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0001

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0001

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一、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概述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作为政府宏观安全管理中重大事故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企业共同负责现场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工作,而对重大危险源的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应由企业负责。

企业在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前首先应对企业进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根据危险源的情况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方法可参照本书第二章。

企业应将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如实填报政府部门发放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表,作为政府部门制定现场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依据。

(一)企业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原则企业在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本企业、本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灾害,如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

2.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呖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

4.企业编制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

5.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6.企业应确保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应把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做为重大危险设施维持安全运行状态的替代措施。

7.企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和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

(二)潜在事故和事故后果分析对于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编制的第一步来说,企业应系统地确定和评估重大危险源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故和可能导致什么紧急事件,即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分析。

编制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前,不但要分析那些容易发生的事故,还应分析虽不易发生却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企业所作的潜在事故分析应包括以下问题:1.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2.导致发生重大事故的过程;3.非重大事故可能导致发生重大事故需经历的时问:4.如果非重大事故被消除后,它的破坏程度如何;5.事故之间的联系;6.每一个事故可能导致的后果。

要分析重大危险源所存在的危险物质的危险性,以便在安全贮存、化学品的管理和处置方面完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可从生产厂家附带的危险物质说明书中获得危险物质的特性。

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一)编制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注意事项在重大危险源潜在事故分析的基础上,就可着手进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编制。

编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应编制一个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2.企业应进行重大事故潜在后果的评估;3.对于一个只有简单装置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可安排工人在一旁观察并要求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报告应急机构,由应急机构采取相应的措施:4.对于具有复杂设施的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就应更具体,应充分考虑每一个可能发生的重大危险,以及它们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还应包括以下内容:1)对潜在事故危险的性质和规模及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可能关系进行预测和评估;2)制订与场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实施机构进行联系的计划,包括与紧急救援服务机构的联系;3)在存在重大危险设施的危险源内外,报警和通讯联络的步骤:4)任命现场事故的管理者和现场主要管理者,并确定他们的义务和责任;5)确定应急控制中心的地点和组成:6)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人的行动步骤、撤离程序等;7)在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外工人和其他人的行为规定。

5.在存在危险设施的危险源内外,应制订事故现场的工人应采取的紧急补救措施。

特别应包括在突发事故发生初期能米取的紧急措施,如紧急停车等:6.预案应包含召集危险源其它部位或非现场的主要人员的到达事故现场的规定:7.企业应确保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所需的人员和应急物资等能及时、迅速到达或供应:&企业应与事故应急服务机构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并保证一旦事故发生以后有足够的人员和应急物资以执行应急处理预案;9.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需要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的情况下,企业应弄清这些服务机构到现场开始进行抢救所需的时间,然后考虑在这个时间内工人能否抑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10.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充分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由于工人生病、节日和危险设施停止运行期间工人不在岗位时,应配备足够的人员以预防和处理事故发生。

(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在报警和通讯方面的要求1.企业制订措施应保证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情况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非现场人员,并做出相应决定。

2.企业应将保证所有工人熟悉报警步骤,以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发展。

3.企业应根据危险设施规模考虑是否建立紧急报警系统。

4.在需要安装报警系统时,应在多处安装报警装置.并达到一定的数量,以保证报警系统正常、有效工作。

5.在噪声较严重的地方,企业应考虑安装显示性报警装置以提醒在现场工作的人员。

6.在工作场所报警系统报警时,为能尽快通知场外应急服务机构,企业应保证建立一个可靠的通讯系统。

(三)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有关现场措施的规定1.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遏制事故,从而防止事故扩大到附近的其它设施,以减少伤害。

2.企业应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中保证在现场能采取的措施和决定具有灵活性。

3.企业应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中规定怎样进行下列各方面的工作:1)无关人员可沿着具有明确标志的撤离路线到达安全区:2)指定专人记录所有到达安全区的工人,并告之应急控制中心:3)控制中心指定专人核对并区分到达安全区的事故现场和现场外人员的名单;4)由于节日、生病和当时现场人员的变化,需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核对并更新应急控制中心所掌握的名单; 5)安排对工人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姓名、工作岗位、地址等,并保存在应急控制中心,还要定期更新;6)在事故后的适当时机,授权披露有关信息,并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该信息的唯一发布者;7)事故处理结束后,在恢复生产的过程中应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指导。

