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第17课解放战争

新人教版第17课解放战争


新保安
共歼敌52万人 解放华北全境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围北平 瓮中捉鳖
北平
天津 塘沽
复习与回顾: 中共成立后领导进行革命的史实有哪些呢?
1.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找 到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3.五次反围剿斗争;长征;遵义会议;由幼稚走向成熟。
(1)全面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时间:1946年6月; 标志: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2)粉碎全面和重点进攻(地区) 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几个月又被粉碎。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的资料回放思考:我军第 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什么?何为内线战争?何为外 线战争?
任务:反攻,到国民党统治区。
外线——主力部队转向国民党统治区, 属战略进攻性质。 内线——解放区打击国民党的进犯, 属战略防御性质。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
军事上: 标志性事件:刘邓挺进大别山(时间、意义)
战争
经济上:土地改革(时间、意义)
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
三大战役(时间,意义)
胜利阶段:1949、1-1949、10
渡江战役(时间),革命胜利标志、原因、启示、意义
全面内战的爆发(战略防御,粉碎全面和 重点进攻)(1946、6——1947、6)
B 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4、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C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全部国土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不包括
? 斗力已大为下降。与此同时,国统区经济危机日益严重,
人民根民本主的运变动不化断,发决展,战国民时党的机反动成统治熟,已。摇摇欲坠。
从前页图表和本页材料反映的信息,你有何认识? 你要是当时的中共领导人,你会怎样?
辽沈战役歼敌47万
意义:
(中共军队开始超过
辽沈、淮海、
国民党军队)
平津三大战
役,共歼灭
——毛泽东于1947年底
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土地改革: 79页(学思之窗)(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
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 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C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4、(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0)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 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
农民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探 索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纲《天朝田亩制度》三民主义(民族、最高纲领:共产主义
领《资政新篇》 民权、民生) 最低纲领:反帝反封
思 小农平均主 想 义思想
西方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思想
马列主义
结 被中外反动势力 被袁世凯窃取
果 联合镇压
革命果实
取得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
(1)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意义
(1)结束了…,迎来了…。 (2)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 政治格局,壮大了…力量,鼓舞了…士气。
(3)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本节小结:
争取和平民主时期(政治):1945、8—1946、6
5.解放战争时期,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1、(2008年广东文基,25)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 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 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 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 标志是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D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C、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D、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作业:
1、把本节课知识点记牢。 2、记牢后,做优化学习一直做到到77页,
(73页第6题不做。)下周五大班空交。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 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 转折点。这是100多年以来帝国主义 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430万 正规军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 备,有飞机、坦克等
先进武器,有美国 援助建立的空军和 271艘舰艇
3 美国 亿 8亿 多 美元
剩余 物资
120万 正规军
基本上是“小米加 1 无 步枪”,没有飞机 亿 和坦克,大炮很少。多
敌 众 我 寡
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增到280万人,实力有很
大的提高;建立了相当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掌握了攻坚
6、百团大战的时间、人物、意义?(赴缅作战) 7、抗战胜利时间、胜利原因、启示、意义?
1945、8—1949、10
本节基本结构:
政治上:争取和平民主解放时期 1945、8—1946、6
(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和平死了)
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内战爆发,粉碎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
作 是中国几千年农 推翻清王朝, 推翻帝国主义、
用 民战争的最高峰;结束几千年的 封建主义、官僚
与 沉重打击中外反 君主专制制度, 资本主义三座大
地 动势力;是中国 建立资产阶级 山;结束半殖民
位 人向西方学习资 的共和国,沉 地半封建社会;
本主义的最早探 重打击帝国主
索。
义。
渡江战役(时间),革命胜利标志、原因、启示、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胜利(中共领导革命成功的历程)
五1四91运9年动
1921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
中国共产党诞生
国民大革命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解放战争
(分 裂)
(第二次国共合作)裂
抗日战争
土地革命时期
1946—1949
1937—1945
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军事上) (1947、6——1948、9) 1)标志: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挺进大别山的意义: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2)主攻方向:中原
经济上:土地改革( 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
国民党 共产党
军队数量
武器装备
拥 外援 有 人 口
技术;不仅能打运用战,而且能打阵地战。解放区土地 改革的基本完成,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后方更加巩固,
参军以支刘前邓更大踊军跃过。大各主别要山解的放区战相略继反连攻成一有片成,效可作;战
略上的直接支援。
解国民放党区军土队地能用改于革第基一本线的完只成有。170万人,虽然在数 量上经、过装两备年上还时有间一,定敌的我优双势方,但力士量气对极比为发低生落了,战
4.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 伟大胜利。(在敌后战场的斗争)
5.解放战争时期,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取得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进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陈毅司令员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材料二:蒋介石兵败台湾后对军事失败的检讨
●军队内部的腐败,是国民党战败的重要原因。蒋介石承认军民关 系“可以说恶劣到了极点”……“人民对我们发生反感,而不愿意 帮助我们。”
●蒋介石最终得出结论:“我们此次失败并不是被共军打倒的,实 在是我们自己打倒了自己!”
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52万
或改编国民 党军队150
多万人,国
民党军队的
淮海战役歼敌55万
主力基本被 消灭,解放
战争的胜利
在望。
胜利阶段:
渡江战役(时间、意义),革命胜利标志、原因、意义
(1)北平和平谈判(80页倒数第3段)
背景、结果、实质(蒋介石的缓兵之计)
(2)渡江战役(时间)、 解放南京(革命胜利标志)时间、意义。
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
(内战爆发时间、标志)
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
战争时期 标志性事件:刘邓挺进大别山(时间、意义)
(军事)
经济上:土地改革(时间,意义)
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
三大战役(时间,意义,辽沈战役)
胜利阶段:1949、1-1949、10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D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解放战争时期,进行三大战役时机成熟的表现有: ①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我方的变化②战略
C 反攻打乱了敌人的部署,为决战创造了条件③解
放区的土改基本完成④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材料一: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的支援情况
战役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