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3制取氧气PPT课件

课题3制取氧气PPT课件


水反应的气体
的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 的气体 返回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的方法是(A)
A、用排水法
B、用向上排空气法
C、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用向下排空气法
课堂总结
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药品 2、原理 3、装置 4、步骤 5、验满与检验 6、注意事项
课后作业
学案和《学法大视野 》相关内容及预习下一课时
怎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将装置导管口的一端进入
水中,再用双手紧握住容
加热
2、反应原理: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试管
铁架台
酒精灯
导管
集气瓶
水槽
4、反应步骤(排水法收集):
查(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把药品装在试管底部) 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加热) 收(收集气体) 移(把导管移出水槽) 熄(熄灭酒精灯)
(5)收集完气体后,移出导管和熄灭酒精灯的顺 序如何?
23 5 6
1
4
7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有些固体试剂受热往往会产生水蒸气,试管口略向下 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3
5 6
1
4
7
(2)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 进入导管。
23
5 6
1
4
7
(3)试管内的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 体排出。
23 5 6
1
4
7
(4)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伸到瓶口处既可,当导管 口出现连续且均匀的气泡时才可以收集(刚开始出来的 是受热膨胀的空气,会使收集的气体不纯)
23
5 6
1
4
7
(5)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从水槽中撤离出来,再熄 灭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导致试 管炸裂。
随堂练习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有如下操作步骤,请排列出正确的顺序: A.装入药品 B.固定试管,使试管略向下倾斜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点燃酒精灯预热并加热 E.收集氧气 F.熄灭酒精灯 G.从水槽中撤离出导气管
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5、氧气的验满与检验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6、实验注意事项(5分钟讨论)
(1)试管口为什么要向下倾斜? (2)试管口为什么堵一团棉花? (3)试管内导管为什么稍露出橡胶塞即可? (4)能不能刚开始冒气泡就收集?什么时候开始 收集?
器壁,手掌的温度高,使
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经
导管口排出气泡,手掌离
开后气体因冷收缩而使导
管中有水柱上升。这一现
象说明了系统件:反应物都是 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 热
例: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返回
气体收集装置
××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不易溶于水且不与 密度比空气大
新课导入
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它具有广泛的用途,如急救病人、电氧焊、 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 气呢?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
新课推进
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那么我们 实验教学中所用的氧气是怎么来的呢?
阅读教材37页第一段
一、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药品:高锰酸钾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收集氧气的方法 (AC)
(A)排水法
(B)向下排气法
(C)向上排气法 (D)每种都可以
B 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
(A)用火柴去点
(B)用带火星木条接近气体
(C)用鼻子去嗅气味
(D)用天平称量
4、一氧化氮(NO)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难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 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NO2) 气体。实验室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