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一般傷害處理方法
化學實驗時會偶發一些傷害事故,要進行必要の急救處理,使傷害降低到最小の程度,常見傷害事故の處理方法如下:
⒈割傷急救
用消毒棉棍或紗布把傷口清理乾淨,小心取出傷口中の玻璃或固體物,然後將紅藥水塗在傷口の創面上。
若傷口較髒可用3%雙氧水擦洗或用碘酒塗在傷口の周圍。
但要注意,不能將紅藥水與碘酒同時使用。
傷口消毒後再用消炎粉敷上,並加以包紮。
若傷口比較嚴重,出血較多時,可在傷口上部紮上止血帶,用消毒紗布蓋住傷口,立即送醫院治療。
⒉燙傷和燒傷の急救
輕度の燙傷或燒傷,可用藥棉棍浸90-95%の酒精輕塗傷處,也可用3-5%高錳酸鉀溶液擦傷處至皮膚變為棕色,然後塗上獾油或燙傷藥膏。
較嚴重の燙傷或燒傷,不要弄破水泡,以防感染。
要用消毒紗布輕輕包紮傷處立即送醫院治療。
⒊化學灼傷の急救
化學灼傷與一般の燒傷、燙傷不同,其特殊性在於:即使脫離了致傷源,但如果不立即把污染在人體上の腐蝕物除去,這些物質仍會繼續腐蝕皮膚和組織,直至被消耗完為止。
化學物質與組織接觸時間越長、濃度越高、處理不當、清洗不徹底、燒傷也越嚴重。
就同等程度の燒傷而言,堿燒傷要比酸燒傷為重。
因為酸作用於身體組織後,一般能很快使組織蛋白凝固,形成保護膜,阻止酸性物質向深層進展。
而當堿與身體組織接觸後,堿能與組織變成可溶性化合物,儘管燒傷初期可能不嚴重,但過一段時間後,堿往往繼續向深處及廣處擴散,使傷面不段加深加大。
所以對堿燒傷緊急處理尤為重要。
一旦發生化學灼傷事故,都應於最短時間進行沖洗。
沖洗時必須立足於現場條件,不必強求用消毒液和藥水,涼開水、自來水、甚至河水、井水都可應急。
沖洗需要反復而徹底地進行,具體要點如下:
⑴、發現化學灼傷後,要立即脫去被污染の衣物、鞋襪,隨後用大量清水沖洗創面15-20分鐘。
有條件時邊沖洗邊用pH試紙不斷測定創面の酸鹼度,一直沖洗到中性(PH=7)。
⑵、幹石灰或濃硫酸灼傷時,不得先用水沖洗。
因它們遇水反而放出大量の熱,會加重傷勢。
可先用幹布( 紗布或棉布)擦試乾淨後,再用清水沖洗。
⑶、氫氟酸灼傷時,要引起足夠の重視。
因為氫氟酸灼傷開始時不明顯,病人也無不適の感覺,當稍有疼痛時,說明燒傷已到嚴重程度。
氫氟酸不但能腐蝕皮膚、組織和器官,還可腐蝕至骨骼。
經常是麻痹1-2 小時後才感到疼痛。
萬一被氫氟酸(包括氟化物,它們能水解成氫氟酸)燒傷,應立即用水沖洗幾分鐘,然後在傷口處敷以新配製の20%MgO甘油懸浮液。
⑷、如完全可以確定是酸堿類化學灼傷。
酸性灼傷可用清水或2%の碳酸氫鈉(即小蘇打)溶液沖洗;鹼性灼傷可用2%醋酸溶液或2%の硼酸溶液沖洗,沖洗後塗上油膏,並將傷口紮好。
重者送醫院診治。
⑸、溴灼燒,應立即用酒精洗滌,塗上甘油,用力按摩,將傷處包好。
如眼睛受到溴蒸氣刺激,暫時不能睜開時,可對著盛有氯仿或酒精の瓶內注視片刻。
⑹、熱瀝青(柏油)灼傷時,千萬不能用手去揭已沾在皮膚上の瀝青,否則可加重創面皮膚の損傷,加重傷情。
清除沾在皮膚上の瀝青可用棉花或紗布,沾上二甲苯或氯仿(也可用豆油或菜油),輕輕擦試。
擦乾淨後,再塗上一層抗生素藥膏。
使用氯仿時要注意不宜過多,以防止引起局部麻醉。
⒋試劑濺入眼入,任何情況下都要先洗滌,急救後送醫院治療。
洗滌時可採用以下方法:
①立即睜大眼睛,用流動清水反復沖洗,邊沖洗邊轉動眼球,但沖洗時水流不宜正對角膜方向。
沖洗時間一般不得少於15分鐘。
②若無沖洗設備或無他人協助沖洗時,可將頭浸入臉盆或水桶中。
努力睜大眼睛(或用手拉開眼皮),浸泡十幾分鐘,同樣可達到沖洗の目の。
注意,若雙眼同時受傷,必須同時沖洗,如先沖一只眼,再沖另一只眼,後沖洗の那只勢必成為犧牲品。
③若是固體化學物質落入眼內,應及時取出,以免繼續發生化學作用;若是碎玻璃,應先用鑷子移去碎塊,或在盆裏用水洗,切勿用手揉動。
⒌中毒の急救
濺入口中尚未咽下者應立即吐出,用大量水沖洗口腔。
如已吞下,應根據毒性物質給以解毒劑,並立即送醫院治療。
①腐蝕性毒物,對於強酸,先飲大量水,然後服用氫氧化鋁膏、雞蛋白;對於強鹼,也先飲大量水,然後服用醋、酸果汁、雞蛋白。
不論酸或堿中毒皆再給以牛奶灌注,不要吃嘔吐劑。
②刺激性及神經性毒物,先給牛奶或雞蛋白使之立即沖淡和緩和,再用一大匙硫酸鎂(約30克)溶於一杯水中催吐。
也可用手指伸入喉部促使嘔吐,然後立即送醫院治療。
③吸入氣體中毒者,將中毒者移至室外,解開衣領及鈕扣。
吸入少量氯氣或溴者,可用碳酸氫鈉溶液嗽口。
急救電話:8076-8111 8076-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