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摩学习心得五篇【篇一】 3 月 29 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英语课赛一等奖精品课展示观摩活动。
结伴而行的还有温泉的四位老师,每次听完课后,一路上许多同行都热衷于谈论老师们上课的优缺点,可见这次的听课活动举办的很成功,我还是不虚此行的。
我似一块海绵,老师们讲的知识就像水一样被吸进自己干瘪的身体,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变得充实起来,下面我就结合这次听课的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一、英语口语的魅力。
每堂课最吸引我的是这些老师对教学语言的运用。
说是英语教学重要内容和目的之一,说的训练同时也促进听、读、写的过程,它们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共同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语意、语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
这次观摩课上我们看到教师们语言能力优异,语音、语调优美,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良好的示范,这样的语音、语调听起来就是一种享受,我认为作为英语老师,标准、流利、优美的语音不仅是学生最大的福利,也能持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又获得了令人陶醉的美感,增强了说英语的欲望。
二、趣味性教学方法应用趣味性教学方式就需要老师认真的研究教材,将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多多和学生交流,根据不一样的内容采取不一样的方法。
比如黄俪老师讲导入的时候问 What s your favourite food?说到爱吃的水果,学生一下子就有了积极性,很快跟着老师看 Handa 头顶上到底顶着些什么水果要带给她的朋友吃,而种类繁多的一篮水果为何会全部变为橘子,到底发生了什么?学生有了阅读欲望,才发现所有的水果都被沿途的动物偷走了,而主人公却收获了大大的惊喜。
黄老师接着把死板的叙述变成活泼的表演,让一位学生做主人公,头顶着一篮各色水果,其它七个学生做各种小动物去偷主人公的水果,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一箭双雕。
还有韦健老师以歌曲《 the rainbow colors song》导入新课,随后便抛出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What s Miss wei s favourite color?”学生大胆的猜测起来,有的说是黑色,因为老师穿的外套是黑色的,还有的说是白色,因为老师穿了件白色 T 恤,结果都不是,韦老师便介绍自己衣橱里的衣服,大家发现黄色的衣服最多,便知道老师最喜欢的颜色是黄色。
这样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在激活学生背景知识的同时通过听、说、读、玩、演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注重整体输入、输出。
本次听了六节课都是阅读示范课,大部分老师都不约而同的利用课件翻页粗略感知整个故事、了解故事梗概,自主默读绘本后用几句话说说故事的大致内容。
比如周亚文老师《 Say No to Bullying》,绘本内容很长,周老师没有逐句解码,而是观看主题照片并谈论情绪变化,从而自然导入绘本,再让学生对绘本封面进行提问、猜测,制造悬念,调动学生积极性,接着抓住人物情绪变化的线索,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品读、交流与剖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欺凌问题;最后,学生 Say No to Bullying 宣誓这一幕不仅是主题的提升,更是情感的升华,孩子们庄严的誓言真真实实地震撼着在场每位师生的内心!还有为我们带来一节篇章教学《 Two Seeds》的赵刚老师。
通过播放小视频,让学生整体感知后完成 read and match,接着讲解小视频,停顿生跟读。
赵老师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侧重学生语言框架的自主建构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赵老师还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当读到“ We arethirsty.We are not happy!”该怎样表达情感呢?学生都乐于参与和表演,化身为一个个“配音小能手”。
这样教学内容层层递进,读思结合,读说结合。
同时,赵老师以引促放,侧重阅读策略的指导,图文结合:“ We are seeds,We grow, We have small leaves.We grow and grow.We have big leaves”让学生充分了解了“ grow”的真谛。
还有黄耀华老师带来的《 Left Brained or Right Brained》这是一篇有关左右脑的科普文,这样的科普文是最难上好的,但黄老师能 get 到学生感兴趣的点,课后自己找了许多课外资料,制作成了一幅幅动态图,让学生做测试,帮助学生理解大脑的左右控制不同的思维,通过有趣的视频小实验,大致了解自己的思维类型,让学生从科普的角度对自己有不同于以往的认知,并树立发展左右脑的意识,激发后续学习兴趣。
还有风趣幽默、帅气自信、专业素养特别高的马东方老师不仅格局大,他讲的课更是出彩。
这次他带来的课例《 The Giving Tree》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对新教育实验推崇的理想课堂的追求,是新课改要求下的高效课堂的示范课。
马老师以歌曲热身破冰,相互熟悉,引起学生对老师和课堂的兴趣。
绘本的封面往往蕴含着很多内容,利用这些资源,大胆让学生去观察,描述,预测,提问,这都是了解一个故事的好的开始。
绘本的故事有三个阶段。
教学过程仍然采取整体阅读的方式,根据故事的流程进行。
课后,名师们都深度挖掘核心素养,细致剖析了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要素如何在英语绘本阅读中落地生根的一系列报告。
报告深刻指出,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从固定的模式中跳出来,课堂整体教学思路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作为英语教师要利用各种资源,打开孩子们的眼界,拓宽孩子们的思路。
我们眼中不仅要有语言文字,还要善于挖掘文字背后的含义力量。
不但关注课堂提问方式,还要关注孩子思维的深度。
为期两天的精品课观摩活动圆满结束,我也是受益匪浅。
这些精品课例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让我们带着百倍的热情,在春天里,去追寻小学英语的教育梦!【篇二】时隔一年再次来到南昌听课,我感到非常的兴奋,也很感谢领导的栽培,让我有机会成长。
