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我国纳税人权利的完善

浅析我国纳税人权利的完善

2011 年 11 月 第 33 卷 第 4 期
山/ 西/ 财/ 经/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 niver 33 No. 4
浅析我国纳税人权利的完善
史保林
( 山西钰明源工 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 山西 太原 030001) [ 摘 要 ] 在市 场经 济条件 下 , 纳税 人权 利 是现 代社 会 制度 的一个结构性要素 , 只有尊重纳税人权利 , 才能强化 纳 税人的纳税意 识 , 真 正实 现依 法治 税 。 只有 行 政模 式和 立 法模 式的有机结合才能构筑保护纳税人权 利的互补 的 、 广泛 的体制 。 因此 , 应该通过立法 , 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和规范 政 府行 为 , 为纳税人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 , 增加政府支出的 透 明度 , 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和公平程度 , 切实保障纳 税 人的权利 。 [ 关键词 ] 纳税人权利 ; 立法保护 ; 权利保护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 来 , 纳税 人权 利在 第 三次 税制 改 革浪 潮的契机中 , 得到了全球性的 普遍关注 和保护。纳税 人 权利不仅得到了立法的重视 , 而且征 税机关在行 政方面也 进 行了全面改革 , 新型的以服务为导向 的税收行政 模式得以 普 及和 推行。可 以说 , 纳税人权利已经 成为世纪之 交现代税 法 的主流话题 , 如何合 理配 置并规 制征 税机 关的征 税权 力 , 如 何加强纳税人 权利保护 并努 力实现 纳税 人对税 法的 自愿 遵 从 , 成为现代税法需要探索和解决 的新课题。由 于纳税人 权 利概念的提出 不过 是最近 20 年左 右的 事情 , 而 纳税 人权 利 更是一个刚刚引 起重 视和得 到关 注的 问题 , 因此 , 分 析纳 税 人权利的现状与缺陷 , 探寻纳税人权 利完善对策 及构建纳 税 人权利保护体系 , 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 纳税人权利的内涵 ( 一 ) 纳税人权利的涵义 纳税人权利 , 简单而言是纳 税人依法享 有的权利。关 于 纳税人权 利 , 可 以从 广 义和 狭义 两 个方 面来 理 解。广 义 上 看 , 纳税人权利是 指纳 税人 依法 在政 治、 经济、 文化 各个 方 面所享有的权 利和 利 益。狭义 上看 , 纳 税人 权 利是 指有 关 法律对纳税人这一 权利主 体在 履行 纳税 义务 过程 中 , 可 以 依法做出一定行为 或不做 出一 定行 为 , 以及 要 求征 税机 关 做出或抑制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 障 , 同时 , 当纳税 主体的 合 法利益受到侵犯时 , 纳税主体所应获得的救助与 补偿。 ( 二 ) 纳税人权利的内容 就纳税人权利的内 容而 言 , 十分广 泛 , 基本 上可 以包 括 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即 是我 国 税收 征收 管理法 等法 律 赋予纳税 人的多项 权利 , 如知 情权、 隐私保 密权、 申请 减税、 免税 、 退税权、 陈述、 申辩 权、 请 求回 避权、 复 议和 诉讼 权、 请 求国 家赔偿权、 依法纳税等等程序 性和实体 性权利。这些 权 利均 是纳税人 个体 与 征税 机关 就 个体 利益 所 主张 的权 利。 我们可以将这些权 利称为 纳税 人的自 然权 利。第二 个层 面 的权利 , 主要有两项 , 其一是税收立法建议 权 , 其 二是税收 监 督权。这两项权利不是纳税人个体利益的 体现 , 而是涉及 到 全体纳税人的整体利益 , 我们称其为纳税人的宪 法性权利。 二、 我国纳税人权利的缺陷 ( 一 )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关于纳税人权利规定的缺陷 1. 从法律上赋 予纳 税人的 权利 较少。国 内 外的 经验 证 实了强制纳税与自 觉纳税 的结 果是绝 不能 相提并 论的。 有 一件 事例也足以说明问 题 , 1998 年大连 税务 局表 彰的 10 个 纳税 模范中竟有 9 个 是外国 人。探究 这 9 个 外 国人 成为 纳 税模范的原因 , 不 难发现 这样 一个 事实 , 这 9 个 纳税 人基 本 上都是来自纳税人权利保护法律规定相对完善的国家。 2. 纳税人的权 利和 义务不 对等。我 国立 法 的原 则之 一 就是权利义务相一 致。但现 行税收 方面 的法律 法规 关于 税 收法律关系主体权利义务的规定不相一 致的情况比 较严重 , 最大 的问题是过分强化了纳税人的纳税义 务 , 而 纳税人权 利 的规定相对较弱。尤其 是税 收征管 法强 化纳税 义务 的同 时 却忽视了纳税人的权利保护。总的说来 , 过分强 化纳税人 的 纳税义务 , 而忽视纳税人权利的保护 是我国现行 法律法规 的
