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外部灯具设计规范

汽车外部灯具设计规范


特殊要求
可复合用做驻 车灯,同时可与 刹车灯,后雾灯 混合
备注
15* 15* 80* 45 50 / 350
ECE R6
GB 17509
15* 15* 45
5
5
25
15 5
45
10 10* 30
45 60 / 185
ECE R7
可与后位灯混
GB 5920 合
25 150 / 300
ECE R38 与 刹 车 灯 之 间
倒车灯 回复反射器
装备数量 最 小 最 大 高 横 向 间 距 光
高度 度
最 少
最 多
H2≥ H1≤
要求 要求 色 E≤ D≥
2 2 350 1500* 400 600* 红 色
2 2* 350 1500* 400 600* 琥
*


2 2* 350 1500* 400 600* 红

1 2 250 1000*
横向 要求 E≤
间距 要求 D≥
光色
近光灯 2 2 500 1200* 400 600* 白色
远光灯 2 4 500 1200* 400 600* 白色
位置灯 2 2 350 1500* 400 600* 白色
最小可视范围要求
光强
垂直方向角 水平方向角 最小值/最大值
向上 α1 15
向下 α2
10 满足 配光 要求 需为
向外 β1
45 满足 配光 要求 需为
向内 β2
10 满足 配光 要求 需为
HV: -/ 0.7 lx 75R: 12 /- lx
16.7 57.7 57.7
5
5
5
5
HV:-/ 0.8 Emax
满 足 满 足 Emax: 48 / 240 lx
配光 配光
要求 要求
需为 需为
42 42 15 15* 80* 45 4 / 60 cd
15* :若灯的离地高度小于 750mm,则水平面以下的垂直方向角可减至 5°
近光灯 放电前照灯必须满足 ECE R 98,大灯清洗装置满足 ECE R 45 前照灯的远、近光灯上下并列设置时,近光灯应位于上侧,其它情况下近光灯应位于车辆外侧。 由于近光灯所要求的配光值并不覆盖整个几何视场,所以对于型式检验,剩余空间中的最小发光强度要求为 1 cd 对于前照灯的近光发光范围,ECER 8 和 GB4599 配光要求的角度大于 ECE R48 和 GB 4785 布置要求的可视角度 水平方向:近光灯 25L 和 25R 两个点的照度值需大于 2lx,根据 25L 和 25R 距 V-V 线 3960mm,折算成角度为 57.7° 垂直方向:Ⅳ区任何点照度值需大于 3lx,根据Ⅳ区边界距 HH 线 750mm,折算成角度为 16.7° 反射镜设计时需考虑基准轴线方向透光面范围满足,水平方向左右为 57.7°垂直方向:向上 15° 向下 16.7° 远光灯 单个远光灯最大照度不小于 48lx,不大于 240lx,对于组合了近光远光的前照灯,远光最大照度不大于近光测试的 16 倍 E75R 两个远光灯同时打开时总的最大发光强度应不超过 225 000 cd. 远光灯打开时,近光灯可以保持打开状态,气体放电光源的近光灯必须保持打开状态。切换近光远光灯时,远光灯必须可以同时关闭 对于前照灯的远光发光范围,ECER 8 和 GB 4599 配光要求的角度大于 ECE R48 和 GB 4785 布置要求的可视角度 水平方向:远光灯在 2250L 和 2250R 的照度值需大于 6lx,折算成角度为 42° 反射镜设计时需考虑基准轴线方向透光面范围满足,水平方向左右为 42°垂直方向为上下 5°
HID 放电 灯
ECE R98 大灯清洗
ECE R45
ECE R7 GB 5920 ECE R6 GB 17509 ECE R19 GB 4660
可复合用做驻车灯
1,1a,1b 发光等级由 转向灯与近光或前 雾灯距离决定 在基准轴线方向 上,整个前雾灯视 表面应在近光灯视 表面最高点以下
1200*:对于 N3G(越野)车辆,最大高度可增加到 1500mm 1500*:若车型结构不能保证离地高度在 1500mm, 则可增至 2100mm; 800* :对于 M1 和 N1 类车辆,离地高度不大于 800mm;对于其他车辆无要求


