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培训PPT..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培训PPT..
以上三点分别叙述了三种流动度范围内混 凝土单位用水量的选择方法,无论是所引 用的表格,还是一些计算公式、原则,只 是一种参考而非规定,而最终决定单位用 水量还是要经过试验试配的过程,由试验 结果决定。
4、确定水泥用量
计算水泥用量:
W C W /C
在确定水泥用量时,还应按表“混凝土的最 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规定值”的要求复 核最小水泥用量,在该表规定的值和上式 计算的值之间选择较大的值作为最终的水 泥用量。
31.5
175 185 195 205
40
165 175 185 195
坍 35~5 0 落 度 55~7 /mm 0
75~9 0
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以上表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坍落 度每增加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 掺减水剂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用水量为:W=Wo(1-β) W:为掺减水剂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Wo:为未掺减水剂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β:为减水剂减水率.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 料相互比例关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和选择,主要要依据原材料性能、结 构要求、施工要求以及结构使用环境 条件要求,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 确定各种材料的使用数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很多, 重点介绍以下三种: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1.0
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确定配制强度 确定水灰比 确定单位用水量 计算水泥用量 确定砂率 确定砂石用量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
水灰比(W/C) 用水量( mw) 水泥用量(mc) 合理砂率(mc) 砂用量(ms)和石子 用量(mg) 水灰比(W/C)、粗骨料 种类、最大粒径 重量法或体积法 耐久性要求 和易性指标(坍落度等)和粗 骨料种类、最大粒径
另外,在骨料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砂率过小,石 子包裹不好,可能使得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差, 易离析、泌水;在水泥浆一定的前提下,砂率过 大,可能造成包裹砂子的水泥浆过少,砂粒之间 的摩擦阻力加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差。 砂率不足,往往会造成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 因此,砂率的确定,必须进行试验调整,从而选 择较恰当的砂率,保证尽可能少的单位用水量、 尽可能少的水泥用量,同时保证混凝土具有最大 的流动性,不离析、不泌水。砂率的确定,关键 在于试验、调整。
(一)计算初步配合比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 混凝土四种基本材料(水泥、用水量、细 骨料、粗骨料)的数量。为此,必须建立 四个方程式(或条件),从而求解四种材 料用量,具体设计过程如下:
1、确定配制强度
配制强度按下列公式计算:
f cu, 0 f cu,k 1.645 式中: f cu, 0 混凝土配制强度 ( MPa); f cu,k 混凝土立方强度抗压强 度标准值( MPa);
3、单位用水量(W)
单位用水量是指单方混凝土中用水量的多少。单位用水 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 黏聚性和保水性。在保证混凝土不离析、不泌水的前提 下,可以认为单位用水量W越大,混凝土的流动性越高。 但单位用水量过大,可能造成混凝土的离析和泌水。离 析和泌水的混凝土在浇筑成型时,会形成不均匀的结构, 形成缺陷,给混凝土结构造成隐患。因此,选择单位用 水量时,前提条件下是不能离析和泌水。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一、设计前资料的收集
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要求的混凝土施工流动性(如坍落度或维勃稠度); 使用的水泥品种和水泥强度; 使用骨料的情况:粗细骨料的种类、各参数技术指标; 技术使用的外加剂与外掺料的要求及技术资料; 施工条件:如搅拌方式、运输方式、运输距离、灌注高 度、振动密实方式以及结构物的钢筋布置情况等等; 施工和使用的环境条件:如春、夏、秋、冬及风、雨、 霜、雪、温度、湿度、环境水以及环境介质是否有侵蚀 性等; 养护方法:如自然养护、蒸汽养护、压蒸养护等。
试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试配使用的原材料应与工程中实际的材料 相同,其搅拌方法宜与生产时使用的方法 相同; 试配的数量,应根据粗内料最大粒径选定, 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时,拌和的 数量不少于15升;粗骨料最大粒径大于或 等于40mm时,拌合物数量不少于25升。采 用机械搅拌时,其搅拌数量级不应小于搅 拌机额定搅拌量的四分之一; 所使用的砂石材料应以干燥状态为基准。