通病。 ( 二 ) 税收征管方面问题较大 多年来 , 一方面 , 被 动的税收 管理模式 , 使税 务机关处 于 一种管理者、 检查者、 执法者的地位 , 以国家形象自居 , 拥有支 配、 处置权利 , 成为 管理 主体 , 而纳 税人 则处 于被 管 理、 被处 罚、 被监督的地位。另一方 面, 在税 收管理 方法上 , 又是事 无 巨细 , 大到纳税人开业 税务登记 , 组织税款 ; 小到 推销税收 书 刊、 报纸、 报表 , 均由税务机 关包揽。其结 果是导 致了征纳 双 方权利不清 , 职责不明, 削弱了纳税人自觉、 主动的纳税意识。 三、 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 一 ) 加强纳税人权利的立法保护 税收立法是构建纳税人权利保障制 度的基础 , 由于我 国 税收立法在纳税 人权 利保 障方面 存在 许多缺 陷 , 因此 , 建 立 和完善纳 税人权利保障 制度 的当务 之急 是进 一步完 善纳 税 人权利保障的税收立法 , 完善法律条款 , 强化法律保障。 1. 修改和补充 宪法。依 照法 定程 序通 过宪 法修 正案 专 门规定纳税人的宪法权利作为公民的一 项基本权利 , 从而 实 现纳税人的宪法权利与宪法义务的对等 和一致 , 同时也为 纳 税人的权利保护立法提供宪法依据。 2. 尽快制定 税 收基 本法 。制定 税 收基 本法 并以 此 明确我国税收法 制的 立法 原则、 立法 权限、 纳 税人和 税务 机 关的权利和义务等基本法则。同时应抓紧 制定 纳税人权 利 保护法 , 除已规定的 权 利外 , 还 应增 设以 下权 利 : 纳税 人 有权被认为是诚实的 , 除非有足够 的、 相 反的证据 。这条 在 加拿大等国已实行的、 按 无 罪推 定 原理 制定的 税法 规范 , 防止税务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 , 保护无辜纳 税人的利益。 3. 改革税收立 法体 制。借助 改革 消除 税务 机关 立法 权 与执法权集于一身的弊端。根据目前我 国的客观经 济情况 , 可以考虑逐步扩大国家立法的 份额 , 减少行 政授权立法 的 份额 , 进一步建立、 健全行政授权立法 监督制度 , 进而建 立 以国家立法为主 , 行 政授 权立 法为辅 的税 收立法 体系 , 以 改 变目前税收行政 立法 权过 大 , 国家立 法权 过小 ; 税收 法律 层 次不高 , 法律效力差 ; 税务机关立法权和 执法权重叠 的弊端。 同时进一步加强保护纳税人权利的程序 法、 抗 诉法的立法 工 作 , 健全税务行政执法程序 , 更好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 ( 二 ) 完善纳税人权利的司法保护体系 对纳税人合法权 益的司 法保 护 , 首 先 , 要求 司法 机关 在 行使侦查、 刑讯、 审 判、 审 判执行 等权力 时不受 法外干 涉 , 接 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的监督 ; 其次是 通过设置专 门 的税务司法机构审理和判决涉税犯罪和 税务争讼 , 提高有 效 裁决的效率 , 减少误判。从长远看可 设立专门 的税务法院 和 税务检察 院 , 专司涉 税刑 事案 件和税 务行 政案件 的审 理 ; 再 有就是大力发展税务司法中介机构 , 培养税务 司法中介人 员 和专门的税务律师。目前我国法院中 , 精通税 法和税务知 识 的法官数量很少 , 法官在审理税务案 件遇到疑 难问题时常 常 是向税务机关进行咨询 , 在进行判决 时基本上 是按照税务 机 关的意见来判决案 件。这种 由税务 机关 自己 做自己 法官 的 审判 , 其中立性、 公 正性很难保证 , 难 以真正维 护纳税人的 合 法权益。 ( 三 ) 构建纳税人权利的行政执法保护体系 从税务行政执法的角度切实保护纳 税人权利 , 一要做 到 依法行政 , 职权法定。各级税务机关 行使国家 税收征收管 理 的权力是一种公 共权 力 , 凡是 法律法 规没 有授予 的 , 税务 机 关就不得为之 , 否则就是超越职权 , 或滥 用职权 , 其结果则 是 在税务行 政机关内部破 坏了 职责分 工和 上下 级间的 权限 划 分 , 或是对外侵害纳税人的合法权 益。二要完 善税务行政 执 法程序 , 使税务 行政执法活动规范 化、 条理 化、 系统化。三 要 推行税务行政执法资质制度 , 提高 税务队伍 的执法能力。 要 加大对税 务干部队伍法 律知 识和税 收业 务知 识的教 育培 训 力度 , 建立起不同层 次、 不同 岗位税 务执 法人 员资质 考核 和 认定制度 , 全面提高税务队伍的执法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 1] 高培勇 . 关于依 法治税 的深层 分析 [ J] . 中央 财经 大 学学报 , 2002( 12) . [ 2] 沈 峰 . 浅 论税 收服 从成 本 [ J] . 浙 江 财税 与 会计 , 2002( 4) . [ 责任编辑 : 冯 霞 ]
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