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子的发现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2.YyRR的基因型个体与yyRr的基因型个体相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子代表现型的理论比为A.1∶1B.1∶1∶1∶1C.9∶3∶3∶1D.42∶42∶8∶83.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为隐性,都是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一切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同时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A.3/4、1/4B.1/2、1/8C.1/4、1/4D.1/4、1/84.已知某植物开红花是由两个显性基因A和B共同决定的,否则开白花,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植株AaBb自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4种,9∶3∶3∶1 B.4种,1∶1∶1∶1 C.2种,3∶1 D.2种,9∶75.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
这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A.TTSS×ttSSB.TTss×ttssC.TTSs×ttssD.TTss×ttSS6.35.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
得F2种子556粒(以560粒计算)。
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基因型与其个体数基本相符的是选项 A B C D基因型YyRR yyrr YyRr YyRr个体数140粒140粒315粒140粒7.如图所示,表示纯合体细胞的是8.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
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A.50% B.25% C.75% D.100%9.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产生的F2中杂合的白色球状南瓜有4 000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A.1 333株B.2 000株C.4 000株D.8 000株10.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bb:AAbb=1:1,且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个体之间能自由交配。
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A.1/2 B.5/8 C.1/4 D.3/411.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e、F/f和H/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基因型为eeffhh的果实重120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5克。
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F1的果实重150克。
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A.eeFFHHB.EeffhhC.eeFFhhD.eeffhh12.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非糯性品种杂交,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凡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
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的微粒,非糯性与糯性的比例为()A.1﹕1 B.1﹕2 C.2﹕1 D.1﹕313.右图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2号个体无甲病致病基因。
1号和2号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几率为()A.1/3 B.2/9 C.2/3 D.1/414.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若Ⅲ-1与Ⅲ-5结婚,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男孩的概率是()A.1/8 B.1/4 C.1/3 D.1/215.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A.1/4B.1/6C.1/8 D.1/1616.基因A、B、C分别控制酶Ⅰ、酶Ⅱ、酶Ⅲ的产生,这三种酶共同作用可将一原本无色的物质转变为黑A.1/64 B.3/64C.9/64 D.27/6417.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现有褐色雄蜂与纯合体黑色雌蜂杂交,则子一代蜜蜂体色是A.全部是褐色B.褐色:黑色=3:1C.母蜂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D.母蜂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18.正常人(B)对苯硫脲感觉味苦,对苯硫脲没有味觉叫味盲(b)。
若几对夫妇子代味盲率分别是25%、50%、100%,则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依次是( )①BB×BB ②bb×bb ③BB×bb ④Bb×Bb ⑤Bb×bb ⑥BB×BbA.①③④ B.④②⑤ C.⑤④② D.④⑤②19.科学家应用生物技术培育出了一种抗虫棉,它能产生毒素,杀死害虫,目前正在大面积推广种植。
科学家还研究了害虫的遗传基础,发现不抗毒素为显性。
如果用抗毒素害虫与不抗毒素害虫杂交,则子代的基因型可能是(用B和b表示)。
( )A.BB、Bb B.Bb、bb C.BB、Bb、bb D.BB、Bb20.正常人的褐眼(A)对蓝眼(a)为显性,一个蓝眼男子和一个其母是蓝眼的褐眼女子结婚。
从理论上分析,他们生蓝眼孩子的概率是( )A.50%B.25%C.75%D、12.5%21.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高茎十101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22.在黑色鼠中曾发现一种黄色突变型(常染色体遗传),但从未获得黄色鼠的纯合子,因为AA的纯合子在母体内胚胎期就死亡。
现用黄色鼠与黄色鼠交配,后代中黑色∶黄色的比例为()A.3∶1 B.2∶1 C.1∶1 D.1∶223.一组杂交品种AaBb×aaBb,各对基因之间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F1有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种数为()A.2,6B.4,9C.2,4D.4,624.人类多指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双亲一方的基因型为AA,那么子女均患多指B.双亲一方只要含有A,其后代都有可能出现多指C.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就患多指D.双亲均为Aa,那么子女患多指的可能性为3/425.一匹雄性黑马和若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枣红马20匹和黑马23匹。
下列叙述最可能的是()①雄性黑马是杂合子②黑色是隐性性状③枣红色是显性性状④枣红色是隐性性状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D.②和④26.表现型正常的父母生了一患白化病的女儿,若再生一个,可能是表现型正常的儿子、患白化病女儿的几率分别是()A.1/4,1/8 B.1/2,1/8 C.3/4,1/4 D.3/8,1/827.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A.3∶1∶5 B.5∶1 C.9∶6 D.1∶128.一株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其种子胚乳的基因型可能有()A.8种B.6种C.4种D.2种29.人类的多指(A)对正常指(a)为显性,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
在一个多指患者(Aa)的下列各细胞中,不含或可能不含显性基因A的是()①神经细胞②成熟的红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次级性母细胞⑤肌细胞⑥成熟的性细胞A.①②⑥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30.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④去雄后自然授粉⑤去雄后人工授粉⑥授粉后套袋隔离⑦授粉后自然发育A.①④⑦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⑤⑥二、填空题31.已知某植物的高杆(D)对矮杆(d)为显性,植株抗病(T)对感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以纯合的高杆感病品种为母本,纯合的矮杆抗病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实验。
在无相应病原体的生长环境中,播种所有的F1种子,得到的F1植株自交,单株收获,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发现绝大多数株系都出现了高杆与矮杆的分离,而只有一个株系(A)全部表现为高杆。
(1)从理论上说,在考虑两对相对性状的情况下,上述绝大多数株系的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
(2)据分析,导致A株系全部表现为高杆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自交,二是父本的一对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发生了突变。
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分析A株系的抗病性状,因此需要对A株系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是。
如果是由于母本自交,该株系的表现为,其基因型为;如果是由于父本有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该株系的表现型为,其基因型为。
(3)正常株系中的高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下一代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32.豌豆花腋生对顶生为显性,受一对基因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亲本表现型后代腋生顶生一顶生×顶生0 804二腋生×腋生651 270三顶生×腋生295 265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1)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________________性状。
(2)组合二亲本的基本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
33.果皮色泽是柑橘果实外观的主要性状之一。
为探明柑橘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利用果皮颜色为黄色、红色和橙色的三个品种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了调查测定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图一);图二为具有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
(1)根据实验可以判断出是隐性性状。
(2)上述柑桔的果皮色泽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
(3)若柑橘的果皮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实验丙中亲代红色柑桔的基因型是,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则实验丁中亲代红色柑橘的基因型是,若单株收获其自交后代F2中红色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