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生产力问世以来,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的企业制度下尤为如此,尤显重要。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是一项程序复杂、要求较高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有一批具有很强策划能力的设计者,而且还要求有社会制度的保证、文化制度的影响和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和普遍认同,这些必要前提条件的存在,昭示了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所面临的多种困难性和艰巨性。
因此,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在全球化和进入WTO的浪潮中,企业都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 目前建设企业文化存在的误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步生成和发育起来的观念形态,是企业生存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
它包括价值观、行为取向、道德规范、心理状态、厂风厂貌、规章制度以及企业精神、企业目标等诸多方面,是企业的群体精神、文化素质、文化行为、人际关系等文化现象的综合反映。
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要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
目前我国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误区:第一,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工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目的上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内容上都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而人们普遍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而取的一个新名词,其实质都是一样的,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完全等同,没有必要另劈蹊径,标新立异。
第二,肤浅诠释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
不少管理者认为,只要把规章制度制订出来,汇编成册,下发班组,每月或每季乃至每年按此考核,兑现奖惩,企业文化建设就大功告成。
因此,在许多企业里,不惜人力财力,或千里迢迢到外面收资回到家里稍加改动或一字不动就成了自己的东西,或组织一帮人闭门造车、苦思冥想,撰写成文然后拉到环境幽雅的去处一番会审,隆重推出,如此这般就是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普遍觉得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
这种观点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其根源在于我们许多企业管理者在他们的讲话中或所谓的经验介绍材料里谈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时就列举一系列文体活动的内容,而在实际工作中又把举办几场球赛或放几场电影、搞几次文艺演出,组织什么运动队、宣传队等一律称为企业文化建设,于是,上行下效,以讹传讹,导致许多员工觉得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
第四,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
许多企业从厂部到班组,从办公楼到工作现场,到处都悬挂或张贴诸如“团结拼搏”之类的标语口号,这些口号看起来颜色鲜艳、赏心悦目,念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因而错误地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
第五,机械模仿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
许多企业认为,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设计一个漂亮的厂徽,穿上一套整齐的厂服,悬挂一面鲜艳的厂旗,唱响一支雄壮的厂歌,仅此而已。
3 对策3.1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必须内外结合、集思广益无数信誉高、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发展实践证明,运用内因和外因原理指导企业的各项工作,是取得企业成功的关键。
因此,我们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内外结合的原则,既要聘请专家学者策划指导,又要依靠企业高层领导精明睿智、运筹帷幄的指挥,更要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只有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收效明显。
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企业管理者所要做的唯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造和管理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才能就是影响企业文化的能力和创造企业文化的能力,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使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获取剩余价值。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创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优秀的企业文化更需要有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共同遵守和自觉贯彻,否则,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
这是因为,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他们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素材,特别是他们中间的先进模范人物在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集中地反映了工人阶级的阶级特征,是先进的企业价值观,而这些先进的思想和主体意识,正是提炼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
因此,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力,使企业的目标、信念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中,形成共识,变成他们的共同信仰,这样就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自觉地把自身利益、工作职责和企业的整体利益联结在一起,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如此坚持下去,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脱颖而出。
3.2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要切忌相互模仿、千篇一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具有自我封闭性和个性特点,企业应表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个性文化色彩。
有个性才有吸引力,有个性才有生命力。
许多深谙其中道理的企业管理者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都十分注重建设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而这些独特的优秀企业文化不但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进步,也给其他企业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成功经验。
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许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和手段上的雷同化、一般化、照抄照搬、相互模仿、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全面有余、毫无个性特点的严重,使企业文化建设无法得以升华。
而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企业管理者不能正确处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更不懂得用这一原理去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实践。
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也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那么,我们和处理任何问题时,从思想方法到工作方法,都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切忌千篇一律,一概而论。
3.3 建设企业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精心塑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博大精深,企业文化丰富多彩,从企业、企业道德、企业民主、企业到企业行为、企业制度、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等,都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哪一方面都很重要,不可偏废。
笔者认为,在企业文化的诸要素中,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建设好优秀的企业文化,塑造优秀的企业精神。
认真研读企业文化理论,我们不难看出,企业文化理论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精神,而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一种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企业家在建立和驾驭企业过程的理想模式、价值观和基本信念。
简言之,就是企业家经营企业的指导思想。
因此,企业精神就是我们每个企业在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工作中,应该着力抓住的主要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纲举目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家的任务是创新。
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敢于冒险的进取精神是企业家特有的素质。
在抉择的基础上,为了企业未来的,不受眼前利益的束缚。
第三,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
企业家的不断向新目标追求的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第四,,当机立断的决策精神。
要塑造企业精神,首先要精心提炼,严肃确立。
在塑造企业精神的时候,首先要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整合、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提出“团结、进取、求实、拼搏”这样没有任何本企业鲜明特征的所谓的“企业精神”,而一旦提炼出了新的企业精神,就要严肃确立使全体员工对新的企业精神有一种自豪感,从而自觉地以实际行动实践企业精神。
其次要大力宣传,深入人心。
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各种宣传途径、各种宣传方式进行灌输教育,把企业精神所提倡的观念、意识和原则灌输到员工的大脑中去,使之深入人心。
再次要身体力行,发扬光大。
企业精神需要企业从上到下,从管理者到员工身体力行的规范。
3.4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浪潮更加汹涌澎湃,而作为当代世界经济主要特征的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企业之间的兼并进一步加剧,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我们的思想也必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情况,而不应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继续弹奏“前朝曲”,拒唱“新翻杨柳枝”。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成功的企业文化都是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当一种企业文化形成时,它反映了企业成员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但这种文化是以开始的条件为基础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这种文化就可能与形势的需要不相适应,这时,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就要及时地予以发展和完善,扬弃旧的企业文化,创造新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在我国方兴未艾,新的企业文化构建模式层出不穷,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巨大推动力正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所认同,由此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我们要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建设型的企业文化、协作参与型的企业文化和高度重视企业形象的设计,这是我们在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中应该特别把握的三个方面,但这还不够,必须努力开拓,不断创新,锐意进取,才能建设具有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一个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科学体系必将很快建成。
4 结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生产力问世以来,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
因此,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要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目前建立企业文化存在很多误区,主要有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思想工作、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规章制度、觉得企业文化就是文体活动、理解企业文化就是标语口号和机械模仿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必须内外结合、集思广益;其次,建设优秀企业文化要切忌相互模仿、千篇一律;再次,建设企业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精心塑造企业精神;最后,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在全球化和进入WTO的浪潮中,企业都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1]乔安娜.《中小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战略》.《商场化》.2006年第12期.21—26[2]胡秀俊.《影响和制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内部问题浅析》.《科技信息》.2006年11期.12—14[3]吴云贝.《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理性对策》.《经济师》.2006年9月第5期.18—19[4]王明江.《企业家:企业文化建设的表率》.《现代企业》.2006年第7期.23—25[5]王红升.《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中国乡镇企业》.2005年第5期.7—8[6]王彩琴.《企业文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版.2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