塑性混凝土用水量参考值(kg/m3)
拌合物流动 度
卵石最大粒径(mm) 10
190 200 210 215
碎石最大粒径(mm) 10
200 210 220 230
项目 指标
10~3 0
20
170 180 190 195
31.5
160 170 180 185
40
150 160 170 175
20
185 195 205 215
混凝土强度等级 标准差(MPa) 生产单位
C20~ C40
<C20
>C40
预制混凝土构件厂
3.0
4.0
5.0
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施工单位
3.5
4.5
5.5
2、确定水灰比
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60时 ,水灰比按下列公式 计算:
a f ce W /C f cu,0 a b f ce
c a b
水灰比—强度关系
75.0 70.0 65.0
强度(MPa)
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水灰比
2、砂率
砂率是指骨料中砂子所占的比例,即砂重 与砂、石总重量之比。混凝土是一种层状 结构,可以近似考虑成水泥浆包裹砂子成 为砂浆,砂浆再包裹石子成为混凝土,因 此正确地选择砂率,使得砂、石、水泥浆 比例恰当,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黏 聚性、保水性,使混凝土达到密实状态。 普通混凝土的砂率一般在30%~44%之间。 影响砂率选择的因素很多,如石子的形态 (使用卵石时可选择相对较低的砂率)、 粒径、空隙率、水灰比等,对细砂或粗砂, 可相应选用较低或较高的砂率 。
中铁八局2011年铁路试验工程师 /试验员培训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二○一一年八月
简
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质量保证的根本,普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是: 满足结构设计和施工进度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以满足施工 条件的要求; 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满足抗冻、抗渗、 抗腐蚀等要求,从而使混凝土达到经久耐用的使用目 的; 在保证上述质量和施工方便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水 泥,合理使用原材料,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取得良好 的经济效益。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理主要基于“水灰比定则”, 即鲍罗米公式。
R a Rc (C / W b )
常数 a 的物理意义是:水泥强度转化为混 凝土强度的换算系数,它主要反映混凝土 的内聚力,其中包括水泥石本身的内聚力 和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粘结力; 常数 b 的物理意义是:当混凝土强度等于 零时的灰水比,这个灰水比是虚拟的,所 以称为虚拟灰水比,它反映了的水化强度 及骨料在混凝土中的骨架作用对混凝土强 度的影响。
式中:
i 1
N
2 2 f cu n ,i fcu
n 1
f cu,i : 第i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 压强度值( MPa);
fcu : n组混凝土试件立方体抗 压强度平均值 ( MPa);
n : 统计周期内相同强度的 混凝土试件组数 (n 25).
当无统计强度资料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可 以按下表取值
a
保罗米公式的前提是混凝土的流动性一致。 即只有在混凝土流动性保持一致的情况下, 用相同的密实方法可以达到相同的密实结 果,则混凝土强度与灰水比有线性关系。
保罗米公式的各项参数均有现实的物理意义,公 式可以表达如下的概念: 混凝土强度R与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即水泥强度越 大则混凝土强度越高,两者之间有确定的关系; 混凝土强度R与灰水比C/W有关,即灰水比越大, 混凝土强度越高; 如果以灰水比为横坐标,混凝土强度为纵坐标, 则混凝土强度—灰水比关系曲线因水泥强度不同 成为一组平行的直线。它与纵轴交于 a b Rc ,与 横轴交于 b 。当水泥强度 R 固定时,混凝土强 度大小仅决定于灰水比。在JGJ55-2000《普通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了 和 。
6、确定砂石用量
体积法计算:
C
c
S
s
G
g
W
w
0.01 1
Sp
S S G
重量法计算:
C S G W M cp S Sp S G
(二)配合比试配与调整
当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完成后应进行试配, 其目的是检验计算的混凝土配合比是否达 到强度等级和施工条件的要求,如有不符 合,应进行调整。试配是一个关键环节。 仅用级配、粒径等还不能完全反映砂子、 石子的颗粒及填充情况,同时砂率、用水 量也是经选择确定的,是否恰当,这些因 素决定了配合比计算中还存在相当的不确 定性,因此必须进行试配才能够确认计算 的配合比是否恰当,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