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甙提取
2 皂甙的理化性质
大多数皂甙由于分子大不易结晶,易吸潮,多具有苦味或辛辣味,皂甙分子有很多糖分子,极性较大,易溶于热水、热乙醇、甲醇中,且在正丁醇中有较大的溶解度。它们难溶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大多数皂甙具有发泡性和溶血性。皂甙具有显色性,许多试剂都能和皂甙产生颜色反应,如浓硫酸、三氯醋酸、三氯化锑等。
4.4抑制血小板凝聚 Kubo以Wistar大鼠为对象进行研究发现,大豆皂甙可抑制血小板和血纤维蛋白原的减少,可抑制体内毒素引起的纤维蛋白聚集,也可抑制凝血酶引起的血栓纤维蛋白形成,促进体内纤维蛋白溶解,调解机体溶血系统环境,增加冠状动脉与脑管血液流量以及提高供氧量等功能。王银萍发现肌注大豆皂甙后能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小板聚集率及TXA2、PGI2值,提高胰岛素水平。
3.3 超声提取(UltrasonicExtraction) 超声提取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浸出提取,另外超声波的次级效应,也能加快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并充分与溶剂混合,有利于提取。宋小妹等实验证明,超声法可以明显地提高绞股蓝总皂甙的提取率。目前,超声技术虽广泛应用于中药质量分析和少量提取中,但用于大规模生产还较少。
4皂甙的生物活性
皂甙对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它可以抑制血清中脂类氧化,抑制过氧化脂质的生成,降低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抑制过氧化脂质对肝脏的损伤,防止动脉硬化,因而它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它可以提高NK细胞、LAK细胞的数量,增强机体免疫力。皂甙对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可增加肝、肌肉组织中蛋白质与DNA的含量,提高机体的耐力,因而具有抗疲劳作用。皂甙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并具有消肿抗炎症的作用。
3.4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Extrac-tion,简称SFE)SFE是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萃取和分离技术,对许多物质有较好的渗透性和较强的溶解能力。由于二氧化碳无毒、不燃烧,具有选择性溶解,与大部分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且价格适中,所以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葛发欢等采用SFE-二氧化碳从黄山药中萃取薯蓣皂甙,与传统法比较,回收率提高1.5倍,生产周期大为缩短。又将之运用于柴胡皂甙的提取,弥补了传统工艺因温度高、受热时间长而导致某些皂甙含量降低,甚至损失殆尽的不足。
3 皂甙提取纯化方法
3.1正丁醇萃取法 皂甙在含水丁醇或戊醇中溶解度大,且能与水分成两相,可利用这种性质从皂甙水溶液中用丁醇或戊醇提取皂甙,从而与亲水性大的糖、蛋白质等分离。此法是传统提取皂甙的方法,适用于各类植物皂甙,例如人参总皂甙、商陆总皂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提取。
3.2 大孔树脂法(MacroAbsorptionResin) 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吸附性与筛选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常用型号有D-101、D-201、MD-05271、CAD-40、AB-8等,特点是吸附容量大、再生简单、效果可靠,尤其适用于黄酮类、皂甙类、生物碱类等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大规模生产。此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回收率大,而且连续化程度高,适宜工业化生产,一般皂甙都适用此法,如茶皂甙、绞股蓝皂甙、三七皂甙等。
4.1 调节脂质代谢的功能 通常,动物体内过量过氧化脂是造成肝组织不良变化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老化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高云芳等(2000)发现,不同剂量的桔梗总皂甙对高血脂的降低作用差异较为显著,大剂量(200mg/kg?d)可以显著地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 TC、LDL-C、HDL-C,小剂量和中剂量组对血脂的部分指标有影响。Kitagaw发现大豆皂甙可以抑制血清中脂类的氧化,抑制过氧化酯质的生成,并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Chminami认为,脂肪细胞中由肾上腺素诱导的脂质化过程可因大豆皂甙Ⅰ、Ⅲ的存在而受到抑制,大豆皂甙Ⅰ、Ⅱ、Ⅲ可抑制ACTH诱导的脂质化过程。
4.2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Chminarni已证实大豆皂甙具有抗脂质氧化和降低过氧化脂质的作用,且抑制过氧化酯质对肝细胞的损伤。王银萍发现大豆皂甙能通过自身调节增加SOD(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含量,降低IPO(过氧化脂质),清除自由基,减轻自由基的损伤作用。陈宏卫等(1997)试验发现,绞股兰皂甙对链脲佐菌素造膜的尿病大鼠治疗4周后,大鼠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血清过氧化脂质含量明显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升高。揭示绞股兰皂甙具有降糖、降脂和抗氧化作用。
皂甙的提取纯化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技术分类:加工技术>特种经济植物类>其它
作者:李丽华 发布时间:2008年3月13日 17:27:48 阅读次数:882 次
1 皂甙简介
