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勿删>兰州大学1999-2005年传播学试题2005年兰州大学传播学原理注意:答案请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招生专业:传播学新闻学一名词解释(8*6=48分)1 信息社会2 传播情境3 赛博空间(cyberspace)4 信息压力5 传媒接近权6 传播效果二简答(13×4=52分)1 简述拉扎斯非尔德和默顿关于大众传播的功能的观点。
2 在传播学学术界,为什么有人把“培养”理论称作“美国土生土长的批判学派”?3 沉默的螺旋的舆论观和效果观。
4 大众传播学调研的基本过程。
三论述(25×2=50分,传播学专业答 3题,新闻学专业答 2题)1 论述制约和影响传媒组织活动的各要素。
2 结合新闻传播全球化发展的现实,论述国际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价值。
3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提出“信息主权”概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兰州大学2005年新闻理论(含新闻史)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招生专业:传播学新闻学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8分,共48分)1 《察世俗每月统纪传》2 史量才3 新闻社会责任论4 珠江模式5 《刘少奇华北记者团讲话》的内容6 新闻的真实性二简答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1 什么是新闻简述新闻定义的不同观点2 建国后我国新闻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 为什么新闻具有商品属性?4 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新闻观的区别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传播学专业回答1 2题,新闻学专业回答2 3题。
)1 事实和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决定作用。
2 建国后我国新闻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改革实例来说明。
3 如何理解事实是新闻的本源?兰州大学2000新闻理论试题招生专业:传播学考试科目:新闻理论(含中国新闻史)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 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个因采写新闻通讯而负盛名的记者是()。
2 在中国土地上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是()。
3 在印刷上,从1815年到1894年,中文报刊经历了一个从雕版印刷到()和()的发展过程。
4 1931年11月,根据地中共中央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中,专门作出了(“ ”)。
5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回答了()。
什么是新闻等基本新闻理论问题。
6 在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中,起舆论先导作用的报刊是()。
7 被蔡元培誉为:“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的著作是()写的()。
8 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是()撰写的()。
9 新华通讯社创办于()年,其前身是()。
10 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共有三个《解放日报》,他们分别是:()《解放日报》延安《解放日报》和( )《解放日报》二简答题1 1956年全国新闻改革的意义是什么?2 试论制约新闻传播的基本因素3 你是如何理解"全党办报" "群众办报"方针的?三论述题1 结合国际国内的实际全面论述你对新闻自由的认识。
2 什么是新闻真实性原则?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兰州大学1999传播学原理试题招生专业:传播学考试科目:传播学原理一解释下列名词或概念:(每小题5分,共20分)1 内容分析法2 强大效果论3 大众传播4 刊前检查制度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遵从性心理在传播学活动中如何引导与运用?2 为什么说传播过程中带有明显的双向性?3 信息传播中的“反馈包括哪些类型?三归纳论述:(25分)中国古代传播理论研究的一些代表性观点。
四分析论述:(25分)如何认识我国大众传播界出现的“报业集团”现象?兰州大学1999新闻理论试题招生专业:传播学考试科目:新闻理论(含中国新闻史)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 传播这一名词,始见于(《》)的“(),咸使之闻。
”2 报房京报从()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3 中文近代报刊史上的第一条消息是(《》)第二期刊登的题为(《》)的预先性新闻。
