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家庄稠油

陈家庄稠油

陈家庄油田南区稠油开采工 艺的应用与技术评价
汇报人:阚淑华
一、概况 二、试油试采及开发特征 三、配套采油工艺的研究应用与技术评价
四、结论
五、下步工作方向
概 况
东营凹陷区域构造位置图
陈家庄南区位于陈 家庄凸起中部。含油层 系为上第三系馆陶组 Ng 下 1-5 砂 组 , 油 藏 埋 深 1233-1338m。
概 况
2000 年以来,该块先后试 陈家庄凸起南部八十年代 开始勘探, 油 11 口井 27 层,其中 2000 年以前, 11 口 曾经钻探井 井 17 层获得工业油流,但 8口,见油气显 示的井有6年一直未得到有 2000-2003 口,试油均未获 工业油流,通过分析认为 效动用,未动用的原因主 该区馆下段成藏规律比较 要有两个:一是原油性质 复杂,砂体横向变化较大, 差、动用难度大。由于油 连通性差,油水关系复杂, 稠、粘度高、出砂严重, 加上油稠出砂,试油产能 限制了油藏开发。二是受 上一直没有突破,导致该 采油工艺制约,达不到经 区勘探上一直没有大的进 济产能。 展。
19163-67986mPa.s (冷、热采井组实验)
采油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情况作以介绍。
配套采油工艺的研究应用与技术评价
射孔工艺 防砂工艺
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开采工艺
冷、热采试验井组配套技术研究 应用效果评价分析
1、射 孔 工 艺
对于疏松砂岩特稠油油藏,在常规射孔上要求中孔径、高 孔密,泄油面积大,不重复射孔,同时也要有利于防砂。结 合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射孔弹的应用情况,在进行优化射孔设 计时,利用“射孔优化设计软件”和生产实际数据对YD102
掺水温度80℃ 掺水温度70℃ 掺水温度60℃d 掺水温度50℃ 不掺水
井 深(m)
根据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和室内实验, 确定掺入液的温度需控制在60℃以上。
3、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工艺பைடு நூலகம்
2、掺水量的确定
掺 水 主 要 参 数 优 化
混 合 液 粘 度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986 2418 1752 1956 1259 1024 989 1247 2516 2031 1359 1060 657 213 96 ³ ¶ Õ È 5928 4826 4196 3048 º Ë ¬ ® Â Ê
陈庄南区已投产油井的防砂中,“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成 功率达到100%,绕丝管管外充填防砂成功率70%,而其它防砂工艺成 功率最高达到50%,比较而言,“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工艺和绕 丝管管外充填防砂比较适合该块地层特点。
2、防 砂 工 艺
封隔高压一次充填防砂
基本原理是充填工具与割缝筛管配套,将砾 石以携砂液大排量带到油气井产层管外空洞 和筛管与套管环形空间,经沉积、压实,形 成高效能挡砂屏障,防止油层出砂。
2、试油试采特征
油稠,采用井筒降粘工艺开采,具有中低产能
陈家庄油田受油气成藏和运移的控制作用,原油密度由北 向南逐渐增大,南区50℃时地面原油粘度5361-67986mPa.s, 原油在井筒中流动阻力大,试采井均采用井筒降粘开采,油 井要取得较好产能,必须解决井筒降粘问题。陈15-37块3口
试采井冲次分别为1和0.5次/分,单井日产油量6t,陈371块
东 营
凹陷
该区探明含油面积 20.3km2 ,上报探明地质储量 2613×104t 。空气 渗透率 5318 × 10 - 3 um2 , 地面原油密度 0.9689-1.0606g/cm3 ,原油粘度 5361-67986mPa.s ,胶质含量 40.79-59.2% ,沥青质 3.92-15.72% 。水型 : CaCL2 , 总 矿 化 度 10661-16703mg/l , 压 力 系 数 1.0 , 地 温 梯 度 为 4.1℃/100m。属于常压、高温异常油藏。
而导致井底附近油层污染、阻塞孔隙通道,降低渗透率、影响油井产能
的不良后果。
油水混合充分,降粘效果好
当活塞在泵筒做上下往复运动时掺水的静态混合变为了动态混合, 使油水混合充分,油迅速分散在水中,形成水包油型乳化液,达到良好 的降粘效果。
3、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工艺
利用热损失,增强降粘效果
空心杆掺水降粘工艺中,热损失集中在杆壁,这部分热量可由杆 壁直接传送给油管内混合液,用于加热混合液,使热损失得以充分的 利用。
元);泵上掺水:6.26万元/年 ;化学降粘:8.76万元/年 ),对比分析
后认为空心杆掺水降粘费用最低。同时,该工艺在埕南 13块以及陈家庄油
田 老 区 陈 23-G31 、 陈 9-31 等 稠 油 井 上的 成 功 应 用 , 证 明 了 其对 粘 度 在
10000mpa.s以下的稠油井应用效果显著,同时能够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FS充 填工 具