皂甙(Saponin)是一类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其水溶液振荡时能产生大量持久的蜂窝状泡沫,与肥皂相似,故名皂甙。它们是糖的衍生物,主要是由糖的半缩醛羟基与非糖结合的化合物,非糖部分称为甙元,又称为配糖体。组成皂甙的糖常见的有D-葡萄糖、D-半乳糖、L-鼠李糖、L-阿拉伯糖、D-木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等,同时糖链上的自由羟基经常含有乙酸基、硫酸基、氨基等修饰基。 皂甙元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甾体(sterioid)、三萜类(triterpene)或甾体生物碱(steroidalka-loid)。三萜又可分为四环三萜和五环三萜两类,以五环三萜为常见。三萜皂甙在豆科、五加科、伞形花科、报春花科、葫芦科等植物中比较普遍。甾体皂甙主要存在于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的丝兰属、知母属、菠葵科、薯蓣科、龙食兰科等,双子叶植物也有发现,如豆科、玄参科、茄科等。
3.6 比色法 利用某些皂甙在酸性条件下在一定的波长中有吸收峰来进行测定的。此法在目前测定中较为普遍,一般该法与薄层法配合使用。已有许多人利用这种方法对人参总皂甙、人参精、人参膏、高丽参茶等产品中的皂甙含量进行测定。
3.7薄层层析法 此法为最基本和经典的方法,它是将供试样品和标准品同时点在薄层硅胶上,用展开剂层析,展开后晾干,显色,以标准品作为参照物,刮取斑点,计算含量和斑点面积积分的值,得出线性方程。
4.6免疫调节作用 大豆皂甙的抑瘤机理之一可能与其免疫调节作用有关。郁利平的研究表明,大豆皂甙经口给予小鼠后,能明显促进ConA和LPS对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能明显增强脾细胞对IL~2的反应性,增加小鼠脾细胞对IL~2分泌,并明显地提高NK细胞、LAK细胞毒活性,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
5 展望
皂甙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如降血脂、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是一类值得开发利用的集营养保健、功能疗效性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 皂甙类提取分离技术已有了很大进展,这些进展促进了皂甙结构,药理、药效等方面的研究,为我们寻找先导化合物、开发新药,提供了有力的帮助。随着提取分离技术的进步与完善,皂甙的研究必将成为天然药物化学中更为重要的领域。 有关皂甙在未来的研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植物提取方面,选择植物种类很关键,同时注意皂甙主要存在部位和收获季节时含量最高。应用新仪器、新工艺分析化学成分,提高提取率,使之能广泛应用于生产。②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表观上,应用现代技术和分子生物学同皂甙研究相结合,深入研究皂甙功能与生理生化机制的关系。③不同皂甙及其联合应用与抗菌素联用等对动物生产性能、免疫学、内分泌学方面的影响及机制尚须研究。在四五百元。这样店主每月的营业额约为15000元,毛利约为1万元,扣除房租、人工、水电等费用就是纯利。 经营必备条件 选址对经营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Q果冻屋也不例外。但笔者并不建议投资者选在租金昂贵的繁华商业区,果冻屋本来投入才两三万,如果房租支出就高达四五万元,在前期投入中所占的比例太高了。鉴于果冻的消费群体,果冻屋只要开在大中小学附近以及年轻人聚集的地带即可,这样每月房租能控制在一两千元。 开果冻屋还得讲究开门红,一个店铺日后能否生意红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业时的“造势”。很多饭店有开门“请客”三天的规矩,这就是给人造成一开始就生意红火的印象。当然果冻屋不需要“请客”,但也要在开业时做些促销活动聚拢人气,比如抽奖。 此外,果冻屋印制的宣传单也要颇具匠心,它不是简单的一页纸,而是针对不同顾客群体印制不同的宣传品。比如给中小学生的,是一张印有课程表的卡片,给大学生的是书签,给成人的是写有姓名的会员卡。如果是简单一页宣传单的话,人们拿到手肯定就扔了,而做成课程表、书签、会员卡,大家一般都会保留,那上面写的产品介绍、打折信息等就有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有调查显示,在年轻人喜欢的食品当中,果冻竟然压倒巧克力位居第一,这对果冻屋的投资者来说,应该是个不小的激励。
4.5抗菌、抗病毒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据中国应用药理学记载萨洒皂甙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它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及其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均具较强的抑制作用。Wallace等(1994)报道,丝兰属植物(简称Y、S)提取物浓度为1000μg/L~10000μg/L能抑制牛链球菌和痢疾杆菌生长。
4.3 抑制肿癌细胞生长 杜德极(1997)发现葛根总皂甙对P388白血病的3H~TdR掺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以葛根总皂甙的作用最强。徐长福(1996)发现绞股兰总皂甙(CP)对S180肉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使肿瘤生长延缓,瘤周期中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荷瘤鼠脾重明显增加,脾白髓动脉周围淋巴鞘显著增大。郁利平发现大豆皂甙对S180细胞和YAC~1细胞的DNA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对K562细胞和YAC~1细胞亦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国外也有学者报道了大豆皂甙的抑癌作用。
3.8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HPLC) 目前利用HPLC法测定皂甙较为普遍。样品不需经过复杂的提取分离步骤。一般采用反相色谱法,以乙腈-水系统为流动相分离和纯化皂甙己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有将极性较大的皂甙做成衍生物后进行正相色谱分离。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且重复性好、灵敏度高。该法已用于人参露中西洋参总皂甙的测定,另外国外也报道了许多有关用 HPLC法测定苜蓿、葛花及大豆中皂甙的测定方法。