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从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看形声字意符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从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看形声字意符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四、 形声字意符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之 一
根据众多学者对外国学生书写汉字的偏误分析,肖奚 强同志总结出两类,一是改换部件,二是增减部件。15部件的 改换可以分为形近改换与义近的改换。
(一)形近改换 形近的改换集中于以下意符,这些意符之间虽然在意 义上没有什么联系,但是由于形体相近、相似,学习者在书 写中往往换用。如:厂、广、土、王、大、犬、口、日、曰、目、尸、 户等等。外国学生将“堤”“土”字旁写成“王”,把“目”、“日”、 “曰”混淆等等这类偏误现象,究其实质,并不仅仅是笔画增 减和变形的原因,反映的是书写者对这些意符的表义功能 或者说对它们表示什么义类还不是很清楚。例如我们讲 “土”与“王”两个意符的区别时,我们知道凡是“土”字旁的 字绝大部分都与泥土有关,如:地、场、坛、坝、坎、坳等等。通 过这样讲授之后,他们不会再将堤坝的堤写作“王”字旁了, 并且也能够很好地将“土”与“士”字旁相区别。因为无论是 “王”,还是“士”与“土”都完全是不同的意思,知道其中“滋 味”后,怎么还会忘记呢?我们还总结出了利用词义排除错 误形符的方法,例如“裤”的词义为裤子,“初”的造意是裁之 始,所以它们的形符都是“衣”而不是“示”。 (二)意近改换 汉字的意符所表示的只是概括的类义,许多意符所表
对于留学生汉字偏误的分析,以上学者大都结合具体 类型和实例分析了偏误形成的原因,其中许多的偏误类型 其实也就是偏误产生的原因。此外,人们还提出了一些其他 方面的原因,例如,文字体系不同、母语文字视觉习惯和书 写习惯的影响、认知方面的原因、态度方面的原因、教学不 得法等等。
二、形声字形符表意功能 形声字在现代汉语汉字中占绝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学 《大纲》共收汉字 2905 个,其中形声字有 1920 个,占总字数 的 66.1%。理所当然,形声字是现代汉字研究的重点和教学 重点。其中,声旁的表音功能和形旁的表意功能究竟如何, 其表音和表意程度达到什么程度,有多少汉字能依靠声旁 准确表音,有多少汉字能依靠形旁指示义类,这是理解和评 价形声字乃至整个现代汉字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形声字 乃至整个现代汉字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仅以形声字 形旁表意功能为例略做研究,期望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能 尽绵薄之力。下文主要就形声字的表意功能的计量统计方 面的研究加以综述。 1.在 3500 个常用汉字中共有形声字 2522 个,约占常用 汉字的 72%。根据作者拟定的形声字形符的分析方法进行 统计,2522 个形声字中共用形形符的有效表意 率为 83%(含直接表意率和间接表意率);形符不表意的仅 占 17%。也就是说,形声字的形符字义,绝大部分对形声字 的字义有提示作用。⑩ 2.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即 7000 个通用汉字为形声 字研究对象。在《通用字表》的 7000 个汉字中,共分析出形 声字的形符 251 个,其中有 96 个形符只出现了一次,构字 数超过 20 的形符只有 54 个。根据“形符表义度 =(完全表义 + 基本表义)÷2:形声字总数×100%”的计算公式,算出形 符的表义度为 43.7%。11 3.合体字内部结构关系呈现三种类型:一种是表义偏旁
·119·
代汉语汉字中占了绝大多数,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共收汉 字 2905 个,其中形声字有 1920 个,占总字数的 66.1%,形声 字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上文讨论的是以外国学生书写偏误情况为基础然后再 分析形声字意符的使用,可以说是“被动出击”,下文将“主 动出击”,全力挖掘形声字意符的潜力。根据上文我们已经 知道形声字意符的表义率是比较高的,这也就成为了本篇 研究可行性的根基。施正宇先生研究,“3500 个常用汉字中 共有形声字 2522 个”,“2522 个形声字中,共有形符 167 个”。18可见形声字形符的数目并非很多,但掌握这些形符无 疑对识记汉字具有重大意义。另据李燕等先生的研究,现代 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 (也就是构字能力极强) 的形符有 20 个,其中前 10 个形符按表义度的高低排列分别为: 钅, 48.61%;扌,48.28%;虫,47.54%;口 47.09%;土,46.72%;木, 45.7%;氵 44.84%;讠,44.57%;艹,43.42%;亻,41.41%。19形声 字的形符与该字所记录的词义虽不完全相同,但基本能概 括出词的意义范畴或体现与本义密切相关的大量信息。例 如“聪”有聪明、听力敏锐(如耳聪目明、失聪)等意思,但哪个 是它的本义呢?我们知道了“聪”的形符是“耳”,而以“耳”为 形符的闻、聋、聆、聊、取等字都与耳朵有关,从而可见“聪” 的本义为听力好,听力敏锐,聪明是其引申义。下面我们举 一些更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利用形声字的意符进行教学的作 用。比如在教学中遇到以“月”为偏旁的字时,教师可以因势 利导,阐发一下形符“月”的用法“: 月”大部分是从“肉”变而 来的,主要表示人体的相关部分或有关身体的某些性状。其 中表示人体相关部分的如腹、肚、背、肩、臂、膀、胳、膊、腿、 脚、脖、脑、脸、腮、肤等,表示人体内脏器官的如肝、胆、肺、 脾、肠、胃、肾等,表示有关身体性状的如肥、胖、肿、胀等。 “月”也有小部分是月亮的“月”,由于月亮圆缺成周期变化, 因此,以它为形符的字多与时间有关,如期、朝;月亮的另一 特点是明亮,故另有一些以它为形符的字与明亮有关,如 明、朗。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作如下处理:让学生牢记第一种 情况(与“肉”有关),了解第二种情况(与“月”有关),能够把这 两种情况区分清楚就可以了。对于第一种情况也不必把所 有的字全部列出,而是有选择地引导学生去联想。这样黑板 上就会出现一串以“月”为形符的字,于是汉字的系统性也 就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展露无遗。利用形符之间的联系达 到了学一个带一串、学一串带一片的效果,从而减轻了学生 学习汉字的压力,把学生从埋头于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 一个一个在他们看来如一盘散沙般的汉字中解放出来,让 他们从形符的概括性和古今文化的传承性中感受到了学习 汉字的乐趣,把压力变成了动力。 —— —— —— —— —— —— —— —— —— — 注 释: ①李大遂.对外汉字教学发展与研究概述.暨南大学华文学