2、防 砂 工 艺
施 陈13-35生产曲线 工 参 数 携 砂 液 工 艺 特 点 陈 15-37 块采用该技术防砂 17 口, 该防砂技术具有施工简单,防砂 该块地层砂粒度中值 为防止携砂液进入地层造成伤害, 0.24mm。根 陈 371 块冷采井组采用该技术防 有效期长,采液强度高,携带力 据埕南 引起粘土膨胀而堵塞油层,影响 13块和沾18块防砂挡砂理 砂 5 口,成功率为 100% ,现场应 强,修井难度低,适应性强等特 论要求和实际操作经验,割逢管 油井产能,要求携砂液配方如下: 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点。 选择缝宽0.3mm 70℃过滤污水 +2%HBD-911 ,砾石尺寸选择 防膨剂 0.4-0.8mm的石英砂。 +2%FTY-036 抑砂剂。
陈15-37 陈15-37 块 陈11-37 陈373 陈371块 陈375 陈家庄 老区 陈7-27 陈9-29
2000.7 涂料砂防砂 螺杆泵 电热杆
2000.9 地层预充填+ 空心泵 电热杆 2000.1 金属棉滤砂管 阀式泵 电热杆 2000.1 地层预充填+ 螺杆泵 电热杆 2001.5 绕丝筛管 空心泵 电热杆 涂料砂防砂 长 泵 电热杆 涂料砂防砂 长 泵 电热杆
3、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工艺
陈家庄油田第一口掺水井
空心杆掺水 作业
原油粘度:7000mpa.s
9*0.8*91.5%
21.3*7*67%
3、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工艺
工艺原理
高压软管 大卡炉 来水干线 掺水阀组
加热至 60-80℃
3、空心杆泵上掺水降粘工艺
技术特点
泵上掺水,水不回渗地层
空心杆泵上掺水技术中,掺入的热水通过井下单流阀直接进入泵活 塞上部,始终不会进入环空,决不会渗进地层,彻底避免了因水流回渗
陈371 陈 311
陈4
概 况
陈家庄油田南区 (2004年新区)
概 况
陈家庄油田产量构成曲线
日 油 水 平 (t)
图例
新井 补孔
防砂
提液
一、概况 二、试油试采及开发特征 三、配套采油工艺的研究应用与技术评价
四、结论
五、下步打算
试油试采及开发特征
试油试采情况 试油试采特征
1、试油试采情况
陈7-27 陈9-29
试采井产能更低,单井日产油量1.5t,根据千米井深稳定日产 油评价油藏产能属中等偏低产能。
2、试油试采特征
油井出砂影响油井正常生产
该块馆陶组油层埋藏浅,压实作用低,胶结疏松,易出砂。根 据陈庄南区油井的作业资料计算,每采出万吨液出砂量为21m3。 因此,该块油井皆需要防砂投产。
蒸汽吞吐效果不明显,常规注水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mpa.s)
t=50℃
4956
³ ¶ Õ È
t=60 ℃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概 况
陈家庄地区基岩顶面构造图
近几年,对陈家庄南区进 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综合运 用油藏地质资料,建立了一套 适合本区的经济开采模式,使 区块的控制储量大幅升级。 2004年陈家庄南区新增探 明含油面积10.0km2,新增地质 储量1379×104t,石油地质储 量由2000年的1234×104t上升 至2613×104t。2004年新投开 井30口,建产能6.5 ×104t, 2005年计划投产新井42口,新 建产能9.0×104t 。
南部的陈373、陈375等井蒸汽吞吐均未达到预期效果。
而相邻的老区陈家庄南区自94年常规注水开发以来,一直保持良好 的生产态势,目前单井日注水量150m3左右,注水压力8-12MPa,地 层压力12.9MPa ,地层总压降 0.3MPa ,地层能量稳定平均单井日产 液22t,日产油5.8t,综合含水73.6%,平均动液面670m。
YD127、YD89三种射孔弹进行了优化选择,设计计算时充分考
虑了各种不同射孔相位和不同孔密情况,根据计算结果确定 相应的射孔参数为:127枪、127弹、16孔/米。
2、防 砂 工 艺
防砂工艺的优选
防砂方式 封隔高压一次 地层预充填+绕 充填防砂 丝管管外充填 PS防砂 复合砂防砂
实施 有效 实施 有效 实施 有效 实施 有效 实施情况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口) 30 30 10 7 6 3 1 0
并为2005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该块的滚动开发以及新区产
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配套采油工艺的研究应用与技术评价
根据陈庄南区不同区块
陈15-37块 原油粘度:
5361-28372 mPa.s
(空心杆掺水)
的油藏特征以及采油工 艺的适应性研究,确定 了不同区块的稠油开采 方式,下面就该块配套
陈371冷、 热采井组 原油粘度:
从产能分析,陈家庄南区油井常规开发单井产能低,日油在1.378.27t/d之间,平均4.82t/d。通过注汽并未有效增产,主要是因为 油层厚度较薄,净总比低,注蒸汽热损失严重,降低了热利用率, 影响了吞吐的开发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