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同中国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启示
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当时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理论反映。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作为接受体,当时的中国显然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天壤之别,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要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和理论原则,又要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和时代需要加以灵活掌握与运用。
简言之,即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率先垂范,首开先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早期的毛泽东思想,在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并没有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问题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随着革命斗争实践的深入,面对中国革命复杂形势,许多共产党人纷纷开始了中国革命新道路、新途径的苦苦探索。
随着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确定和革命大本营到达延安后,毛泽东继续专注于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篇文章,联系中国革命斗争的实际写出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等一系列著作,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趋向成熟。
2、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自上世纪50年代末之后的20年来,由于毛泽东晚年的“左”教条主义错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因此中断。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破除思想僵化,冲破个人崇拜,在党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到党的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被正式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了又一次飞跃。
3、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新的世纪里,国际上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新格局开始形成,围绕知识经济而展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政治宣言和执政兴国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新的具体理论成果。
启示:
1、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增强国家综合势实力,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最初就是为了消灭剥削和压迫,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因而三次主要飞跃都是围绕这个主旨进行的。
毛泽东在革命过程中宣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毛泽东思想,继而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邓小平理论也是基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而提出的,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开辟了具有特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国内外的特殊形势加深了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正确的方向和方法,是对党的指导思想又一
与时俱进的发展。
2、在发展和改革的同时,坚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近代中国许多仁人志士立志与改变旧中国的状况,但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最终获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的正确决定,不管是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时,还是在以后的共产主义社会,都应当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
3、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都是建立在立足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现状而进行的,不管是在建国前,建国初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今天。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在立足实际的前提下得到的,也由此告诫人们一定要记得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进行发展和改革
4、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它要求在被应用的同时,不断推进和发展,科学的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时着眼于现实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就是基于科学运用其基本原理的同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进行发展和创新,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产物。
5、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宗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具代表意义的三大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主要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但其基点是为人民服务,为保护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点和出发点。
6、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坚持的取得社会发展和改造的根本手段。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构成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坚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发展生产力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最主要的条件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的物质条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更是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置于首位。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实际就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更新对思想路线认识过程。
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抛弃了解放思想和事实求是的原则,使得党内发生了严重的思想倾向错误,给中国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其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二代领导人坚持实事求是,更正党内思想错误问题,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事求是思想的重现,是科学总结经验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指导实现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大大的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一大强国,它不断推进着中国社
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且也将继续促进中国社会以及人民生活的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在今后的发展和实践中我们应当毫不犹豫的正确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同时总结前人的经验,不断将之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100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人民出版社2002.
3.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
4.
4.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