1 2 250 1200


2 - 250 900* 400 600* 红 色
最小可视范围要求
垂直方向角 水平方向角
向上 向下 向外 向内 α1 α2 β1 β2 15* 15* 80* 45
光强 最小值/最大值
cd
4 / 12* (多光源为 17)
ECE 和 GB 配光标准
ECE R7 GB 5920
可由前后位置灯 复合实现驻车灯 功能
灯具名称 驻车灯
装备数量 最最 少多
-/2 -/4
最小 高度 H2≥
最大 高度 H1≤
横向 要求 E≤
400
间距 要求 D≥
光色
白色或 琥珀色
最小可视范围要求
垂直方向角 水平方向角
向上 向下 向后 向前 α1 α2 β1 β2 15 15* 45 45
光强 最小值/最大值
前位灯 80* 对于 M1 和 N1 类车辆,按制造商决定,当车辆装有前侧标志灯时,则为: 水平方向角:向内,向外各 45° 垂直方向角:水平面上、下各 15°若灯的离地高度小于 750mm,则水平面以下的垂直方向角可减至 5° 为了可见,灯的无障碍观察的视表面必须不小于 12.5cm2 (不包括任何不透光的回复反射器发光面)
汽车外部灯具设计规范
汽车灯具布置必须满足的整车标准 ECE R48 ; GB 4785 ; GB 7258 上海大众的配光标准按 TL909 和 TL 956 执行 即灯具按相应 ECE 法规和 GB 标准最小值的 130%要求,最大值仍按 ECE 法规和 GB 标准规定的最大值要求。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前照灯和前雾灯相对应的 ECE 配光法规的可视角度要求大于汽车安装法规 ECE R48 和 GB 4785 可视角度要求,在设计反射镜大小及开口等 参数是必须参照上海大众大灯设计参数汇总表。
400mm 600** 在基准轴线方向上,两视表面内边缘距离应不小于 600mm,若车宽小于 1300mm,则该间距可为不小于 400mm
α1: 15* 对于选装灯,若离地高度不小于 2100mm,则水平面以上的垂直方向角可减至 5° α2:15* & 10* 若灯的离地高度小于 750mm,则水平面以下的垂直方向角可减至 5°
GB 11554 距 离 大 于
100mm,可与后
位灯混合。最大
有效发光面积
不能超过
140cm2
45* 80 / 300* (V-V 线以 ECE R23
下 600)
GB 15235
30 300 mcd/lx 20’/- ECE R3
5 mcd/lx 1°30’/- GB 11564
1500* 若车型结构不能保证离地高度在 1500mm,若未安装选装灯具,则可增至 2100mm;若安装了选装灯具,其高度应与横向位置相适应,并按灯具对称性要求, 以及车身结构尽可能高的垂直距离定位高度,使其位于必须配备的灯具以上,且距离不小于 600mm 1000* 对于 N3G(越野)车辆,最大离地高度可增至 1200mm 900* 若车型结构不能保证离地高度在 900mm,可增至 1500mm 600* 对于 M1 和 N1 类车辆,无特殊要求;对于其他车辆,在基准轴线方向上,两视表面内边缘距离应不小于 600mm,若车宽小于 1300mm,则该间距可为不小于
0.6 / 200
ECE R6
GB 17509
侧面转向灯 在中国必须配备侧面转向灯
2* :当配备转向信号灯兼有前转向信号灯(1、1a、1b 类)和侧转向信号灯(5 或 6 类)功能时,为满足侧转向灯可见度要求可以再配备两只附加的侧转向信 号灯(5 或 6 类)
350* :对于 M1 类和 N1 类车辆应不小于 350mm,对于其它类车辆,应不小 500mm 1500*:若车型结构不能保证离地高度在 1500mm, 则可增至 2300mm; 1800*:侧转向信号灯(5 或 6 类)透光面到标志车辆全长前边界的横向平面的距离应不大于 1800mm,对于 M1 和 N1 类车辆以及其它类车辆,当车型结构不能 保证最小几何可见度角时,该距离可增至为不大于 2500mm
前转向灯 2 2 350 1500* 400 600* 琥珀色 15
前雾灯 2 2 250 800* 400
白色或 5 黄色
15* 80* 45 1: 175/ 7:400/860 cd
5
45 10 ZoneB:0.15 / 1lx
满 足 ZoneD: 1.5 /-lx
15*:若灯的离地高度小于 750mm,则水平面以下的垂直方向角可减至 5°
制动灯 100mm
后雾灯
后雾灯与刹车灯之 间距离需大于 100mm,可与后位灯 混合。最大有效发光 面积不能超过 140cm2
后转向灯在基准轴 线方向上最少发光 面积为 20 cm2
灯具名称
后位灯 后转向灯 刹车灯 后雾灯
灯具名称 装备数量 最 小 高 最 大 高 车 头 距 光色 最小可视范围要求
光强
ECE 和 GB 配 特殊要求 备注



最 少
最 多
H2≥
H1≤
K≤
垂直方向角 水平方向角 最小值/最大值
cd 向上 向下 向外 向外
光标准
α1 α2 β1 η
侧转向灯 2 2* 350* 1500* 1800* 琥珀色 15 15* 60 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