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个别教育案例分析

初中个别教育案例分析

初中个别教育案例分析
班主任是专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班主任教育是以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为目标,以班级管理为载体。

你想知道初中个别教育案例分析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为大家整理的初中个别教育案例分析吧!
初中个别教育案例分析一
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帮助
案例:某天早晨,早自习前,初一年级某教室。

老师:你的数学作业?
学生:急忙低头寻找,翻了翻十分凌乱的书包,又找了找课桌
上胡乱摆放的一堆书,双眼噙满泪水,低声说"我忘带了"。

老师:一下子火冒三丈,严厉的呵斥道"你又忘带了,你怎么
没把自己丢掉?"过了一会儿,语气慢下来,说道:"给你妈打电话,让她送过来。

"(这已是他妈妈第三次送东西了)
学生:(打电话)妈妈,把我的数学作业送过来。

在桌子上。

家长;不在呀?在哪里?
学生:那你在床上找一找,快点儿!
老师:等家长拿过作业来,你再上课。

评析:初一年级某学生,12岁,胆小怕事,不多言语;丢三落
四,不会整理书包,东西放得杂乱无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手里的小东西不断;作业不能及时、完整地完成。

首先肯定的是:这是一个品质好的孩子,没有坏心眼,也不会
干坏事。

但他没有好的生活、学习、听课习惯。

还处于小学贪玩,不注重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状态。

再加上他在家里是独生子,家庭环境也好。

父母照顾比较周到,因此,缺乏自理能力,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觉得自己什么也不需去想,家长会安排好一切。

自己不用那么辛苦的付出。

方法:
1、培养他的自理能力,让他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他经
常拉东西,有时是作业忘在家里了,有时是上课没有书,刚开始为了节省他的时间,不耽误他上课,我经常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送过来。

但这样却无济于事。

到下一次,我让他亲自回家去拿。

再下一次,我还让他亲自去拿。

有了这两次,他明白自己必须每天亲自整理书包,做到心中有数。

孩子的自立能力需要大人的"放手",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力所能及地多劳动,勤动手。

2、培养孩子的进取心、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劝告他要有努力方向,要立志有所作为。

鼓励他要向爸爸学习,以爸爸为榜样。

经过几次和他交谈,发现他是心理年龄小,家长也没有正确的引导。

于是,我和家长联系,让家长多和孩子交流自己的故事,用自己对事业的进取精神去影响孩子,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让他明白只有吃苦耐劳,有上进心,才能取得好成绩。

3、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了让他不忘作业,不拉作业,我让他准备一个记作业本,每天放学时,我检查他作业是否记得全面,完整。

第二天,我检查他的各科作业,经过一星期的努力,他能及时、
完整地上交各科作业。

我在课堂上采取一分钟背诵、一分钟读书、一分钟写字的活动,每次活动都让数一数,算一算,再让他们自己算出晚上各科作业需要花费的时间,学生们有时会很惊讶,让学生体验"专心干事情,就会有高效率"的道理。

培养他们上课集中注意力,做事情要专心的好习惯。

班主任工作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免不了会对学生生气,会训斥学生。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情况,因人因事,再采取具体的、合适的教育方法。

那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个别教育案例分析二
"培养好的行为习惯"个案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一)、姓名:罗杰
(二)、性别:男
(三)、年龄:13岁
(四)、班级:初一131
(五)、辅导时间:20xx年10月——20xx年7月2日
二、问题行为表现
(一)该同学成绩尚可,但多动,玩心很重,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

上课无法安静的听讲,一旦没有老师,更是手舞足蹈,下课像孙悟空大闹天宫一样大闹教室,一个人也能玩得满头大汗。

无论什么都能玩得兴致勃勃,玩坏过教室的苕帚。

(二)没有卫生观念,倒完垃圾会把垃圾桶倒扣在头上。

骄傲自
满,狂妄自大,对老师的批评如耳旁风,讽刺、嘲笑女同学,几乎所有女同学都不喜欢他,男同学也对他不满。

任课老师经常到我处"告状"。

三、背景资料调查
(一)家庭背景
父母的期望值很大,管教过严,母亲脾气急躁,在家几乎不让他看电视,礼拜天也不许出去,一直让他学习,学过书法、绘画。

四、分析诊断和对策
1.充分了解他的家庭情况,通过家长、同学日记了解他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素质现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全面占有材料。

2.该同学身上有不少闪光点,作业完成很认真,从不马虎。

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绘画,写作,完成非常执著,这种时候能安静的坚持很长时间,教师充分加以肯定,让他的绘画作品在班级展示栏中展出,在元旦晚会上让他表演葫芦丝独奏,并特意说明他是自学材。

让同学们和老师对他有全新的认识,对他刮目相看。

3.经常和家长沟通,让家长不要对他管束过严,适当给与自由。

让家长培养他的生活能力和卫生习惯。

不要只关心学习,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4.班主任给了他课代表的职务,培养他的责任心。

使他的贪玩心减少一些。

5.及时地批评教育,告诉他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对于他来说,道德品质没有问题,只是不辨是非,不明道理,太幼稚。

最后,经过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持续不断的教育,该生的口碑转好,老师们对他也有了正确地认识,他也逐渐成熟,犯错误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初中个别教育案例分析三
赏识学生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赏识的渴望。

基于这种渴望,人总是喜欢表扬和鼓励。

来自他人的表扬与鼓励总会激励起愉悦的性感体验,使被表扬者信心十足。

我们班的马帅同学,成绩在班里名列倒数第二,行为习惯上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是同学、老师都头疼的学生。

这学期学校给初二的古中"学习特色班级"创建活动日评价表,要求每节课之后老师都要填写,有时老师下课就忘记了,需要有个学生来管理这张表格,提醒老师填表。

我把这个任务交给马帅,想到他非常尽责,尽责到同学,老师每天都表扬他几句。

我也豪不吝啬,适时地对他进行了表扬。

马帅这些天自信心明显增强。

也不再去干那些不该做的事情,在各方面的表现也都明显好转,上课爱回答问题了。

马帅同学的转变让我感到有一种收获,一种成功,我想,如果每一名学生都在明媚的阳光中追求真知,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老师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名学生,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每个同学的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学生的每一份的成功,老师也会
显得轻松一些,学生也会快乐的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