4 (《》)被认为是我国第一份以政治著称的报纸,()是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5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还办了几份纯用白话的报刊。
最早的是在梁启超支持下创办的(《》),1897年在()创刊。
6 1856年,在美国萨克拉门多出版的(《》)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日报。
7 1908年颁布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
8 ()年9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了()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实际上是对延安新闻改革中,新闻教育的一个总结。
9 1913年,袁世凯采取暗杀报人,查封报纸等手段,使全国报纸减少到139家。
当时人们把报界的这次浩劫称为(“ ”)。
10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是在《》上展开的,论战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胡适和()。
11 “新生事件”,是由1935年5月,上海《新生》周刊第二卷第15期刊载的(《》)一问引起的。
12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时间是()年12月30日。
13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是1925年6月4日创办的(《》)。
14 华北《人民日报》于1949年3月15日迁北平出版,()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评析社会责任论。
2辛亥革命时期,梁启超对新闻理论的主要贡献有哪些?试加以评析。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论述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及其现实意义。
2论述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新闻思想的变化与发展。
新闻写作试题招生专业:传播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 新闻根据2 深度报道3 开放式提问4 报道思想5 新闻线索二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1 新闻采访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工作通讯的主要特点及其社会职能。
三思考写作(消息25分,标题5分,评论20分)根据提供的素材选择恰当的结构方式写作一则500字的消息,自制标题并配评论(标题需注明主标题,评论不得超过700字)近来记者在采访中被殴打或抓扣甚至遭到恶义报复的事情在全国屡有发生。
11月5日下午,《安徽日报.社会周报》编辑部主任.记者车敦安和几名新闻同行一起随同安徽省出版部门和合肥市公安局防暴支队采访一次反倒版突击检查行动。
为准备好随时抓拍镜头,车敦安将照相机提在手上跑步前进。
下午2时许,当检查组一行急匆匆经过合肥市商业银行蒙城路之行门前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先是车敦安的脖子突然被人从后面卡住,紧接着,从这家银行里迅速冲出两名保安人员,一人卡住记者的一只胳膊,强行将记者拖进银行。
当车责问为什么抓人.并掏出记者证说明是正在进行采访时,几名保安任不罢休,继续对记者推推搡搡,并将记者照相机盖打落在地。
当记者走出银行大门,几名保安又冲出来,准备再次抓扣记者。
直到公安人员再次严厉制止之后,他们才终于罢休。
在此过程中,银行的有关人员还喊来银行手持警棍的保安人员向记者示威,其中有人威胁说:“今天打死了也活该。
在车敦安被抓扣的过程中,与车敦安同行的安徽电视台一名记者手中的摄相机也遭到银行保安人员的抢夺,另有一名女记者被无礼推搡。
记者急欲离开银行继续采访时,一开头将记者卡住的几个人又将记者团团围住,并卡住不放。
银行里随即围上一群人,使记者一时间失去了行动自由,无法脱身。
更有甚者,当参加反盗版检查行动的公安人员闻讯赶来严厉制止时,银行的保安人员仍不放手。
直到公安人员强行将他们的手掰开,车敦安才终于被解救出来。
此时,记者被扣侮辱已10多分钟。
据知情者透露,这起意外事件发生后,检查行动小组成员随即和记者一起去公安局报了案。
而银行的有关人员也来到公安机关投诉,称这只是一次“误会”,并解释说这起事件发生的前几天,常有人到银行门口拍照,并很快离开,引起银行的警觉,怀疑是否有人勘测地点想盗窃银行。
此事发生后,在当地新闻界和社会各界都引起较大反响。
许多人认为,这家银行的“误会”之说只是“托词”。
人们可以“理解”银行有关人员的“冲动”,将“可疑人员”抓进银行,但在记者出示证件说明采访意图以后,银行有关人员仍大动干戈,继续施暴则根本无法解释。
另具遭到扣押的记者介绍,事件发生后,这家银行的一位负责人已登门表示了歉意,并表示尽快给记者一个处理的意见。
因此这起事件仍未结束,遭抓扣的记者和许多关心此事的人们还在等待下文。
而公安机关最终将如何处理此事也非常引人关注。
一些新闻业内人士就此指出,对这些看起来有些“偶然”的事件给出一个处理,使之暂时偃旗息鼓或许是容易的。