从这一节节精品课中我听取各位老师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方法等,有共鸣的地方也总有些课能让我有些反思,让我思考之前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以及怎么开展之后的教学。
那么,接下来我就来分享这两天的收获。
一、课堂中的情感教育在这次精品课中 ,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情感教育 ,每节课中都贯穿了情感的教育,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中也有情感教育 ,为什么觉得他们的更生动 ,更有灵魂呢 ?像周亚文老师的 Say No to Bullying 从课文开始到结尾一直让学生体会被欺负的主人公 Jerry 的情感,“如果你是Jerry,你有什么感觉?”“得到同学老师的帮助,你又有什么感觉?”把 Jerry 两种不同的情感作对比,那我们在遇到霸凌或者说被霸凌的时候应该怎么办?通过学生体验情感,教育学生。
就是这样一步步的层层递进的情感,让课堂变得精彩。
以及最后学生的反对霸凌宣誓也让人觉得震撼!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总之,在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情感教育的升华,学生除了掌握好英语这门语言之外,还应是懂得热爱生活的拥有高尚情操的现代人。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
我想每一位英语教师在理解了每节课更深层意图以后,应该摒弃简单的照搬眼下流行的天花乱坠的表演模式,充分认识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注重情感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堂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在课堂教学中 ,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而在大家的印象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比如说数学相比,更多的是机械性的领读、跟读等,似乎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是那么突出;我们的课堂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呈现、操练方式简单直白,解决问题浅尝辄止,问题的答案设置单一,情景创设不够真实等等。
整体上倾向于重语言能力培养轻思维能力培养的趋势。
通过这次的精品课让我觉得在英语课堂中同样需要也完全可以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像这次黄俐老师绘本教学Handa’ s surprise,黄老师通过设疑置问,让学生思考surprise 是什么?给谁的 surprise?等简单的问题浏览故事。
老师在设置疑问时最关键的是一个“巧”字,即多设计一些巧妙的、击中要害但又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回答的问题。
否则如果提出的问题总是一些明知顾问的 Yes or No 或不假思索就能回答的话,那就味同白开水寡然无味了,丝毫起不到启发思考、培养思维习惯的作用。
接着操练形容词及句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在慢慢的熟练课文以后,通过师生合作制作 Mind map 复述故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最后布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写相似的小故事,保护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整堂课都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对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也要积极探索,深入挖掘,使我们的英语课堂充满智慧的火花。
三、课堂中的知识融合小学各学科教材丰富多彩,教育部也在新课程设计中,强调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
因为学生学习英语不仅可以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而且通过学习英语可以获取其他学科的知识。
在这次精品课中,赵刚老师的 My Garden( period 1)Two seeds这一堂课中,以学科融合为指导思想,有机地渗透了科学的教学内容种子的生长过程,使两学科内容之间相互贯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赵老师的这堂课上的生动有趣,语言幽默,内容丰富。
从 A seed→ some small leaves → some big leaves→ some flowers 让学生慢慢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观察种子的每个阶段的特征。
那么所有的教学任务也贯穿其中,知识的融合更好的推动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推动学生表达语言的能力。
韦健老师的 My friends 的课后作业也让学生去画画他们的朋友介绍他们的朋友,黄耀华老师的Left Brained or Right Brained 的课堂中也让我们的学生对大脑的认知。
学生感兴趣,学习气氛浓烈,让学生更容易去表达,所以说学科的融合更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我们应该认真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情绪,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英语程度等,结合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各门学科融合贯通,使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以张扬,潜力得以发挥,创造力得以发展。
通过本次学习,发现自己离上好一堂课的距离还很大,自己在情感教育,培养思维能力,知识融合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因此只有通过平时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在教师之路上前行!【篇三】相约名师,聚焦课堂, 2019 年 3 月 30- 31 日,我有幸参加了“和美课堂第十三届全国小学语文大型观摩研讨会” ,让我近距离的感受到名师们的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