辶
迈达过迅迁送迷退逆
践跋跑跆跨路跟踊蹂
走
赴赶起趁超趋越赳赵
经过此类训练,学习者在意符意近改换汉字书写偏误 上会有新的起色。
部件的增损主要指在书写过程中增加某个字的意符或 减损某个字的意符,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增加意符,这类偏 误主要是由于上下文的影响而给某个字增加意符。比如:棹 (桌)椅、极(及)格、诰(告)诉、攒(赞)扬、诤(争)论等等。我 们发现这类偏误主要是受词内前后字的影响,刻意地增加 某些表义的形符,如桌椅与木头有关,于是加上“木”字旁, 告诉与说话有关,于是加上“言”字旁。尽管这类偏误的产生 影响了外国学生的学习,但我们不妨将这种偏误看做对外 汉字教学的一个必经过程,并且是一个正面的积极的偏误 过程。因为这类偏误的产生完全证明了形声字教学的可行 性,至少证明了书写者对汉字的意符已经有了很强的类推 能力。二是减损意符如:城(保)堡、城(成)市、聪(总)明、根 (原)源、小(且)姐等等。16如果说增加意符是书写者对我国 汉字形声字形符的一种自觉运用,那么减损意符则是书写 者对形声字的一种不完全把握,他们知其音,但不知其形, 恰好是意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此两类问题,我们 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不妨把握以下两点:一是在形声字 教学过程中,加强形声字意符与音符的训练,解释清楚意 符、音符的具体作用,利用上文表格进行集中强化训练。二 是正字训练。正字训练指的是使用规范化、标准化的汉字, 纠正学生书写中出现的错别字和不规范字。17把书写者经常 写错意符、音符的字进行集中,并且归类,与正确的形声字 进行对照分析,这样可以从反面让外国学生知道这些写错 的字中,哪些是意符的替换,哪些又是意符的类推,哪些又 是误用。
第 30 卷 第 5 期 2009 年 5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汉 文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Vol. 30 No.5 May 2009
从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看形声字意符 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凌帅
(广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本文针对现今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这一难“啃”骨头,从外国学生汉字书写偏误情况出发,结合我国汉字隶属
表意文字体系这一特点,以形声字为例,提取其表意部分,浅谈形声字意符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汉字书写偏误;形声字意符;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汉字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关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有关心理学研究并不算多,但 是江新及其合作者从心理学角度对留学生学习汉语这一问 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江新利用自行编制的汉字学习 策略表对汉语学习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的汉字学习策略进 行了分析。13 主要结果表明:字形策略很可能不利于汉字书 写的学习,利用意符对汉字意义识别很有帮助,形声字学习 比非形声字学习对策略的使用更敏感。所谓字形策略是指 对字形进行机械练习或把字形当作整体来记忆,其中缺乏 音、形、义之间互相通达的练习,包括单个练习汉字,反复书 写汉字,把汉字字形当作整体来记忆,对字形进行想象,编 故事。而利用意符策略则效果明显不同。所谓意符策略就是 利用汉字意符在生字与已知字之间建立联系。不仅通过新 字复习了旧字,还对容易混淆的字进行了区别、比较,因此 有利于汉字学习。14
五、 形声字意符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之 二
对外汉字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 一项重要的课题。长期以来,以外国留学生为对象的汉字教 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相对滞后,可以说处于一个附属地位。 赵金铭先生在《“十五”期间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研究》中曾提 出:“以汉字研究为突破,加强书面语教学的研究”、“在对外 汉语教学中汉字是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最大的挑战之 一”。困难固然很大,但方法、技巧总是与之并行。形声字的 合理运用可以说是对外汉字教学的一个突破。形声字在现
以上介绍的形符表义功能相关的研究中,施正宇和李 燕等得出的形符表义度分别为 83%和 43.7%,差别较大,其 原因不外乎是研究范围、确认标准等的不同。李大遂则是从 另外两个角度研究形符表义问题的,前者是从学习者的角 度,后者则以表义偏旁为纲,系联了 430 个义系字族,对教 学有实际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