(四)停止危险设施运行程序企业应充分考虑复杂危险设施各个部分的内部关系,并制订紧急停止运行程序,这样当事故一旦发生时或必要时,可将危险设施停止运行。

三、预案实施的主要人员和机构职责(一)预案实施的主要人员及职责作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一部分,企业应委派一名现场事故管理人员(如果必要,还应委派一名副手)以便及时米取措施控制、处理事故。

1.现场事故管理人员的职责:&企业应与事故应急服务机构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并保证一旦事故发生以后有足够的人员和应急物资以执行应急处理预案;9.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需要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的情况下,企业应弄清这些服务机构到现场开始进行抢救所需的时间,然后考虑在这个时间内工人能否抑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10.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应充分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由于工人生病、节日和危险设施停止运行期间工人不在岗位时,应配备足够的人员以预防和处理事故发生(二)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在报警和通讯方面的要求1.企业制订措施应保证将任何突发的事故或紧急情况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非现场人员,并做出相应决定2.企业应将保证所有工人熟悉报警步骤,以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控制事故的发展。

3.企业应根据危险设施规模考虑是否建立紧急报警系统。

4.在需要安装报警系统时,应在多处安装报警装置. 并达到一定的数量,以保证报警系统正常、有效工作。

5.在噪声较严重的地方,企业应考虑安装显示性报警装置以提醒在现场工作的人员。

6.在工作场所报警系统报警时,为能尽快通知场外应急服务机构,企业应保证建立一个可靠的通讯系统。

(三)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有关现场措施的规定1.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遏制事故,从而防止事故扩大到附近的其它设施,以减少伤害。

2.企业应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中保证在现场能采取的措施和决定具有灵活性。

3.企业应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中规定怎样进行下列各方面的工作:1)无关人员可沿着具有明确标志的撤离路线到达安全区:2)指定专人记录所有到达安全区的工人,并告之应急控制中心:3)控制中心指定专人核对并区分到达安全区的事故现场和现场外人员的名单;4)由于节日、生病和当时现场人员的变化,需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核对并更新应急控制中心所掌握的名单;5)安排对工人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姓名、工作岗位、地址等,并保存在应急控制中心,还要定期更新;6)在事故后的适当时机,授权披露有关信息,并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该信息的唯一发布者;7)事故处理结束后,在恢复生产的过程中应对进入现场的人员进行指导。

(四)停止危险设施运行程序企业应充分考虑复杂危险设施各个部分的内部关系,并制订紧急停止运行程序,这样当事故一旦发生时或必要时,可将危险设施停止运行。

三、预案实施的主要人员和机构职责(一)预案实施的主要人员及职责作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一部分,企业应委派一名现场事故管理人员(如果必要,还应委派一名副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处理事故。

1.现场事故管理人员的职责:1)评估事故的规模,决定需要内部或外部应急机构:2)建立应急步骤以确保人员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3)在消防队到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和灭火活动:4)安排受伤人员并寻找失踪人员:5)安排无关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6)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系点;7)在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到来之前代理其职责;8)如有必要,应给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9)现场事故管理人员应能从穿着上容易辨认。

作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一部分,企业应委派一名现场主要管理人员(如需要,也可委派一名副手),在应急中心负责全面的事故管理。

2.现场主要管理人员的职责:1)判断是否可能或已经发生重大事故,是否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并实施场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2)在安全的地方,尝试对危险设施进行直接操作控制;3)继续调查和评估事故的可能发展方向,以预测事故的发展过程:4)指导危险设施的全部或部分停止运行,并与现场事件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的工人配合,指挥危险源现场人员撤离;5)应重视所有事故造成的伤害;6)与消防人员、地方政府和政府安全监管人员保持密切联系:7)在危险源现场实施交通管制;8)对难以解决的紧急情况做出安排;9)向新闻媒体公布权威信息;10)在事故紧急状态结束之后,安排恢原受事故影响地区的正常秩序。

企业应确保工人准确知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中规定的应承担的任务(如负责急救、大气监测、照顾伤员等)。

(二)应急控制中心企业在编制现场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中应考虑建立应急控制中心,应急控制中心负责指挥和协调处理紧急情况,保证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顺利执行。

其主要要求如下:1.控制中心应能够顺利接收外部信息,具有向事故现场及现场外管理人员发送指示的能力;2.一般情况下,控制中心应包括如下设施:1)数量充足的内线和外线电话;2)无线电和其它通讯设备;3)重大危险源示意图,图中应注明;--存放大量危险物质的地方;--安全设备存放点;--消防系统和附近水源;--污水管道和排水系统;--重大危险源的进口和道路状况;--安全区;--重大危险源的位置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