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玻璃的化学性能、电学和磁学

玻璃的化学性能、电学和磁学

有机盐类 NaOH
在玻璃表面涂覆杀菌剂
6.4
粉末法
化学稳定性的测定方法
将一定颗粒度的玻璃粉末在水、酸、碱等溶液中
进行侵蚀,最后以粉末损失的重量或酸、碱滴定测出转 移到溶液中的成分含量来表示。
表面法
用单位面积的析碱量或失重来表示玻璃受侵蚀的程 度。
第7章
玻璃的电学及磁学性质
7.1 玻璃的导电性
3 2 H2O
OH OH Si OH OH
Si(OH)4 + NaOH ===== [Si(OH)3O]-Na+ + H2O
此时的NaOH不仅是由反应1离子交换 而得,而是包围玻璃的大量侵蚀介质
大气对玻璃的侵蚀机理
水膜
以离子交换为主的释碱过程
NaOH
+ Na+ Na+ Na Na+ Na+
类似碱液对玻 璃骨架的侵蚀
6.3
特殊的侵蚀情况

原生脱片——表面层中可溶性成分 脱片 OH- Si OH + NaOH H+溶出后,不溶性高硅氧残存薄膜剥 + Si O 离
Na

生物发霉
次生脱片——原溶液中存在的多价 金属离子在玻璃表面形成含水硅酸 有机物 在玻璃组成中引入少量抑菌金属离子 盐薄膜后剥离 金属蒸气
由网络外体离子沿电场方向移动而 产生。受电场频率、温度影响 由网络外体离子在一定势垒间移动 而产生的。一般发生在较高频率处 玻璃网络松弛造成,属松弛损耗的一种 由网络外体离子或网络形成体的本 征振动吸收能量而产生。
结构损耗
共振损耗
介电强度
当施加于电介质的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介质中的电 流突然增大,这一现象称为电击穿。发生电击穿的电压,称 为电介质的耐击穿强度,即介电强度。 击穿机理 热击穿 玻璃受电流所产生的热量而加热,以致材料局 部发生热破坏,甚至熔化,导致电阻降低
Si
OH +
3 2 H2O
OH
Si OH
OH
Si(OH)4 + NaOH ===== [Si(OH)3O]-Na+ + H2O
在酸中的溶解速度减小,降低反 应3进行的速度,高硅玻璃影响 大
碱:不仅对网络外体起作用,而是直接破坏硅氧骨架
Si O Si
桥氧
OH- +
Si O
- 非桥氧

Si
OH
Si
OH +
导电,载电体的定向运动。因此,温度越 高,导电性越高
机理
一般硅酸盐玻璃为离子导电(离子能动度) 某些过渡元素氧化物玻璃及硫属化合物半导 体玻璃则具有电子导电特性(电子能动度)
玻璃的电导率
表示固体通过电流的能力。其大小由带电 补网作用 粒子浓度和他们的迁移能力所决定。
[AlO4]体积>[SiO4] [AlO6]填充网络空隙 电导率与组成的关系(网络结构的紧密性,离子
第6章
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玻璃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要受到水、酸、碱、 盐、气体和各种化学试剂和药液的侵蚀,玻璃对 这些侵蚀的抵抗能力称为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Si 水 + Na
H+OH- O +
6.1
H2O
玻璃的侵蚀机理
Si
H半径远小于Na,网 络结构变疏松, 产生破坏的第一步
OH + NaOH
OH Si OH OH
Si
OH- O + H

Si
OH + NaOH
Na

6.2 影响玻璃化学稳定性的因素
一价
二价 三价
化学组成
热处理历史 表面状态 温度和压力
硅氧四面体相互连接 的程度越大,则化学 退火与淬火玻璃 稳定性越高 退火的气氛
退火过程中发生分相 (1)从玻璃表面移除能降低玻 璃表面化学稳定性的氧化物; (2)进行表面涂层
介电常数ε——表征电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极化 的程度。 组成、温度、电场频率
极化率大,键能小,迁移率大, 则介电常数大 温度升高,极化率影响不大,但会 增加离子迁移率,使介电常数增大 外电场频率越高,离子沿电场方向来不 及移动,因此,介电常数越低
介电损耗
在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压的作用下,电介质材 料由于极化或吸收现象使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而 损耗 电导损耗 松弛损耗
由于电压直接加速了物质内部电子对其它原子 电子击穿 的冲击,从而激发更多的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 带,最后引起电子雪崩而击穿 电化学击穿
玻璃长时间停留在电场中,使组成结构破坏, 产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改变了电极附近的 化学成分。结构使得玻璃中的电场变得不均匀 甚至产生巨大的应力而被击穿破裂。
酸 Si OH + 碱
3 2 H2O
OH
Si(OH)4 + NaOH ===== [Si(OH)3O]-Na+ + H2O 大气
电离度低于NaOH,促进反应1,2的进行
酸:通过水对玻璃起侵蚀作用
Si H+OH- O +
Si
OH + NaOH
OH
Na

H浓度比在水中的大很多,增加反 应1进行的速度,高碱玻璃影响大
7.3
玻璃的半导体性
半导体电阻率10-1~1011Ω· m N型(电子导电)、p型(空穴导电)
半导体玻璃种类:
(1)含有多价过渡元素的玻璃(V、Fe、W、Co、Mn、Bi等)
(2)硫属化合物玻璃和掺入重金属的硫属玻璃
(3)含铂族金属、单质Ge、Te、Si、InSb等薄膜玻璃
7.4
玻璃的磁学性质
活动对空间的要求)
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Tg温度的变化) 电导率与热处理的关系(退火、淬火、析晶、分
相)
玻璃的表面电导率
指在边长为1cm的正方形玻璃,在其相对两边上测得的电 导率。
组成
碱金属 二价、三价金属 B2O3、Fe2O3
湿度 温度 表面状态
7.2
玻璃的介电性
含有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离子的氧化物玻璃一 般具有磁性。 磁化率
I 磁感应强度 H 磁场强度
顺磁性(μ>0)和反磁性(μ<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