂区宜以追求高品质空间 高品质空间为主,在现有建筑的基础上,尽可能地 高品质空间 保持原有印刷厂风貌,同时适应现代设计、媒体、金融等行业的发展 与创业需求。 2、厂区内部环境的规划设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宜追求规模及尺 度上宏大,而应打造小而精 小而精的景观空间。一方面节约成本,另一方面 小而精 与厂区在短时期内获得成效的目标相符合。 3、厂区内建筑的外观应尽可能保持原貌 保持原貌,厂区内建筑为建国以来不 保持原貌 同年代所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应予以彰显。区别本厂与其他厂区 不同之处在于建筑的风貌。这是吸引客户的重要卖点之一。 4、厂区内建筑的内部使用空间已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改造设计 将重点考虑不同使用人群对建筑空间的要求,提供建筑空间使用的多 建筑空间使用的多 样化,充分尊重客户的自主使用权。 样化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刷厂厂史概述:
新华印刷集团是日伪时期的新民印书 馆;国民党时期的旧正中书局北平印 刷厂。 1949年4月24日北平印刷厂诞生;50 年代生产单色书刊,现逐渐扩充。现 是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企业,是国家级 骨干印刷厂。 1959年建厂10周年时朱德题字“你们 是供应人民精神食粮的工厂,希望你 们为精神食粮的高产而努力”。 1992年告别铅印时代。 1999年4月18日,建厂50周年,江泽 民同志题字“为人民生产出更多更好 的精神食粮”。 2000年发展彩色印刷技术。
庭院6:车间连接庭院 庭院 :车间连接庭院——客户交流沟通 客户交流沟通 梳理3个仓库之间的空间,追求步行 尺度。可开发单向停车等,充分利用建筑 之间的场地,缓解机动车停车的需求。
庭 院 6
东南方向鸟瞰图
西向鸟瞰图
东向鸟瞰图
谢谢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