但对类似“记者到底有没有权利在公共场合根据自己的需要拍摄照片”等涉及记者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权利,记者作为特殊的从业者所应有的采访权利.记者的采访范围等一系列问题,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兰州大学200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传播学原理试题2006年07月19日OWMO全球传媒观察出处:招生专业:传播学考试科目:传播学原理一.解释下列名词与概念:(每小题5分,共25分)1.媒介即信息2.信息超量3.编辑权4.舆论领袖5.多媒体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社会环境对传播活动水平的制约表现在那些方面?2.发展传播学的特点是什么?3.为什么有人把我们生存的环境称之为:“地球村”?三.请对比分析以下概念,并说明大众传播在其中的作用。
(20分)大众文化----高雅文化四.论述:(25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传播水平提高的贡献2001年传播学原理一.解释下列名词1.有限效果论2.“黄金位置”法3.假性反馈4. 批判学派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传播媒介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为什么说受传者是身兼三重身份的特殊角色3.“信息超量”给社会带来的副作用有哪些4.如果认识“媒介即信息”三.论述环境在传播活动中的作用四.分析归纳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新闻传播新秩序”进行论争的国成及其成果。
新闻理论(含新闻史)一:解释题1.《中国日报》2.梁起超3.舆论强势4.报业集团二:简述题1.简述中国两个记者节的来历2.简述延安新闻改革的理论收获三.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新闻传播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2.结合大众传播媒介、互联网的发展实际论述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问题。
2002年传播学原理一.选择题(不定项选择)1.下列著名传播学者中参与过《报刊的四种理论》编写的是:a.麦克卢汉b拉斯韦尔c 施拉姆d 拉扎斯菲尔得e 库尔特`卢因2.人类传播活动进步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a 传播机构的设立b 传播制度的确立c 专业传播人员的产生d 传播媒介的进步3.大众传播活动的主要特点是a 公开性b 单向性c 专门性d 受众复杂性e 商业性4.资本主义报纸“大众化”开始于a 18世纪70年代b 19世纪30年代c 19世纪70年代d 20世纪30年代e 10世纪50年代5.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三大功能是a文化娱乐b 舆论监督c 监视环境c 协调社会d 传授文化二:名词解释1.负反馈2.副语言符号3.信息的共享性4.把关人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理解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2.我国传播事业的基本工作方针3.世界传播学研究的两大学派四:论述(传播学考生答1 .2 题,新闻学考生答1. 3题)1.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与媒体产业化2.受众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控制3.第四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媒体的冲击新闻理论(含新闻史)一:选择(不定项)1.《申报》向现代化报业方向发展之初主要抓的迹象工作是:a 延揽人才d 筹措资金c 大力开展广告业务d 抓好报纸发行e 更新技术设备2.抗战时期大后方进步新闻事业的核心是:a《大公报》b 《新华日报》c 《群众》d《全民抗战》e 《新民报》3.中共中央宣传部1942年3月16日所发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中对党报的整风改革提出的重点是a 加强党对报纸的领导b 加强报纸的趣味性c 增强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d 加强报纸的战斗性e 注意报纸的发行4.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 新闻报道者b 新闻事实c 新闻接受者d 新闻作品e 新闻媒介5.考察新闻事业的性质,首先应该研究的是a新闻事业的规模b新闻事业的体制c 产生新闻事业的特定的经济基础d 新闻事业的运行机制二:解释下列名词与概念1.舆论监督2. 新闻媒介的行业规范3.新闻自由4.新闻手段三:简答1.为什么说“报道新闻,传播信息”是新闻事业最基本最主要的社会功能2.开展新闻批评的目的是什么3.1956年7月〈人民日报〉改版的做法和特点主要是什么?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对我国新闻事业产生了哪些深刻影响?四:论述1 论媒体集团的建设2.论新闻真实2003年传播学原理一.:名词解释(5/30)1.信息低量2.“沉默的螺旋”3.定量分析法4.选择性心理5.传统学派6.舆论领袖二:简答(15/60)1.简述信息社会的含义及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